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7章 滅門慘案

公元一四三八年,既明英宗正統三年,十二歲的明英宗尊宦官王振為“先生”“翁父”,王振逐漸得勢。

王振原來乃是一個落第秀才,常嘆考舉人中進士,這條道路太難走,便劍走偏鋒自閹入宮。

入宮后王振出眾的才華,在眾多太監中脫穎而出,加上清新俊美的自身條件,很快得到宣帝的喜愛和寵信。

漸漸的王振由一個小太監慢慢作大,曾任東宮局郎,掌管禮監。並且當上了太子朱祁鎮的老師。

宣宗死後,太子朱祁鎮繼位,被明英宗尊為“先生”的王振,從此平步青雲。

賢臣“三楊”組成的內閣,因楊榮去世而解散,不久楊士奇的兒子觸犯律法,犯下重罪,王振因為受到“三楊”內閣的壓制,懷恨在心,此時便落井下石,陷害楊士奇。

掌管朝中大權和控制“東廠”的王振,勾結內外官僚,大興土木,在京城營造豪華府邸。

一時間王振權傾朝野,公卿大臣紛紛攀附。

太皇太后年邁,預識到宦官專權的時代即將到來,為了牽制王振,太皇太后密旨才華橫溢,堪稱“女中豪傑”的永清公主接管錦衣衛鎮撫司,意圖用鎮撫司的力量來制約王振和他所牢牢掌控的“東廠”。

永清公主可謂是臨危受命,於是便招賢納士,大膽啟用有識之士,重用有能力之人才,壯大錦衣衛鎮撫司。

這其中包括永清公主從刑場上救出來的袁彬,還有冷清秋、哈明、慕容傑等。

袁彬及冷清秋等人不僅武功高強,而且才華橫溢,是鎮撫司錦衣衛裡難得的人才,並且這幾個人在江湖上都極負盛名,令對手聞風喪膽的一代英傑。

江湖上稱袁彬、冷清秋、哈明、慕容傑為鎮撫司的“四大金剛”

至此,鎮撫司的力量,在永清公主接手掌管之後,得到了空前的壯大。

一四三八年秋,北方重鎮青州發生一樁滔天血案,知府王炳傑一家一夜之間死於非命。

此前太皇太后曾多次收到知府王炳傑的奏章,曰青州等地有官員與朝廷權宦勾結,長期大肆貪汙受賄,為此太皇太后曾命朝廷派出欽差大臣徹查此事,最終都與證據不足而不了了之。

此番知府王炳傑一家離奇死亡,案情通報到京城鎮撫司,永清公主預感到此事事關重大,並非偶然,於是便進宮奏明太皇太后。

“祖母太皇太后,知府王炳傑乃朝廷命官,一州之長,此人為官清廉,在青州口碑極好,受到百姓擁戴,此番慘遭滅門,案情蹊蹺。孫兒以為此案案情重大,不能以一般的命案等閒視之。”

永清公主詳細的向太皇太后陳述了案情之後,表明了自己對此案的看法。

“以清兒之見,該當如何?”太皇太后問永清公主道。

“孫兒以為朝廷應該派人專案徹查。”永清公主答道。

太皇太后覺得永清公主言之有理,她思量了半晌,對永清公主言道:“鎮撫司現在可否堪當此任?”

當初太皇太后下旨令永清公主掌管鎮撫司,至今已半年有餘,太皇太后很想趁此機會檢驗一下鎮撫司的能力如何,看看自己當初是否用錯了人。

“祖母太皇太后儘管放心,孫兒一定不會辜負了祖母太皇太后的期望,鎮撫司定能擔當此任,把案子查個水落石出。”

“嗯好!就令你們鎮撫司前往青州調查王炳傑一案,清兒對此有何要求嗎?”

永清公主答道:“鎮撫司人力物力俱已豐足,孫兒沒有任何要求。”

太皇太后聽了,向永清公主投來讚許的目光,對於永清公主接手鎮撫司這半年多以來,所作出的種種成績,太皇太后自然已有所耳聞。

太皇太后相信永清公主,相信鎮撫司定能把此案辦好。但是太皇太后也預感到此案非同一般,永清公主此去不知要遇到何種艱難險阻。

“桂兒,把寶劍拿來!”

太皇太后向侍立一旁的貼身婢女桂兒說道,桂兒聽見太皇太后的吩咐,答應一聲,便把放置在文案上的一把寶劍拿起,畢恭畢敬的雙手遞給太皇太后。

“此乃一把‘天子劍’,持此劍者,不畏強權,不問官銜,猶如天子親臨,遇事可先斬後奏。”

太皇太后說完,將“天子劍”遞到永清公主面前,又道:“鎮撫司指揮使永清接劍!”

永清公主一聽,大喜過望,趕忙上前從太皇太后的手中鄭重的接過了天子劍。

“如有徇私枉法及十惡不赦者,一律按大明律法從嚴處置。”

太皇太后一字一句的說道,猶如字字珠璣,擲地有聲。

永清公主接劍之後,太皇太后語氣緩和了下來,又說道:“清兒,此番前往青州,責任重大,望你能秉公辦事,不負祖母的重託,遇事多和下屬商議,不能獨斷專行,好自為之啊!”

“祖母太皇太后請放心,孫兒謹聽教誨,字字銘記於心,絕不辜負祖母太皇太后的重託。”

……

鎮撫司。

身著清一色錦繡制服的錦衣衛,分兩邊而立。

個個威風凜凜,腰配一色繡春刀。

可謂是“鮮衣怒馬”讓人望而生畏。

“青州知府王炳傑一家二十幾口人,一夜之間皆死於非命,慘遭滅門。此等慘絕人寰之大案,實屬罕見,令朝野震驚。諸位對此有何看法?”

永清公主坐於文案之後,神色嚴峻抬眉看向眾人。

“王炳傑知府為官清廉,這是眾所周知之事,此番慘遭滅門,必不是百姓所為,初步估計十有八九乃是仇殺,或者是與朝廷作對的教會所為。具體情況還得實地勘查方能得出結論。”袁彬率先說道。

“何以見得?難道排除劫殺?”永清公主問道。

“如是一般的強盜劫殺,是不會將人一家老小全部殺死,強盜在行竊中如被發現而發生打鬥,只會殺死發現之人,然後逃走,怎會連婦孺小孩都不放過?”

冷清秋接過話頭答道:“我贊同袁彬的想法,雖然我們未到實地探查,但是劫殺、情殺,基本可以排除,仇殺的可能最大。”

“王炳傑到底與何人結仇,而慘遭滅門之禍?我等在此也是妄加猜測,沒有實地調查,不好就此而下結論吧?”慕容傑也接話言道。

這時,永清公主站起來說道:

“太皇太后下旨,命我鎮撫司奉旨徹查。今日各位請做好準備,明日一早起程,前往青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