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慫包心態:逃避責任的惡習

《慫包心態:逃避責任的惡習》

在寧靜的小鎮上,生活著一個名叫淼鑫森的人。他的存在彷彿是一個被慫包心態籠罩的陰影,總是在各種事情中顯露出逃避責任的惡習,而這一惡習如同一個難以擺脫的詛咒,深深地影響著他的生活和周圍的人。

淼鑫森小時候就展現出了慫包的特質。在學校裡,他是一個內向且膽小的孩子。有一次,班級組織了一場小型的植樹活動,同學們被分成小組,每個小組負責種植一棵樹苗。淼鑫森所在的小組中,大家都積極地討論著如何分工,有的同學負責挖坑,有的同學負責澆水,有的同學負責扶樹苗。然而,淼鑫森卻站在一旁,眼神遊離,心裡滿是擔憂。

當小組組長問他想負責什麼的時候,他結結巴巴地說:“我……我怕我做不好,你們先分吧,剩下的給我就好。”最後,他被安排去幫忙運樹苗。在搬運的過程中,他也是小心翼翼,生怕弄髒了自已的衣服或者弄傷自已。當其他同學齊心協力把樹苗種好,歡呼雀躍的時候,淼鑫森只是在一旁默默地看著,沒有太多的喜悅。因為他知道,自已在整個過程中幾乎沒有起到什麼作用,他總是在逃避可能會遇到的困難和責任。

隨著年齡的增長,淼鑫森的這種慫包心態愈發明顯。進入中學後,他參加了學校的文學社。文學社計劃舉辦一場詩歌朗誦會,每個成員都要承擔一定的任務,有的負責尋找合適的詩歌,有的負責佈置場地,有的負責邀請嘉賓。淼鑫森被安排去聯絡學校的音響裝置管理員,確保朗誦會當天有音響裝置可用。

這看似是一個簡單的任務,但對於淼鑫森來說卻充滿了挑戰。他心裡害怕與管理員溝通,擔心管理員會拒絕或者態度不好。於是,他一拖再拖,每天都給自已找各種藉口。離朗誦會的日子越來越近了,其他同學都在有條不紊地進行著自已的工作,而淼鑫森卻還沒有去聯絡管理員。

當社長詢問他進展的時候,他慌張地說:“我……我這幾天一直想去的,但是總是有別的事情耽擱了,我明天就去。”可是,第二天他還是沒有去。直到朗誦會的前一天,大家發現還沒有音響裝置,社長焦急地問淼鑫森怎麼回事。淼鑫森只能低著頭,小聲地說:“我不敢去和管理員說,我怕他不同意。”他的這種行為導致朗誦會差點因為沒有音響裝置而失敗,同學們都對他非常失望,而他自已也陷入了深深的自責之中,但這種自責並沒有讓他真正改變自已的慫包心態。

在家庭生活中,淼鑫森也同樣表現出逃避責任的惡習。他的父母經營著一家小雜貨店,生意雖然不大,但也需要全家人的共同努力。有一次,父母要去進貨,便讓淼鑫森幫忙看店。淼鑫森一開始答應得好好的,但當真正坐在店裡的時候,他的內心就充滿了不安。

當有顧客進店詢問商品價格或者質量的時候,淼鑫森總是回答得含糊不清。他害怕給顧客錯誤的資訊,更害怕處理可能出現的糾紛。有一位顧客發現了商品的一點小問題,想要和淼鑫森協商解決。淼鑫森卻不知所措,他不敢承擔責任去解決這個問題,而是說:“我爸媽不在,你等他們回來再說吧。”顧客非常生氣,覺得淼鑫森沒有責任心,便離開了雜貨店。

當父母回來後,得知了這件事情,對淼鑫森進行了批評。淼鑫森卻委屈地說:“我真的不知道該怎麼辦,我怕我會把事情搞砸。”他的父母無奈地嘆了口氣,他們知道淼鑫森的慫包心態已經成為了一個嚴重的問題,但是卻不知道該如何幫助他克服。

高中畢業後,淼鑫森進入了社會。他在一家小公司找到了一份文員的工作。公司經常會有一些檔案需要整理和歸檔,這是淼鑫森的主要工作內容之一。有一次,公司接到了一個重要專案,需要整理大量的相關檔案,並且要在規定的時間內完成。

淼鑫森和其他幾個同事一起負責這項工作。然而,在工作過程中,淼鑫森發現檔案的數量比他想象的要多得多,而且有些檔案的內容非常複雜,他感到壓力巨大。於是,他開始尋找各種藉口來逃避工作。他一會兒說自已身體不舒服,一會兒說電腦出了問題,無法正常工作。

其他同事都在努力地加班加點地整理檔案,而淼鑫森卻總是找機會偷懶。當專案的截止日期臨近時,檔案還沒有整理完。經理詢問淼鑫森的工作進展,淼鑫森支支吾吾地說不出個所以然。他的這種行為導致整個專案的進度受到了影響,公司也因此遭受了一定的損失。經理非常生氣,對淼鑫森進行了嚴厲的批評,並警告他如果再這樣下去,就會被辭退。

在感情方面,淼鑫森的慫包心態也給他帶來了很多困擾。他喜歡上了公司裡的一個女同事曉妍。曉妍是一個開朗、積極向上的女孩,在公司裡很受歡迎。淼鑫森一直默默地關注著曉妍,但是卻從來不敢主動表達自已的感情。

他總是在心裡想:“我要是表白了,她拒絕我怎麼辦?那我在公司裡就太丟人了。”於是,他就一直把這份感情藏在心裡。有一次,公司組織團建活動,大家一起去爬山。在爬山的過程中,曉妍不小心摔倒了,其他同事都紛紛上前關心,有的幫忙檢視傷口,有的遞水。淼鑫森也很想上去幫忙,但是他又害怕別人的眼光,害怕被曉妍拒絕自已的好意。

所以,他只是在一旁遠遠地看著,內心非常糾結。曉妍其實對淼鑫森也有一些好感,她一直在等待淼鑫森能夠主動一點。但是淼鑫森的慫包行為讓曉妍逐漸對他失去了信心,她覺得淼鑫森是一個沒有擔當的人。

隨著時間的推移,淼鑫森的慫包心態讓他在生活中失去了很多機會。他的朋友越來越少,因為大家都覺得他不可靠,不願意和他一起承擔事情。在工作上,他也一直沒有得到晉升的機會,因為他總是逃避責任,無法承擔更重要的工作任務。

有一天,淼鑫森的生活發生了一件大事。他的父親突然生病住院,需要一大筆治療費用。家裡的經濟狀況一下子變得非常緊張,母親希望淼鑫森能夠承擔起一部分責任,去想辦法籌集一些錢。

淼鑫森感到非常害怕和無助,他不知道自已該怎麼辦。他想過向朋友借錢,但是他又覺得自已沒有臉面向朋友開口,畢竟自已平時在朋友面前表現得那麼不靠譜。他也想過去找一份兼職工作,但是又擔心自已做不好,會被別人嘲笑。

就在他猶豫不決的時候,他看到母親為了父親的病四處奔波,疲憊不堪。他的內心受到了極大的觸動,他意識到自已不能再這樣逃避下去了。如果他繼續保持這種慫包心態,他不僅會失去父親,還會讓整個家庭陷入絕境。

於是,他開始嘗試著克服自已的慫包心態。他首先鼓起勇氣向公司的老闆說明了自已的家庭情況,請求老闆預支一部分工資。老闆被他的真誠所打動,同意了他的請求。然後,他又聯絡了一些以前的同學和朋友,雖然一開始有些緊張和害怕,但他還是坦誠地向他們講述了自已的遭遇。令他驚訝的是,很多朋友都願意伸出援手,幫助他度過難關。

在這個過程中,淼鑫森發現,當他真正去面對自已的責任時,事情並沒有他想象的那麼可怕。雖然會遇到一些困難和挫折,但只要他有勇氣去克服,就一定能夠解決問題。

從那以後,淼鑫森開始努力改變自已。在工作上,他主動承擔更多的任務,不再逃避困難。當遇到問題時,他會積極地去尋找解決辦法,而不是找藉口推脫。在生活中,他也變得更加勇敢和有擔當。

有一次,鄰居家發生了火災,大家都在幫忙救火。淼鑫森沒有像以前一樣躲在後面,而是主動衝上前去,和大家一起提水、滅火。他的這種行為讓鄰居們對他刮目相看,也讓他自已感受到了一種前所未有的成就感。

在感情方面,他也重新鼓起勇氣。他精心準備了一份禮物,然後找到曉妍,真誠地向她表達了自已的感情。曉妍看到了淼鑫森的改變,被他的真誠和勇氣所打動,最終接受了他的表白。

淼鑫森的經歷讓他深刻地認識到,慫包心態和逃避責任的惡習只會讓自已的生活變得越來越糟糕。只有勇敢地去面對責任,去承擔自已應該承擔的事情,才能讓自已的生活變得更加美好,也才能贏得他人的尊重和信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