驚悚開端
夜幕如墨,沉甸甸地壓在明洲市上空。李梅結束了一天的忙碌,拖著疲憊的身軀回到家。屋裡沒開燈,靜謐得有些異常。她開啟燈,徑直走向餐桌,發現上面擺著一盤紅燒肉,色澤誘人,熱氣騰騰,旁邊還留了張紙條:“嚐嚐我做的紅燒肉。”
李梅心中疑惑,丈夫和女兒都沒說要做這道菜啊。她沒多想,夾起一塊放入口中,肉一入口,一種異樣的感覺湧上心頭,可疲憊的她沒細究,又吃了幾塊。突然,電話鈴聲尖銳地響起,李梅順手拿起聽筒,一個低沉、沙啞且透著詭異的聲音傳來:“你女兒的肉好吃嗎?”
李梅如遭雷擊,手中的電話“啪嗒”一聲掉落。她瞪大眼睛,驚恐地望著那盤吃了一半的紅燒肉,胃部一陣翻湧,衝到廁所瘋狂嘔吐。緩過神後,她顫抖著雙手撥打了報警電話。
線索探尋
林宇帶領刑偵小組火速趕到。李梅泣不成聲,好不容易才將事情經過斷斷續續地講清楚。林宇面色凝重,立即安排將紅燒肉送去檢驗,同時仔細勘查現場。門窗完好無損,沒有強行闖入的跡象,家中也沒有明顯的打鬥痕跡。
檢驗報告很快出來,肉確實是人肉,但因烹飪方式破壞了DNA,無法直接確認身份。林宇深知,確認受害者身份迫在眉睫。他一方面派人調查李梅女兒的行蹤,另一方面對與李梅一家有往來的人展開排查。
走訪中,鄰居提到前幾日看到有個陌生男人在附近徘徊,形跡可疑。林宇調閱周邊監控,發現一個頭戴黑色鴨舌帽、口罩遮面的男子,在李梅女兒失蹤時段出現在小區,且與李梅女兒有過接觸,隨後兩人一同離開監控範圍。
林宇順著監控路線追蹤,男子和李梅女兒最後消失在城郊的一片廢棄工廠區。警方對這片區域進行地毯式搜尋,在其中一間廢棄廠房內,發現了血跡、烹飪工具以及一些屬於李梅女兒的個人物品。
艱難追蹤
林宇推測,嫌犯極有可能是在廢棄工廠作案。可現場痕跡被刻意破壞,給調查帶來極大困難。他決定從李梅女兒的社會關係入手,試圖找出嫌犯的身份線索。
調查發現,李梅女兒在學校與同學相處融洽,沒有矛盾糾紛。但近期她沉迷網路社交,頻繁與一些陌生網友聯絡。林宇立即聯絡技術部門,對她的網路通訊記錄進行深度挖掘。
經過技術人員夜以繼日的工作,終於鎖定了一個網名“邪影”的人。此人與李梅女兒交流頻繁,聊天內容充滿暗示與誘導,且每次溝通都刻意使用加密手段。透過複雜的技術追蹤,警方確認“邪影”真實身份為趙剛,是個無業遊民,長期窩在出租屋內,沉迷於扭曲、變態的網路內容,性格孤僻且極端。
真相大白
林宇帶領隊員迅速出擊,在趙剛的出租屋將其抓獲。面對警方,趙剛起初還試圖抵賴,但當林宇出示一系列證據時,他的心理防線瞬間崩塌。
趙剛交代,他在網上結識李梅女兒後,以各種誘惑手段騙她到廢棄工廠。在那裡,他實施了殘忍的犯罪,並將部分屍體做成紅燒肉送到李梅家,只為滿足自已變態的惡趣味。
根據趙剛的供述,警方找到了受害者遺體。案件成功告破,但林宇心情沉重。這起案件的殘忍與變態程度遠超想象,他深知,打擊犯罪、守護民眾安全,任重道遠。他將繼續秉持正義,為維護明洲市的安寧而不懈努力。
案件終結後的波瀾
趙剛被捕並定罪,這起令人毛骨悚然的案件在法律程式下正式畫上句號。然而,它在明洲市掀起的波瀾卻久久未平。
李梅陷入了無盡的悲痛之中,女兒的慘死和自已誤食人肉的可怕經歷,讓她的精神幾近崩潰。心理專家團隊為她提供了長期的心理治療,社會各界也紛紛伸出援手,給予她物質和精神上的支援。林宇和刑偵小組的成員們多次前往探望,希望能給予她一些安慰與力量。
這起案件經媒體報道後,在全市引起了軒然大波。民眾對兇手的殘忍行徑感到震驚和憤怒,同時也對自身及家人的安全產生了擔憂。為了安撫民眾情緒,林宇在市政廳組織的新聞釋出會上,詳細介紹了案件的偵破過程,並強調警方打擊此類犯罪的決心和能力。他還呼籲市民提高網路安全意識,尤其是家長要關注孩子的網路社交活動,避免類似悲劇再次發生。
在警隊內部,這起案件成為了一個深刻的警示案例。林宇組織了一系列的培訓和研討會,重點探討如何應對日益複雜和變態的犯罪心理,以及如何提升對網路犯罪的偵查能力。警隊加大了對網路犯罪的研究投入,引進了更先進的技術裝置和專業人才,以應對未來可能出現的類似挑戰。
林宇深知,每一起案件都是一次對社會和警隊的考驗。他沒有被這起案件的惡劣影響所擊退,反而更加堅定了守護明洲市的決心。他繼續投身於日常工作中,時刻保持警惕,準備迎接新的挑戰,用自已的行動踐行著對正義的執著追求,為明洲市的安寧與和諧保駕護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