嗚!——
一聲汽笛聲響起,隨後車廂經過一陣晃動之後,開始緩緩移動起來。
“動了!動了!”
李婉兒雖然貴為大漢皇后,但畢竟是人生第一次乘坐火車,有些興奮地叫了起來。
好在此時李婉兒正在車廂的臥室裡,身邊也只有趙玉和小蘭,倒也不會顯得丟人。
趙玉和小蘭雖然沒有像李婉兒一樣興奮地亂喊,但也是趴在窗邊,好奇地打量著外面的風景。
與此同時,外面多功能室裡也是差不多的情形。
孫儲、陸沉等人也是好奇地來到窗邊,眼神中都是抑制不住的興奮,除了劉瑧和文仁良。
劉瑧是因為上輩子已經體驗過更好的了,所以此刻並不像別人一樣興奮,而是像個找茬的領導一樣,審視著火車執行的狀況。
文仁良則是因為自己就是研製打造火車的負責人,這段時間來來去去的已經乘坐了好幾次火車了,早已沒有了第一次乘坐火車的激動心情。
嗚!——
隨著又一聲汽笛響起,火車的速度又快了幾分,洛陽城中的建築也都緩緩向後倒去。
很快,火車就駛出了洛陽,來到原野之上,此時的火車速度也幾乎達到了最快。
“文廠長,這火車的速度,幾乎趕上了戰馬奔襲的速度,請問這樣的速度能維持多長時間?”陸沉是軍人,若說之前他還不太明白劉瑧為何要費錢費力的造這個鋼鐵巨獸,那麼現在他似乎有些明悟了。
陸沉一問話,在場的眾人都看向了文仁良,陸沉的這個問題也是大家都比較關心的一個問題。
“只要配足了人手和燃料,是可以不停不歇地一直跑的。”文仁良笑呵呵地答道。
“不停不歇?也就是一天十二個時辰可以連續奔襲?”陸沉有些驚訝。
“不錯,等鐵路修建好了,乘坐火車便可以一日千里。”文仁良點點頭,表情有些驕傲。
目前火車執行的速度,雖然比不上戰馬全力奔襲的速度,但戰馬可做不到一天一夜十二時辰都在奔襲狀態。
而按照文仁良的說法,只要有人和燃料,火車就能一直跑,這就十分可怕了。
原本千里之外的地方,只要有了火車,便可一日抵達。
雖然千里馬可一日千里,但千里馬終究是難得。
火車就不一樣了,需要多少就可以製造多少。
“能打造出這樣的神奇之物,對大漢來說可謂是大有裨益,文廠長功不可沒的啊!”孫儲誇讚道。
“在下不敢居功,這都是陛下英明之舉!”
孫儲作為大漢宰相、文臣第一人,能得他的誇讚的確與眾不凡。
但在劉瑧面前,文仁良可不敢居功。
畢竟在場的眾人誰不知道火車是劉瑧的設計,也是在劉瑧的監督下才打造成功的。
“對,是陛下英明,佑我大漢千秋萬代!”
眾人隨即又對著劉瑧恭維起來,劉瑧也是笑呵呵的應了下來。
自從稱帝之後,總是時不時會面臨這樣的場面。
時間久了,也就習慣了。
不過千秋萬代麼,劉瑧沒有想過。
畢竟以後的事情誰知道,搞不好他一死大漢就又亂了呢。
所以千秋萬代這樣的春秋大夢,他是不會去做的。
有那個精力,還不如想想怎麼多利用百科全書做一些改革。
讓百姓吃飽飯,讓邊疆穩定沒戰亂,這比什麼都強。
隨著火車的賓士,眾人也重新回到了開茶話會的狀態。
不過就算是茶話會,大家談論的也都是一些國家大事。
閒聊了一陣之後,劉瑧便丟下眾人,去臥室裡陪李婉兒和趙玉了。
此時二女仍舊是好奇的趴在窗邊,打量著外面徐徐而逝的風景。
“乘坐火車的感覺怎麼樣?”劉瑧問道。
“比坐馬車快,也更穩當,就是煙塵太大。”李婉兒率先說道。
雖然這節車廂已經被安排在最後面了,但因為總共只有三節火車車廂,距離火車頭依然非常近。
剛才她覺得有些悶,便讓小蘭將窗戶開啟通通風,結果從火車頭飄來的煙塵正好被風吹進了車廂,搞的幾人都有些灰頭土臉的。
“這火車是靠燒煤執行的,煙塵當然大了,你們不想被燻成臘肉的話不要隨便開窗。要是覺得悶的話,可以去後面開啟門,不過要注意安全。”劉瑧指了指車廂後面的一扇門。
門後面是一塊小平臺,可以看風景,但是因為在車廂外面,也有些危險。
幾人依次去了車廂後面的門外透了透氣,但是因為覺得危險,還是很快就返回車廂裡了。
剩下的旅程,劉瑧一手抱著李婉兒,一手摟著趙玉,與二女一起休息了。
至於小蘭,則被趕出去到多功能室待著了。
隨著車廂的陣陣晃悠,兩個半時辰很快就過去了,午時剛過不久,列車就抵達了鄭州。
劉瑧帶著李婉兒和趙玉,還有一眾文武官員,開始了鄭州一日半遊。
因為這次出行的主要目的還是親自乘坐火車檢視一下效果,故而劉瑧並沒有打算在鄭州久留。
帶著李婉兒和趙玉遊玩了一日之後,第三日就乘坐火車返回了洛陽。
……
從鄭州返回洛陽之後,劉瑧第一時間就來到了自己的辦公室——萬泰殿。
劉瑧身後,是抱著一摞文書的卜邵。
“陛下,這是王開勝將軍呈送來的軍報,關中的兩萬飛騎軍已在丹州集結,隨時可以出兵。”
“這是潞州柏程將軍和李罕之將軍送來的軍報,潞州也已完成休整,隨時可以出兵。”
“這是幽州楊行密大將軍送來的奏書,希望陛下能夠讓其作為攻打河東的主力。”
“另外,這是夏綏李思恭的回書。”
說到這裡,卜邵停頓了一下,先是觀察了一下劉瑧的表情,才繼續說道:“李思恭拒絕了陛下的出兵要求。”
“哼!果然如此!”劉瑧只是冷哼了一聲,卻沒有卜邵想象中的暴怒。
“陛下,李思恭敢不遵大漢詔令,該怎麼處置?”卜邵問道。
“先不用理會他,等收拾了河東,自有時間慢慢料理他。”
說罷,劉瑧徑直來到地圖前檢視起來,卜邵則默不作聲的靜靜候在一旁。
“卜邵,你記一下。”自從有了卜邵這個秘書之後,劉瑧便喜歡上了這種動口不動手的幹活方式。
“第一,命王開勝率領飛騎軍,自丹州向汾州進軍,務必要在九月二十七日前攻下汾州。”
“第二,命柏程和李罕之率軍,自潞州向儀州進軍,務必要在九月二十五日前攻下儀州。”
“第三,命馬光元率領幽州的飛騎軍,向代州進軍,務必要在十月十日前攻下代州。”
“至於楊行密和許正,讓他們留守幽州,防備契丹人南下。”
說罷,劉瑧又看向剛剛記錄完畢的卜邵:“我剛剛說的這些,你再重複一遍。”
“是!”卜邵隨即按照劉瑧方才所說的,一字不落的重複了一遍。
“很好,就按照這個給他們傳令去吧。”有了卜邵的幫助,劉瑧覺得自己輕鬆萬倍。
等卜邵離開之後,劉瑧又重新來到了地圖前。
“這次全軍出擊,河東就要歸於大漢了。”
李克用雖然死了,但是李存瑁還在。
劉瑧雖然覺得李存瑁不如李克用,但也並未輕視對方。
按照上輩子的歷史,正是李存瑁滅掉了朱全忠建立的後梁,因此對方並非是什麼不懂軍事的權貴子弟。
所以劉瑧時時刻刻都在提醒自己,戰略上隨便藐視敵人,但戰術上一定要萬分重視敵人。
故而這次決定對付李存瑁,劉瑧動用了三路大軍攻打河東。
沒辦法,河東已經成了劉瑧的一塊心病,由不得劉瑧不上心。
……
三日後,在李婉兒和趙玉不捨的目光中,劉瑧再次踏上了親征之路。
親征,也是劉瑧對李存瑁的重視。
與此同時,遠在丹州的王開勝也收到了洛陽送來的加急軍令。
“全軍集結,出兵!”王開勝有些激動地下達了命令。
同樣的場景,還出現在了潞州。
“傳令,全軍集結!”柏程在收到軍令的第一時間,就下達了軍令。
“柏程將軍,陛下要親征,不日就會來到潞州,我們是否等陛下來了再出兵?”李罕之問道。
“李將軍,陛下的命令是要我等在九月二十五日前攻下儀州,如今只有不到十日時間了,哪裡還有時間等候陛下,立刻起兵才是正事!”柏程道。
“可是陛下此次是親征,大軍不等陛下前來就走了,置陛下於何地?”
聽到此話,柏程心中也是一陣嘆息。
李罕之雖然將自己的兒子送去了洛陽,但終歸是個半路加入大漢的,對劉瑧的風格到現在都沒有一個清晰的認知。
想到此處,柏程才又開口說道:“陛下治軍,只論軍令,不論人。陛下的軍令是要我們攻打儀州,那我們只管攻打儀州就是了,不用管陛下何時來。若是貽誤了戰機,陛下來了反而要受罰。”
眼看李罕之還有猶豫,柏程又道:“我從周至縣開始就跟著陛下,陛下治軍向來以軍令為先,若李將軍要以身試法,切不要連累於我。”
說罷,柏程也不再去管李罕之,自去整軍準備出發了。
見柏程如此果斷,李罕之心中雖有疑慮,但也不敢真的去以身試法。
提議在潞州等候劉瑧,李罕之想的不過只是討好劉瑧罷了。
但這樣做要是不能討好劉瑧,甚至反而會得罪劉瑧,那李罕之就不幹了。
馬屁拍馬蹄子上這種事情,李罕之不想也不願意幹。
相比起丹州和潞州的群情激昂,幽州在收到劉瑧的軍令之後,卻有些冷清。
只有馬光元一人率領飛騎軍朝著代州賓士而去,楊行密和許正則一臉鬱悶的留在了幽州。
三路大軍全軍出擊,其中兩路都是騎兵,只有潞州以步兵為主。
這一次,劉瑧一定要將河東平定。
就在三路大軍全力朝著太原府進軍之際,不斷傳來的戰報也被一一送進了晉王府。
“報!漢軍已至晉州,正在朝汾州前進,汾州刺史發來急報求援!”
“報!潞州漢軍正在朝儀州進軍,儀州刺史發來急報求援!”
“報!代州刺史發來急報,稱漢軍正在前往代州!”
隨著一份份戰報被送來,一時間整個晉王府亂作了一團。
“劉賊這是要做什麼,不過日子了嗎?”
在李存瑁的印象裡,劉瑧一直以體恤百姓自居,如今卻不惜發動三路大軍攻打河東,這是何等的勞民傷財,與劉瑧的人設一點兒都不相符。
然而李存瑁並不知曉,如今的大漢雖然仍舊十分困難,但也只是對劉瑧這種穿越者而言。
至於民間的百姓,家家戶戶有田種、有衣穿、有飯吃,沒有了前些年的征戰不休,百姓們活的要比以前快活了不知多少倍。
而且在劉瑧的一系列改革之下,大漢軍隊出征所需的花費遠不及舊唐時期,故而打河東不在話下。
何況劉瑧出師河東,打的旗號是收復故土,解救窮苦百姓。
試問這樣的旗號,又有何人不動心。
“派兵,馬上派兵支援!”劉瑧既然齊出三路大軍,李存瑁自然也不能坐以待斃,急忙下令調兵遣將,馳援各地。
“晉王,如今漢軍勢大,我軍獨木難支,應速速求援才是。”有人建議道。
“求援,還有誰能幫我們?”李存瑁嘴上雖然這樣說著,但心裡其實已經有了答案。
“契丹人!”
“還有党項人!”
如今大漢雖強,但契丹人和党項人都沒有歸附大漢,這也成了李存瑁為數不多可以尋求幫助的物件。
“先王與契丹人首領耶律阿保機曾結為兄弟,找他求援,必定來救!”
“自劉賊篡位之後,李思恭一直不服劉賊,聽說此番劉賊出兵之前,要李思恭也出兵,對方直接拒絕了劉賊,必可說服其與我們共同抵擋劉賊大軍。”
話雖如此,但李存瑁心中對於耶律阿保機和李思恭其實並不怎麼放心。
李克用和耶律阿保機雖然約為兄弟,但李克用已死,對方還認不認這回事並不好說。
何況李克用在死之前,明令李存瑁以後要除掉耶律阿保機,連李克用都這樣對待對方,難保對方也會這樣對待李存瑁。
至於李思恭就更不要說了,雙方除了當初一起到關中圍剿過黃巢之外,就再無瓜葛。
如今想要讓對方出兵幫助自己對付劉瑧,怎麼看都是一件不可能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