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奸詐者的騙術圖譜》之奸

《奸詐者的騙術圖譜》

在一個看似平靜的小鎮上,生活著一個名叫淼鑫森的男子。他是那種走在人群中毫不起眼的人,身材瘦小,眼神總是躲躲閃閃,彷彿隱藏著無盡的秘密。而事實上,他確實是一個滿肚子奸詐計謀的人,他的腦海裡就像有一本騙術圖譜,隨時準備對周圍的人下手。

淼鑫森的第一個目標是鎮上的老裁縫李伯。李伯為人和善,手藝精湛,在鎮上開裁縫店已經幾十年了,有不少積蓄。淼鑫森先偽裝成一個可憐的外地人,在裁縫店門口徘徊。他衣衫襤褸,臉上帶著愁容,引起了李伯的注意。

“年輕人,你這是怎麼了?”李伯問道。

淼鑫森開始編造他的謊言:“大爺,我本是來這裡投奔親戚的,可是到了才發現親戚搬走了。我現在身無分文,還沒地方住,您能不能幫幫我?”李伯是個善良的人,看到這個年輕人如此落魄,心生憐憫。

“那你會做什麼呢?”李伯問。

淼鑫森心中暗喜,他說:“大爺,我以前在別的裁縫店打過零工,多少懂點手藝。”

李伯一聽,覺得可以讓他在店裡幫忙,管他一口飯吃,等他攢夠了錢再走。於是,淼鑫森順利地進入了裁縫店。剛開始,他表現得非常勤快,掃地、整理布料,還時不時地向李伯請教裁縫技術,李伯對他的印象越來越好。

然而,這只是淼鑫森騙術的第一步。他偷偷觀察李伯存放錢財的地方,發現李伯有一個小保險箱,每次收款後都會把大部分錢放在裡面。一天,淼鑫森趁李伯外出送貨的機會,在保險箱的鎖上做了手腳。他用事先準備好的類似鏽跡的顏料塗抹在鎖眼周圍,製造出保險箱年久失修的假象。

然後,他假裝不經意地對李伯說:“大爺,我看那保險箱好像有點舊了,會不會不安全啊?”李伯看了看保險箱,心裡也有點擔心。淼鑫森趁機推薦了一個他所謂的“朋友”,說這個朋友是修保險箱的專家。李伯沒有多想,就同意讓淼鑫森的朋友來看看。

這個“朋友”當然也是淼鑫森找來的同夥。他來假裝修保險箱,實際上是用特殊工具複製了保險箱的鑰匙。之後的幾天,淼鑫森一直在尋找合適的時機下手。

終於,在一個暴風雨的夜晚,他覺得時機成熟了。他趁著李伯熟睡,偷偷用複製的鑰匙開啟了保險箱,拿走了裡面大部分的積蓄。第二天早上,李伯發現錢不見了,悲痛欲絕。而淼鑫森早已消失得無影無蹤。

離開了小鎮的淼鑫森來到了城市裡。他把目光投向了一位富有的商人林先生。淼鑫森打聽到林先生熱衷於古玩收藏,於是他精心策劃了一場騙局。

他先是在古玩市場租了一個小攤位,擺上一些看似普通但實則是高仿的古玩。然後,他故意結識了林先生的一位朋友,透過這個朋友的介紹,得以接近林先生。

“林先生,我最近得到了一件稀世珍寶,我看您是這方面的行家,想請您幫忙掌掌眼。”淼鑫森一臉誠懇地說。

林先生好奇地跟著他來到了攤位。淼鑫森拿出一件仿製的青花瓷瓶,煞有介事地介紹著它的來歷和價值。林先生仔細端詳著瓷瓶,心中雖然有些疑慮,但看到淼鑫森如此篤定,又聽他講述了一個曲折的故事,說是從一個落魄的老收藏家那裡低價買來的,覺得可能是撿到漏了。

淼鑫森看出了林先生的心動,於是他進一步誘惑道:“林先生,我知道您是真心喜歡古玩的人,我也不想把這寶貝賣給那些不懂行的人。您要是想要,我可以給您一個非常優惠的價格。”

林先生最終經不住誘惑,以高價買下了這個假瓷瓶。當他後來發現自已被騙時,淼鑫森已經拿著錢消失在城市的喧囂之中。

但淼鑫森並沒有滿足,他的騙術圖譜裡還有更多的計謀。他把目標轉向了一群大學生。他偽裝成一個創業成功的人士,到各個大學去做演講。

在演講中,他激情澎湃地講述自已所謂的創業經歷,把自已描繪成一個白手起家、歷經無數艱難險阻最終成功的典範。他故意在演講中透露自已正在開展一個新的創業專案,這個專案前景無限,而且他還表示希望能夠給大學生們一個參與的機會,讓他們在畢業前就能積累財富和經驗。

許多大學生被他的演講所打動,紛紛表示想要加入這個專案。淼鑫森提出,每個人需要繳納一定的入門費用,作為專案的啟動資金。他承諾,這個費用在專案盈利後會加倍返還給大家,並且還會給予大家股份。

不少學生拿出自已的生活費、甚至向父母要錢來參與這個專案。然而,這個專案根本就是子虛烏有。淼鑫森拿到錢後,只是做了一些表面的動作,並沒有真正去開展任何業務。

隨著時間的推移,學生們開始意識到自已被騙了。他們試圖聯絡淼鑫森,卻發現他已經消失得無影無蹤。那些學生們陷入了困境,有的因為損失了生活費而面臨生活的困難,有的則陷入了深深的自責和懊悔之中。

淼鑫森繼續在不同的地方遊蕩,尋找下一個目標。他來到了一個小村莊,這裡的人們樸實而善良。他看到村莊里正在籌備修建一座新的橋樑,因為村裡的舊橋已經年久失修,非常危險。

淼鑫森又想出了一個新的騙術。他偽裝成一個橋樑工程師,說自已是受政府部門委託來考察橋樑修建工程的。他對村民們說,政府有一筆專項資金用於這個專案,但需要村莊先墊付一部分資金作為前期的準備工作,等專項資金到位後就會全額返還。

村民們對他的話深信不疑,紛紛捐款集資。淼鑫森則在這個過程中,虛報各種費用,將村民們籌集的一部分錢裝進了自已的口袋。當村民們發現事情不對勁,想要找他理論時,他早已逃之夭夭。

然而,淼鑫森的惡行終究不能一直得逞。在他又一次行騙時,他遇到了一位經驗豐富的警察。這位警察在調查一系列詐騙案件時,發現了淼鑫森的一些蛛絲馬跡。

警察開始暗中調查淼鑫森,跟蹤他的行蹤,收集他的犯罪證據。經過一段時間的努力,警察終於掌握了足夠的證據,將淼鑫森逮捕歸案。

在審訊室裡,淼鑫森試圖狡辯,但在鐵證面前,他不得不承認自已的罪行。他的騙術圖譜被一一揭露,那些被他欺騙過的人的遭遇也被公之於眾。

淼鑫森最終受到了法律的嚴懲,他的詐騙行為讓他失去了自由,也讓他成為了人們唾棄的物件。他的故事在各個地方被傳播,成為了一個警示人們不要被奸詐者欺騙的例子。而那些曾經被他欺騙過的人,雖然遭受了損失,但也從這個事件中吸取了教訓,學會了更加謹慎地對待陌生人以及看似美好的誘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