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33章 準備好了

“準備好了。”包拯低聲說道,眼中閃過一絲決絕,“現在是我們逆流而上的時刻。”

天色漸暗,皇宮內的燈火依舊璀璨。包拯、張允堂和楊文策悄無聲息地進入了宮廷深處的秘密通道。隨著他們的前行,宮內的禁軍巡邏隊依然步伐匆忙,眼前的局勢一片安靜。然而包拯知道,這一切的平靜不過是暴風前的寂靜。

突然,包拯停下腳步,轉身低聲道:“張允堂,到了。”

張允堂用力點頭,迅速轉身離開。他已經提前做好了準備,計劃將自已暴露在禁軍的視線中,以此引起足夠的注意。一旦禁軍追上他,包拯和楊文策便可以趁機透過秘密通道撤離。

張允堂的身影在月光下漸行漸遠,他刻意將自已的步伐放慢,故意製造出匆忙且慌亂的氣氛。忽然,他停下腳步,轉身朝著一個巡邏隊的禁軍走去。

“報——!”張允堂用力喊道,“包大人中了埋伏,正被禁軍追捕!”

他故意提高聲音,使得宮內的禁軍都能聽到這一訊息。禁軍的眼中閃過一絲疑惑,他們並未立刻做出反應,而是盯著張允堂看了片刻。

“你確定?”一名禁軍隊長走上前,低聲問道。

“確定!”張允堂沉聲道,“包大人中了陷阱,現在正被人追捕,恐怕逃不掉了!”

聽到這裡,禁軍的隊長明顯放鬆了一些,顯然不再過於警覺。“走,我們過去看看!”他揮手指示,帶領禁軍朝著包拯的方向迅速趕去。

張允堂鬆了口氣,迅速隱藏在一旁的暗道中,心跳也逐漸平穩。這一切,都在包拯的掌握之中。

與此同時,包拯與楊文策早已悄然穿過宮廷的暗道,朝著出口方向潛行。雖然他們的身影隱秘,但包拯並未掉以輕心。他深知,敵人的監視會無時無刻不在,稍有不慎,便會暴露行蹤。

隨著通道的深入,他們逐漸接近出口。而此時,張允堂也已經成功製造了混亂,禁軍開始全力追擊他,包拯的“失蹤”成為了禁軍眼中的真相。

“終於到了。”楊文策輕聲道,“前方就是出口。”

包拯點點頭,快速掏出隨身的暗器,用它輕輕撬開了出口的機關。一道隱秘的門扉緩緩開啟,包拯與楊文策悄然走出,身影消失在黑夜之中。

當包拯和楊文策最終脫離皇宮,進入了安全的地方時,張允堂已經不知所蹤。而包拯深知,接下來將是最後的決戰。

“現在,我們得立刻將這些證據送到皇帝面前。”包拯眼中閃過一絲急迫,他知道一切時間都在與敵人的追擊賽跑。

然而,他們的計劃並未如預期順利進行。剛剛脫離皇宮,包拯便感到一股濃重的殺氣撲面而來——禁軍的主力已經派遣出追擊隊伍,目標直指包拯和楊文策。

“看來,他們終於察覺到了什麼。”包拯冷靜地說道,迅速收起竹筒,“準備迎接戰鬥。”

楊文策略顯擔憂:“包大人,我們如今孤立無援,敵人又是禁軍的精銳,恐怕不容易脫身。”

“不要擔心。”包拯緩緩說道,“我們已在他們的眼皮底下做了這麼久,現在,就該讓他們體驗一下什麼叫做‘引火燒身’。”

他迅速作出指示,帶著楊文策掩進一處密林,準備利用地形與環境,設下一個反擊之計。

夜幕已經完全降臨,深宮的宮牆外,包拯和楊文策身處一片林間。寒風如刀割般刮過,樹木搖曳,四周一片寂靜。包拯不禁低聲道:“他們很快就會追到這裡,楊文策,準備好了嗎?”

楊文策的眼中有一絲不安,但隨即他冷靜下來:“包大人,我已經準備好了。若是禁軍追過來,我們就引他們進入陷阱。”

包拯點點頭,眼神沉靜如水。“記住,不要讓任何一個敵人發現我們的真正意圖。”他低語道,“誘敵深入,誘敵深入,我們的反擊,才剛剛開始。”

他從懷中取出幾枚小巧的火藥包,快速將它們埋入周圍的樹木根部,並做出了巧妙的佈置。這些火藥包看似不起眼,但卻能夠在關鍵時刻製造出巨大的聲響與視覺效果,為他們的反擊提供掩護。

隨著時間的推移,遠處傳來一陣急促的馬蹄聲,包拯和楊文策迅速退入密林更深處,靜靜觀察著即將到來的禁軍追兵。包拯的雙眼微微眯起,感受到空氣中的緊張氣息。

禁軍的隊伍快速穿越林間小道,步伐匆匆。包拯的心臟也隨之加速跳動,但他的臉上卻沒有絲毫的慌亂。就在禁軍的先鋒部隊快要進入設伏的範圍時,包拯輕輕做了個手勢,楊文策迅速拉動一根細繩。

“轟!”隨著一聲巨響,附近的樹木突然爆發出一團火光,火藥包瞬間點燃,煙霧瀰漫,火焰騰空而起。禁軍的隊伍被突如其來的爆炸聲震懾,紛紛停下腳步,四處張望。

包拯和楊文策趁著煙霧掩護,迅速繞到禁軍隊伍的側翼,將另外一組火藥包投向敵人的馬隊,引發一陣馬蹄聲與爆炸聲的交織,敵人亂作一團。

“快!”包拯低聲命令,迅速帶領楊文策藉著混亂的掩護,再次朝著一個隱蔽的方向撤退。他們穿過一條小徑,利用地形與煙霧的迷惑,成功脫離了禁軍的追擊範圍。

禁軍的隊伍在火光和爆炸的干擾下,不得不分成幾組展開搜尋,而包拯和楊文策則利用這一時機,迅速進入了更深的森林。由於他們早已瞭解周圍的地形,禁軍完全沒有察覺到他們的真正去向。

逃脫追擊後,包拯和楊文策暫時停下了腳步,沿著山脈的邊緣繞行,漸漸深入了森林深處。他們經過一片沼澤,終於找到了一個安全的藏身之處。

“包大人,這條路雖然險,但我們暫時擺脫了禁軍。”楊文策鬆了口氣,但隨即他的眉頭緊鎖,“不過,接下來的事情才是最危險的。”

包拯點點頭,眼神依舊冷靜。“是的,敵人不會輕易放過我們,尤其是這些證據一旦暴露,整個宮廷都會為之震動。”

楊文策低聲道:“這些證據已經指向了幾名高層大臣和將軍,他們一旦意識到自已的陰謀可能敗露,定會採取更為激烈的手段來阻止我們。”

“我知道。”包拯輕聲道,“所以,我們需要趕在他們動手之前,儘早將這些資訊送到皇帝面前。”

“可是……”楊文策面露難色,“皇宮中的禁軍,除了那些參與陰謀的高層,其他大多數禁軍依然忠誠於皇帝。而如果我們直接返回宮中,恐怕會引起他們的警覺。”

包拯沉思片刻,突然眼睛一亮:“楊文策,你說得對,若我們直接回宮,勢必會打草驚蛇。我們需要找一個可靠的途徑,將證據送到皇帝手中。”

“那您有什麼計劃?”楊文策急切問道。

包拯緩緩說道:“我們不能單純依賴皇宮的內部傳遞。我們需要找到一個與外界接觸的渠道,藉此將資訊傳遞給皇帝。現在,正是時候將這些證據交給那些忠於皇帝的勢力,借他們的手,做我們無法直接完成的事情。”

“忠於皇帝的勢力?”楊文策疑惑地看著包拯,“您是說……”

“是的。”包拯的嘴角微微上揚,“忠誠於皇帝的那些臣子,隱秘而堅韌,正是我們此時需要依賴的力量。”

包拯眼神一動,迅速想到了一個人——他曾在朝堂上結識的心腹之一,一位頗具正義感的老臣——崔國公。崔國公雖然年事已高,但一心忠於皇帝,且手中有一定的兵權。若能借助他,便能確保證據順利到達皇帝手中。

“崔國公!”包拯低聲自語道,“若是能將證據交給他,必定能夠讓皇帝親自審視這場陰謀的真相。”

楊文策立即明白了包拯的計劃:“包大人,您是要將證據交給崔國公,然後透過他來向皇帝揭露這場陰謀?”

“正是。”包拯點點頭,“但這也並非沒有風險。我們必須確保崔國公的忠誠,且他身邊的人員,不能有任何的叛徒。”

“包大人,您有何打算?”楊文策問道。

包拯微微一笑:“我們先找一個隱蔽的地點,休整片刻。然後,我將親自前往崔國公府邸,確認他的態度。”

包拯和楊文策經過長時間的跋涉,終於到達了崔國公府的附近。為了避免暴露身份,包拯和楊文策穿上了低調的衣物,改變了外貌。他們迅速在附近的街道上尋找適合接觸崔國公的機會。

就在這時,包拯突然聽到附近有幾名官員的談話聲,他立刻停下腳步,拉住楊文策。

“等一下。”包拯低聲說道,“前方有官員經過,聽他們說話,似乎有訊息傳出。”

“包大人,您是說……”楊文策的眼中閃過一絲警覺。

包拯輕輕點頭:“我猜,這些官員可能正是在傳遞關於我們行動的訊息。讓我們聽聽他們的談話內容。”

他們悄悄靠近,藏身在暗處,透過一處窗戶縫隙,包拯聽到其中一人低聲說道:“包拯失蹤了,禁軍正在全城搜捕,但皇宮中已經有人得知了他可能掌握了重要證據。”

“那我們怎麼辦?”另一個聲音緊張道,“包拯若被發現,他的證據將直接威脅到我們的大計!”

包拯聽到這裡,心中一動,終於明白了事情的真相。

“原來如此……”他低聲說道,“那些參與陰謀的人,已經知道我們掌握了他們的罪證,他們正在加緊尋找我們的下落。”

風暴前的暗潮

包拯輕輕收回耳朵,眼中閃過一絲冷光。“他們已經察覺到了我們掌握的證據,並且準備動手了。”

楊文策看向包拯,目光中充滿擔憂。“大人,您說的那些人,已經開始加緊行動了。若我們再不採取措施,恐怕很難再控制局面。”

包拯的表情依舊冷靜,他深知局勢的緊張,卻從未因壓力而輕易動搖。“不用擔心。現在,我們最重要的任務是,儘快將證據送到皇帝手中。”

“但我們接下來要如何接近崔國公?”楊文策問道,“這些官員顯然已經開始盯緊我們了,若我們貿然接近,可能會被發現。”

包拯眼中閃過一絲思索,突然低聲道:“我們不能直接接觸崔國公府,而是應該藉助一名可靠的中間人。”

“中間人?”楊文策疑惑道,“您是指……”

“宮中有一位老臣,曾是崔國公的朋友,名叫李敬。”包拯沉聲道,“他手中有些私密的信物和皇宮的通行令,這些東西足以讓我們在不引起懷疑的情況下接近崔國公。”

楊文策頓時恍然大悟:“您是說,藉助李敬之力,送去證據?”

“正是如此。”包拯的眼神如鷹隼般銳利,“李敬雖然年紀已高,但依舊忠誠於皇帝,我們可以透過他間接接觸崔國公。”

包拯沉吟片刻,繼續說道:“不過,事情複雜得很。李敬並非普通人物,他的信物有一定的保密性,必須透過特殊渠道才能取得。我們現在需要找到他的人。”

楊文策迅速整理思路,點點頭:“包大人,若我們需要去尋找李敬的下屬或密友,恐怕也需要在城市內行事謹慎。畢竟,連那些陰謀中的大臣都知道我們正在行動,李敬的親信肯定也會被注意。”

包拯深吸一口氣,冷靜地分析:“我們不走常規路徑,而是透過一名我們可以信任的商人,來傳遞資訊。商人雖然與朝廷無關,但他們的訊息網遍佈各地,極為隱秘。我們找到商人,就能借用他們的渠道,將李敬的下屬聯絡起來。”

楊文策點頭:“明白,商人最為機密,不容易引起懷疑。”

包拯微微一笑,神色再次變得冷峻:“正是這樣。我們要用他們的眼睛,做我們看不見的事。”

經過一番討論,包拯和楊文策決定採取這個計劃,利用商人的龐大網路來聯絡李敬的親信。很快,他們找到了一名在江南一帶活躍的商人——李商。他為人精明、機智,與朝廷的許多官員都有接觸,但在外人眼中,卻只是一名平凡的商人。

兩人悄悄前往李商的住所,發現李商的家中並無其他人,門窗緊閉。包拯敲了敲門,片刻後,一名面容清瘦的老者開門。見到包拯與楊文策的身份後,老者微微一愣,但沒有過多驚訝,迅速讓他們進屋。

“包大人,楊公子。”老者低聲道,“李商已經接到您的訊息。您有事交代?”

“是的。”包拯點點頭,“我們需要借用李商的關係,聯絡到李敬的一名親信。他的下屬應該會有一些秘密信物或通行令,能幫助我們接近崔國公。”

老者沉思片刻,才道:“這件事需要小心,李敬雖然忠誠,但他身邊的親信未必完全可靠。若是有內鬼,訊息一旦走漏,後果不堪設想。”

包拯目光一冷,沉聲說道:“所以,我們必須透過最隱秘的途徑進行。你能辦到嗎?”

老者點頭:“我會動用李商的商道聯絡,立刻安排。”說罷,他拿起桌上的一支竹管,向其中吹了一聲口哨。片刻後,外面傳來了馬蹄聲,老者走出房門,示意包拯和楊文策稍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