在初步制定了行動方案後,林宇、張警官和神秘男子開始著手準備。然而,隨著準備工作的深入,新的問題逐漸浮現,三人之間也產生了分歧。
神秘男子主張採取激進的手段,儘快實施行動,他認為拖延時間只會讓趙宏有更多的機會逃脫。“我們不能再猶豫了,必須馬上行動,趁他們還沒防備。”神秘男子的語氣急切而堅決。
林宇則持有不同的看法,他認為行動的安全性至關重要,不能僅僅為了速度而忽略潛在的風險。“我們不能魯莽行事,如果出現意外,不僅抓不到趙宏,還可能讓自已陷入絕境。”林宇據理力爭。
張警官陷入了沉思,他理解神秘男子的急切,也認同林宇對安全的考慮。“我們需要在速度和安全之間找到一個平衡。”張警官試圖調和兩人的觀點。
在關於行動人員的安排上,他們也產生了爭議。神秘男子提議由他帶領一隊人馬直接衝擊趙宏的藏身之處,而林宇認為應該分散兵力,從多個方向進行包圍。
“這樣太冒險了,一旦被發現,我們就會陷入被動。”林宇說道。
神秘男子反駁道:“但這樣可以出其不意,打他們個措手不及。”
張警官看著兩人,說道:“我們不能只考慮進攻,還要考慮如何撤退和應對突發情況。”
在討論行動的細節時,分歧進一步加大。神秘男子堅持使用武力強行突破,而林宇則主張儘量透過策略和談判來解決問題。
“談判?趙宏那種人怎麼可能跟我們談判!”神秘男子瞪大了眼睛。
林宇回應道:“不試試怎麼知道?武力不是解決問題的唯一方式。”
張警官再次充當了調解者的角色:“也許我們可以先嚐試談判,如果不行,再採取武力手段。”
經過多次激烈的爭論和深入的分析,三人逐漸意識到,完全堅持自已的觀點並不能解決問題。他們開始嘗試理解對方的想法,尋找共同點。
林宇說道:“我知道你想盡快抓住趙宏,但我們也要保證大家的安全。”
神秘男子沉默了一會兒,說道:“也許你是對的,安全確實不能忽視。”
張警官見此情景,說道:“既然大家都能相互理解,那我們重新審視一下行動方案,把各自的想法融合進去。”
於是,他們重新坐下來,對行動方案進行了修改和完善。在一些關鍵問題上,他們達成了共識。
比如,在行動人員的安排上,最終決定採用分小組包圍的策略,同時預留一支機動隊伍作為支援。在行動方式上,先嚐試透過談判讓趙宏投降,如果談判失敗,再使用武力突破。
“雖然還有很多不確定因素,但這已經是我們目前能達成的最好共識了。”張警官說道。
神秘男子點了點頭:“希望這次能成功。”
林宇也說道:“只要我們團結一致,就一定有機會。”
儘管仍存在一些擔憂和疑慮,但透過不斷的溝通和妥協,他們在分歧中找到了共識,為行動的實施奠定了基礎。然而,他們也清楚,真正的挑戰還在後面,能否成功抓住趙宏,還是一個未知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