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慫之《慫人的心機與手段》

《慫人的心機與手段》

淼鑫森是一個在大家眼中頗為“慫”的人。他身材瘦小,性格內向,說話輕聲細語,在人群中總是顯得有些怯懦。但很少有人知道,在他那看似慫弱的外表下,隱藏著不為人知的心機與手段。

淼鑫森生活在一個競爭激烈的職場環境中,他在一家大型公司的市場部工作。部門裡人才濟濟,大家都在為了晉升和更好的業績而明爭暗鬥。淼鑫森初入公司時,就因為他那膽小怕事的樣子,被很多同事忽視甚至欺負。

有一個叫趙剛的同事,性格強勢,總是喜歡把自已的工作推給別人。他一眼就看中了淼鑫森這個好欺負的物件,於是經常把一些繁瑣又不討好的任務丟給淼鑫森。淼鑫森心裡雖然很不情願,但每次都不敢反抗,只是默默地接受下來。

一次,公司有一個重要的專案,需要做大量的市場調研。趙剛在部門會議上,當著領導的面,假意誇讚淼鑫森做事細緻認真,然後提議讓淼鑫森負責這個專案的前期調研工作。領導覺得這個提議不錯,就同意了。淼鑫森知道這是趙剛故意把苦差事推給他,但他只是微微點了點頭,沒有提出任何異議。

然而,淼鑫森並沒有像大家以為的那樣傻傻地埋頭苦幹。他開始利用這個機會施展自已的心機。他知道這個專案一旦成功,將會給負責的人帶來很大的好處,不僅能在領導面前露臉,還可能獲得晉升的機會。

淼鑫森首先仔細研究了公司之前類似專案的調研資料,從中發現了很多被忽略的細節和潛在的問題。他把這些問題都記錄下來,然後開始制定自已的調研計劃。他沒有像以往一樣獨自埋頭做調研,而是悄悄地聯絡了公司其他部門的一些同事,這些同事平時和他一樣,也是被邊緣化的一群人。

他向他們提出了一個合作的計劃,他告訴這些同事,如果大家一起努力把這個調研做好,他會在向領導彙報成果的時候,把大家的功勞都算進去。這些同事本來就對自已在公司的地位不滿,聽到淼鑫森的提議,都欣然同意了。

在調研的過程中,淼鑫森巧妙地利用了同事們的優勢。有的同事擅長資料分析,他就讓他們負責資料的整理和分析;有的同事與人溝通能力強,就負責去採訪客戶和合作夥伴。而淼鑫森自已則像是一個總指揮,協調著大家的工作,同時他也在默默地學習著大家的長處。

隨著調研工作的深入,淼鑫森發現了一個可以讓這個專案脫穎而出的關鍵點。他發現市場上有一種新的趨勢,如果能夠把這個趨勢融入到公司的專案中,將會使專案的前景更加廣闊。但他並沒有立刻把這個發現告訴任何人,而是把它當作自已的秘密武器。

與此同時,趙剛以為淼鑫森在獨自艱難地做著調研,還時不時地過來嘲笑他,說他肯定無法完成這個任務。淼鑫森每次都只是唯唯諾諾地回應著,讓趙剛更加覺得他是個慫人。

當調研工作接近尾聲時,淼鑫森開始準備向領導彙報成果。他深知自已的形象在領導心中一直是比較懦弱的,所以他必須要改變這種印象。他花了很長時間精心準備彙報材料,把每一個資料、每一個結論都解釋得清清楚楚,同時還製作了一個非常精美的簡報。

在彙報當天,淼鑫森特意穿上了一套得體的西裝,整個人看起來精神了許多。他走進會議室的時候,同事們都有些驚訝,他們沒想到平時那個膽小的淼鑫森今天看起來如此自信。

淼鑫森開始彙報成果,他的聲音雖然還有些顫抖,但他的內容卻非常精彩。他不僅詳細地闡述了市場調研的結果,還提出了基於新趨勢的創新方案。領導和同事們都被他的彙報吸引住了,他們不時地提出問題,淼鑫森都能從容地回答。

彙報結束後,領導對淼鑫森的表現非常滿意,當場表揚了他,並表示這個專案將會按照他的方案繼續推進。趙剛在一旁臉色變得非常難看,他沒想到淼鑫森居然能把這個專案做得這麼好。

但是,淼鑫森的心機還沒有結束。他知道趙剛肯定不會善罷甘休,一定會想辦法在後面的專案推進過程中給他使絆子。於是,淼鑫森開始在公司裡有意無意地透露一些關於趙剛的負面訊息。

他沒有直接說趙剛的壞話,而是巧妙地在和同事聊天時,提到一些趙剛曾經做過的不太光彩的小事。這些小事經過同事們的口口相傳,逐漸在公司裡傳開了,趙剛的形象在大家心中逐漸下降。

在專案推進的過程中,淼鑫森遇到了一些困難。有一個供應商突然提出要提高原材料的價格,這將會對專案的成本產生很大的影響。淼鑫森知道這是一個棘手的問題,但他並沒有像以往一樣退縮。

他先是仔細研究了與供應商的合同,發現了一些可以利用的條款。然後,他親自去和供應商談判。在談判桌上,淼鑫森雖然看起來還是有些慫,但他的言辭卻非常堅定。他指出供應商的提價行為不符合合同規定,如果強行提價,公司將會考慮更換供應商,並追究他們的違約責任。

供應商沒有想到平時看起來膽小的淼鑫森會這麼強硬,他們開始重新考慮自已的決定。淼鑫森見狀,又提出了一個新的合作方案。他表示如果供應商能夠按照原來的價格供貨,公司將會在未來給予他們更多的合作機會,並且會幫助他們推廣產品。

供應商經過權衡,最終同意了淼鑫森的方案。這個訊息傳回公司後,領導對淼鑫森更加刮目相看了。

隨著專案的順利進行,淼鑫森在公司裡的地位逐漸提高。他不再是那個被人欺負的慫人了,但他的心機和手段依然在悄悄地發揮著作用。

有一次,公司要選拔一名部門經理,淼鑫森和趙剛都成為了候選人。趙剛為了得到這個職位,開始在背後抹黑淼鑫森,他編造了一些關於淼鑫森工作能力和人品的謠言。

淼鑫森得知這個訊息後,並沒有急於反擊。他先是收集了趙剛編造謠言的證據,然後他找到了公司裡一些比較有影響力的老員工。他向這些老員工訴說了自已在公司的成長經歷,從一個被欺負的新人到現在努力為公司做出貢獻的員工,同時他也把趙剛的所作所為告訴了他們。

這些老員工對淼鑫森的經歷表示同情,他們也很看不慣趙剛的行為。在公司進行部門經理選拔投票的時候,這些老員工都把票投給了淼鑫森。最終,淼鑫森成功當選為部門經理。

成為部門經理後,淼鑫森並沒有忘記自已曾經的遭遇。他開始對部門進行改革,他不再允許像趙剛那樣欺負新人的行為存在。他對待同事公平公正,同時也在不斷地激勵大家努力工作。

然而,淼鑫森的心機和手段也引起了一些人的質疑。有同事認為他是靠耍手段才走到今天的位置,對他有些不滿。淼鑫森知道自已必須要改變大家的這種看法。

他開始更加努力地工作,不僅在業務上做出了很多創新的決策,還積極參與公司的公益活動,提升自已在公司內外的形象。他用自已的實際行動證明,他不僅僅是一個有心機有手段的人,更是一個有能力、有擔當的領導者。

隨著時間的推移,淼鑫森在公司裡的聲譽越來越好。他的部門在他的領導下業績蒸蒸日上,他也成為了公司裡備受尊敬的人物。而他曾經的心機與手段,也成為了他在競爭激烈的職場中生存和發展的一種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