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199章 岐山洞天,著手準備

洞府靜室。

孫平邀請黑魂真君進來一坐。

洞府裡本就有冷龍留下來的冰塑長椅,黑魂真君並不修行火法,自然也無需忌諱冰椅。

兩人一塊落座。

孫平這才笑著問道:“黑魂師兄,門中有甚麼賞賜,值得你親自來一趟?”

“哈哈——”黑魂笑了笑,“當然是天大的好處。”

“你閉關三百年,已是落了差不多兩趟任務,按理說便要彌補其中的短缺,早些出外效力才是。”

“今次我與你言明之事,卻是一樁十足的好處,若非你晉升化神境界,我也不會與你分說。”

孫平好奇,詢問說:“還請師兄言明。”

黑魂真君傳音說:“百年前,有處洞天世界已為諸宗納入疆土,只是道場歸屬,尚未得定數。”

“門中師長與諸宗友賢打算做過一場,便屬意各家派遣三名化神真君入內傳道,各自定下道統,彼此弟子紛爭確認道場歸屬!”

孫平面露喜色,當即諂言:“還請師兄美言。”

黑魂點頭:“孫師弟放心,這差事本就是我家師尊分潤與我的美事,你我緣分不淺,定然也算你一份。”

說著,他就將一份洞天世界的訊息玉簡呈遞與孫平手上。

孫平神識一動,探入其中,霎時也算是知曉了始末。

洞天世界喚作“岐山洞天”,也是一處正統人族棲息的道家天地,原先裡頭就住著不下億數的生民,只是道脈不顯,與尋常所見的洞天世界一般,都是一處武道昌盛之地。

得蒙諸宗青睞,自百餘年前諸宗勢力入駐以來,整個黃岐洞天的靈脈便大有噴張之勢。

天淵海、天爐山、天符山三家便是一開始發現岐山洞天的諸宗勢力,爭奪岐山洞天歸屬的也正好就是這三家的化神真君。

“黑魂真君尋我,倒是意料之中。”

孫平一下子清楚了黑魂的用意。

許是大堯諸宗歷來的傳統,凡事都好湊個九數,岐山洞天的爭奪以三家勢力為主,每家各出一位化神真君,在洞天建立附屬道宗,便是九宗相爭。

先決出哪家作主,再定出首功之人。

黑魂真君也就比孫平多晉升了三四百年的化神期,本身也不過是個化神中期的真君,自然不可能在天淵海內部尋些積年真君,平白分潤他的功勞。

收復岐山洞天的三名道祖之一,就是黑魂的師尊。

冥湖一脈本就是接近單傳地步,作為為數不多的親傳弟子之一,黑魂自然得到了全權尋覓幫手的資格,孫平晉升化神境界,也算是恰逢其會。

對黑魂真君而言,孫平有兩大優點。

一個是修為淺,並不能對他構成有力威脅,另一個則是知根知底,他可以放心讓孫平當他的幫手。

孫平也是知趣,當即拱手錶明心意:“黑魂師兄放心,平自當以師兄馬首是瞻!”

“孫師弟。”黑魂真君囑託一句,“洞天傳道不比以往,你可以先去你家寒淵殿換些低階功法的備本,以免到時候無有功法賜予門人。”

“再一個你也可以想一個下宗頭銜,來日也好省去些心思。”

“不瞞師弟,我已打算建立一處‘淨魂宗’,山門便定在北陸蓬萊大島的萬骨原上。”

孫平點頭,笑道:“那師弟便立一處‘玄龜島’,屆時再去蓬萊大島上找出合適的地方!”

岐山洞天並非以陸地為主。

而是由三座巨型島嶼組成,北面有蓬萊大島,東南有瀛洲大島,西南則有一處方寸大島,三島一併懸在無岐海上。

島上各自有一條五階巨型主靈脈,三者就構成了整個岐山洞天。

至於岐山之名,則要歸算到另一樁說法。

說是三島之間有一處海底大山,便是岐山。

岐山沉海。

因而整片海域喚作“無岐海”。

玄龜島之名也是孫平隨意取之,他本身對於開宗立派這等事情並不熱衷,因而也無甚苛刻要求,隨意取了《玄龜聞道錄》上的玄龜二字,也就定下了屬宗名姓。

“君者,不止是尊稱,同樣也意味著日後在修真界有了執棋的資格。”

“三家仙門特定規定了化神真君的身份,未必不是存了培養弟子謀劃之能的打算。”

修士之間,修為是根本,這是無可爭議的事情。

但在釋、儒、道三家道統的紛爭之中,修士本身廟算籌劃的本事,這萬年以來也被愈發看中。

舉個簡單的例子。

諸宗之內論起本事修為,天機老祖屬於毫無疑問的三甲之列。

但如今大堯本土的六家仙門之中,天機城的勢力卻是幾近墊底的存在,若不是還有些用處,甚至都有傾覆之危。

說完岐山洞天的事情。

黑魂真君又說道:“孫師弟,岐山洞天只是干係日後差役之事,門中對於新晉化神確實另有賞賜。”

“第一個便是無償給予你《玄龜聞道錄》後頭的修行功法。”

“第二個則全由孫師弟自己做主,是否要拜入道祖門下,做其親傳弟子。”

“第三個則是些修行資源,用以突破至化神中期,也算是綽綽有餘。”

孫平點了點頭。

他心裡暗忖:“《玄龜聞道錄》我如今手裡確實只到化神篇,其後修行的輕重我知道大概,卻不知道具體細則,也該去趟寒淵殿再將後頭的功法取來。”

“再一個,我若是真的身負道體,那拜師之事倒顯得無關緊要,畢竟拜師的目的也只是為了更好的修行,我卻無有這等憂患。”

諸宗之內的師徒關係主要還是為了傳道。

字面意義的傳道,便是傳授自己感悟的大道之意,讓弟子也能夠更早地接觸到大道的存在,從而為以後返虛、合體打下基礎。

當然,並非是化神真君才有資格拜入道祖門下。

一般來講,正常拜入天淵海的弟子,入門時候依據修行天賦,便早早擁有了一次拜師的機會,只是孫平並非走的正常入門流程,因而也就省去了這一環節。

方才拖沓到了今日。

洞府內,黑魂起身與孫平道別。

孫平與他約定了履任時機,而後黑魂真君便離了孫平的洞府。

孫平在黑魂走後,也沒有回返靜室繼續閉關。

“百年之期並非刻意,而是大堯諸宗在岐山洞天接引跨界法陣的時間差不離就是百年!”

“如今法陣應該是建好了,黑魂方才如此急切地尋我入夥,其他兩家的弟子說不得已經入了岐山洞天,各自都建立好了下宗道統。”

下宗、屬宗、下院、附院。

這些都是諸宗稱呼道場宗門的名字,某種程度上講昔日玉龍觀,也算是天師道的下宗。

孫平將自己的身家分理清楚,各自裝在不同的儲物袋裡,而後準備好靈石,朝著天淵海內部的坊市飛去。

“比起功法,實際上低階符籙、尋常的法器、靈器,以及各種陣旗與陣盤,才是建立起一家宗門的基礎,功法大不了就以最基礎的元系功法一以概之。”

當然這話孫平也就隨意起了心思。

天淵海有條件,可以提供給孫平種類齊全的低階功法,他也不可能真的帶著元系功法下界傳道。

坊市之行倒也稀疏平常。

天淵海雖只是一家宗門,但內里人數早逾有千萬之數,依附其上求活的弟子、親眷不計其數。

因而哪怕是內部坊市也分了三六九等。

孫平去的是最普通的坊市,喚作“天淵大坊”,內裡主要以傾銷各種低階材料、靈物為主。

稍微高階一些的還有五脈私坊,比如寒淵坊市、冥湖坊市等等。

更私密一些,還有白骨一脈張氏一族精心準備的張氏拍賣會,非是互相引薦,不得入內。

另有劍冢內部的選劍坊拍、寒淵一脈的百年寒食祭、炎池一脈的炎湧大祭……

“如此想來。”孫平略微有些遺憾:“我入門數百年,竟然也不知曉去往這些個地方好生瞧瞧?”

對於孫平而言。

他的日子基本就在出差、閉關之間兩點一線。

平日若非必要,他基本不會邁出洞府一步,算是個名副其實的苦修之士。

“哈哈——”孫平想到這裡,不由發笑,暗道:“我第一世未穿越時也是宅家,第二世當個市井散修,同樣是閉關成癮,這一世成了宗門高足,卻仍是整日閉關。”

“如此想來,莫不是我天性就該如此?”

這麼一想,孫平頓覺得心情好受許多。

人各有志並不能強求,也許冥冥之中他便適合這種大門不出二門不邁的修行日子。

天淵大坊就建在整個仙門的正中位置,是一座懸浮的孤島。

孫平來此自然不可能跟個無頭蒼蠅一樣亂逛,他直接找到了負責坊市事務的修士,也是寒淵一脈出身的化神真君。

孫平喚了他幾聲師兄,又表明了來意。

很輕鬆就以一個極低的價格換來了一大批低階靈物、丹藥、符籙等等。

離開天淵大坊那個,孫平又馬不停蹄地朝著寒淵殿的方向飛去。

寒淵殿便是寒淵一脈的門面。

平日並無修士停駐其中,只是靠著大殿內部的陣法,維繫日常的週轉。

同時寒淵殿也是存放弟子魂燈的地方。

孫平想去的並非是寒淵殿,而是通往寒淵殿側殿藏書閣的道路,只有正門一條,因而必須途徑寒淵殿所在。

上次去藏書閣,還是孫平剛拜入天淵海時。

彼時領著孫平前去挑選功法的雪珊真人還只有元嬰修為,以她真人之身尚且可以出入自由,孫平如今化神已成,自然不需稽核,隨意便跨入了藏書閣。

漫天功法如星辰懸掛穹頂。

孫平自然不可能如無頭蒼蠅一樣,胡亂翻找自己所需的功法。

他只神識一震,呼喝說:“弟子孫平,來此求取功法,一為《玄龜聞道錄》全冊,二便是為下界傳道之事。”

說罷。

整個藏書閣霎時一抖。

代表《玄龜聞道錄》的小光團飛落而下,而後便是一條條發散著細微光亮的銀絲纏繞成了一個嶄新的光團,一併飛落。

孫平面露喜色,當即言道:“謝過靈尊。”

寒淵殿這般等級的建築,自然不可能只用一套尋常的大陣維護。

凡是高階陣法,大機率便會誕生自己的陣靈,但受限於陣靈本身,它們也只會按照既定的程式執行,很難做出什麼危害修士的事情。

靈尊便是對這等器靈的尊稱。

孫平不知道它們是否也有喜怒,但凡事總歸是預則立,不預則廢。

不過這些事都在其次。

孫平接過兩處光團的剎那,便已將神識探入其中察看。

《玄龜聞道錄》全本自是無缺,這等高階功法放在外界興許是至寶,但在天淵海只能算作尋常。

第二個光團則要複雜許多。

每一道銀絲都是一篇至少足以修煉到結丹境界的功法,彼此交纏,入到孫平手中時,光團之內足足記載有上千部功法典籍。

其中以結丹級別的功法最多,約有六百之數。

其次是元嬰級別的功法,只有三百左近。

再往上直接是九部直指化神層次的功法,與兩百部輔道秘術,譬如丹書、器錄、陣譜等等。

他大概掃了一遍,這些功法屬實齊全,涉及五行三奇,甚至還有少見的傀儡、御屍之法。

不過孫平心中卻起了主意,暗忖:“黑魂師兄已準備將道統定為了‘淨魂宗’,他家主收魂道弟子,若我相容幷蓄,有教無類,豈不是存在喧賓奪主的嫌疑?”

但他轉念一想:“也不對,黑魂師兄本就是出身冥湖一脈,他家弟子縱是整個大堯天地供給,至如今依舊單薄少人。”

“他若是仍舊堅持以魂道一脈為主,那恐怕三宗之爭,我家卻是有些懸了。”

儘管如此想。

孫平還是存了韜光養晦之意,他心中打定主意,到時候建立玄龜島時,只取其中大半水行功法出來,當做正朔傳授,其他功法則可以當做底蘊,有備無患。

“也不知道另一位師兄,到底出身哪一脈,若是炎池一脈的師兄,那倒是有些意思了。”

孫平默默猜測。

若真是炎池一脈的師兄與他一併下界傳道。

按照寒淵一脈的習慣,他就不得不與對方爭奪一二,務必不可落於其後,這算是投身寒淵一脈的一條隱性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