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言想了想,對著老胡說道:
“那也別這會兒去,待會兒我查完房也要去那邊,咱們一塊兒過去。”
老胡思索下,點頭道:
“好!”
“那我正好先準備下禮物。”
接下來兩人分頭行動,方言去查房,老胡回到他們在協和住的地方。
等到方言查完房過後,老胡那邊也準備好了禮物。
是之前李成竹送給他的兩瓶紅酒,以及一條絲巾。
這樣給夏總編和他老婆林音的禮物就都有了,按說方言也該出一部分的,不過老胡根本沒在意這個,等到方言一下樓,當即就叫上他出發去華夏中醫研究院了。
三公里距離,還是直線,開車一會兒就到。
這會兒早上七點出頭,正是這邊的早飯時間,方言他們停好車,看到不少人在食堂方向出入。
“現在十有八九都在吃早飯,咱們是食堂還是去出版社的辦公室?”
方言說道:
“去夏總編的辦公室吧,食堂人太多了看到咱們提著禮物也不太好。”
老胡點了點頭,接下來兩人就朝著出版社而去。
路上遇到不少熟人都在和方言打招呼。
“方主任!早啊!”一位頭髮花白、拎著鋁製飯盒的教授停下腳步,笑容滿面地看著方言,顯然是聽到了風聲:
“趙院長提了一嘴,說你今天來組織南洋古籍那個大專案?需要我們這些老骨頭搭把手,隨時言語啊!”
他眼神熱切,顯然對參與這個由方言主導、軍區關注的文化成果專案很感興趣。
方言聽到後連忙點頭。
“方大夫好!”旁邊另一位看著年輕些的研究員也湊了過來,帶著探究的語氣:
“您那邊……南洋古籍的具體分工定下來沒?趙院長說這次規模大,我們可都翹首等著任務呢。”
這毫不掩飾地流露出對方言牽頭專案的期待和參與的積極性。
“趙院長看來宣傳的很到位啊?”老胡對著方言說道。
接二連三的好些人打招呼,讓方言都感覺今天自己受關注度是不是太高了點。
不過回頭一想也能理解,能在這個重要專案中出力,對大部分人而言既是學術上的提升,也是資歷上的積累,畢竟是要作為八一獻禮的東西。
“老胡同志也來啦!”又有人看到了方言身邊的老胡,點頭致意。
老胡現在在研究院也不算是生面孔了,好些人都知道他跟方言的合作關係,以及他那個給研究所帶來資金支援的企業。
老胡笑著點了點頭,對著方言說道:
“瞧瞧,我都有人打招呼!”
這時候迎面走來兩位捧著搪瓷缸、裡面盛著小米粥邊走邊聊的助手,看到方言也停下腳步微笑點頭:
“方主任早,你這是去找趙院長?”
“他在辦公室呢!”
言下之意是已經知道他今天要開始做南洋古籍的專案。
“我先去找一下出版社的夏總編,待會兒再去找趙院長。”方言笑著對兩人回應道。
兩人恍然大悟,對著方言說道:
“夏總編剛從食堂走,應該已經在辦公室裡了。”
方言恍然,然後和老胡加快腳步朝著那邊走去,路上還遇到幾個打招呼的,方言感覺趙錫武院長像是發了個全院通知似的。
接下來方言找到了夏總編,這會兒他剛吃過早飯,正在給自己泡茶呢。
看到方言他們來了,也有些驚訝:
“怎麼這麼早就來了,才七點出頭呢!”
方言回應道:
“早上剛得到廖主任那邊的明確回應,您那份‘回流專家’名單的方案,廖主任完全贊同!”
老胡緊隨其後,晃了晃手裡的網兜,裡面的紅酒瓶和絲巾盒清晰可見,他接過話頭,臉上是商人特有的熱絡笑容:
“這不,好訊息就得趁熱!廖主任發話了,讓您放開手腳去談!”他把網兜小心地放在辦公桌一角,“東西先放這兒了,一點心意,不成敬意。”
夏總編眼神掃過禮物,臉上露出笑容:
“胡先生太客氣了。”
老胡說道:
“一點小心意,給您的酒,還有給您愛人的絲巾。昨天辛苦您理名單,今兒還得讓您多費心聯絡人了!”
“嗐……你這……哎呀,你這…太客氣了!這又不是什麼苦差事,都是為了工作嘛。”夏總編習慣性的想要推一推。
方言說道:
“收著吧,老胡講究這個,您就尊重一下咱們僑胞朋友的習慣。”
夏總編這才笑著就坡下驢,答應了下來。
接著方言又給他說了下今天打電話的過程,夏總編聽了後,說道:
“我就說嘛!廖主任是明白人,這事兒按規矩辦對大家都好。”他對著方言說道:
“他老人家原話怎麼說的?”
方言知道,他需要確認領導的指示邊界。
方言點點頭,語氣肯定:
“原話是:‘既然名單列好了,那讓夏總編儘管去聯絡,放開手腳去談!務必挑選品德過硬、專業確實對口的。雙方都確定意向後,把具體的人選和情況儘快梳理個名單報給我。’”方言模仿著廖主任略帶口音的語調,“後續調動手續他直接轉李副部長那邊辦,保證無縫銜接。”
夏總編聽完露出思索之色,這比他預想的支援力度更大,他倒是不怕方言瞎編,這點信任還是有的,略微想了想,他就拍板:
“好!這就穩了!”
“我就怕廖主任覺得程式上有問題,誤會是挖牆腳或搶功。”
“這樣好,正規軍打主力,我這編外的探路先鋒也算功成身退,人定了名單我第一時間給你,再由你上報給廖主任。”
“能儘快回來的人員名單我昨晚熬夜基本都理順了,”他起身在書架上翻找,抽出一個牛皮紙筆記本,“就剩幾個小細節再核實下,馬上就能啟動聯絡!”
方言立刻追問,時間對他很重要:
“那依您看,跟這些專家初步溝通確認意向需要多久?”
他需要個時間表。
夏總編坐回座位,翻開筆記本掃了幾眼,思忖著回答:
“名單上的人大多都是當年從京城走的,想回來的心思都寫在臉上。陝西那邊幾個,我跟錢所長熟,電報或者電話過去,估摸著一兩天就能得到明確答覆。其他地方的,費點周折,最多也就三五天,準信兒就都能收齊了!”
方言和老胡對視一眼,都看到對方眼中的滿意。方言說:
“太好了!越快越好,廖主任那邊也說要快!研究所也急需人手鋪開攤子。”
夏總編合上筆記本,鬥志滿滿:
“行!我這就開始!咱們兵分兩路?你們該去研究院那邊也得抓緊吧?回來後還得給他們安排住的還有家屬工作,你得和領導先商量好,我這邊搞定了隨時通知你!”
他說著已經拿起了桌上的電話聽筒,準備著手聯絡了。
方言點了點頭,接下來和夏總編告別,帶著老胡出去了。
接下來正好要去見趙副院長,順便就要把人員回來後需要安排的事兒給他說說。
老胡這邊事兒辦妥後,還有其他事兒,臨走之前他對著方言說道:
“工作安排的如果不好辦的話,咱們朝陽東壩和沙河片區廠還有位置,等到生產線升級後,還需要人員,到時候可以安排解決一些崗位。”
“知道!”方言點了點頭,不過不到萬不得已,他是不想讓家屬進那邊工廠的,要不然真是不好管理。
接著方言和老胡告別後就到了趙錫武院長的辦公室。
敲了敲門剛進去,就已經發現裡面有不少人了。
方言一看程莘農程老,王伯嶽王老,王文鼎王老,錢伯煊錢老,還有屠女士也在。
“來了!”趙錫武院長對著方言招呼。
他對著方言說道:
“人員我給你通知了,現在手裡工作不太忙的,都可以過來參與你這個專案。”
“大概今天上午能來一部分,下午還能到一部分。”
程老對著方言說道:
“主要是昨天通知今天就要做,好些人手裡的工作還交不掉。”
“學校那邊的通知沒?”方言指了指隔壁的首都中醫藥大學,那邊的還有不少教授呢。
“只要不參加閱卷的,九點的樣子來。”趙錫武院長說道。
方言恍然,這時候趙錫武院長又對著方言問道:
“你聯絡你師父聯絡的怎麼樣了?”
方言回應道:
“除了我羅師父去老家義診了來不了,其他人都會過來。”
“另外他們可能還會叫一些人。”
“大概中午就會到位。”
趙錫武院長點了點頭,接著對著方言說道:
“那咱們先去辦公點吧,就上次你們修復御修醫方類聚的地方,按照你之前的規劃表,把今天的分工分組做了。”
說完他提醒道:
“對了,古籍你帶過來了吧?”
方言點頭說道:
“帶了,在停車場車裡。”
“那走吧!”趙錫武院長站起身招呼眾人下樓。
方言這時候又對著他說起了另外一件安排工作的事兒。
“趙院長,還有件事得跟您合計,”方言跟著人群往門口走,低聲說道,“夏總編那邊聯絡的‘回流專家’,大概一週內就能定下來。這些人回來後,家屬安置、住房調配都得提前張羅,廖主任說讓咱們先拿出個方案,他好跟部裡申請資源。”
趙錫武腳步一頓,回頭看他,略微思索後說道:
“住房倒是有幾處閒置的老宿舍,就是小點,兩居室擠擠也能住。家屬工作嘛……研究院的後勤、圖書館正好缺人,讓她們先去過渡?”
“怕不夠,”方言補充道,“名單上有超過十位專家,光家屬保守估計就十好幾口。需要工作的人不少,老胡提了句,他東壩的廠子能消化一部分,但我想著儘量讓家屬留在研究院體系裡,方便照應。”
程莘農在旁插言:
“幾家醫院的一些部門,還有中醫藥大學那邊,食堂、校辦總缺人手,我去跟玉川那邊打個招呼。實在不行,讓這些家屬去醫院中藥房學抓藥,有專家家屬這層關係,問題不大。”
趙錫武想了想一時間也沒更好的辦法,說道:
“過渡一下還可以,其他儘量協調,住房的事我讓行政科先清出來幾間,不夠就跟隔壁醫院借兩間週轉房。你把專家名單裡的家屬資訊整理出來,標清楚她們以前的工種,我好針對性地去協調。”
方言應道:
“我下午就讓人去夏總編那兒抄一份。”
說完他又提醒到:
“對了,還有孩子上學的問題,能不能跟附近的中小學通個氣?”
“這個簡單,”王文鼎笑了,“咱們自己單位就有學校,提一句就能辦,如果其他區的學校,讓研究院出封介紹信,問題不大。”
趙錫武拍板:
“就這麼定了。住房、工作、上學,三樣都得給人家安排妥帖,這些人是帶著本事回來的,不能讓他們為家裡的事分心。”
他看向方言說道:
“你專心盯古籍的事,家屬安置我來牽頭,保準他們一回到京城,就能踏踏實實住下來。”
要不說,人家是院長呢,辦事兒就是快,方言笑著點頭:
“有您這話,我就放心了。”
接下來方言去了停車場,把古籍拿到,然後去了之前修復《御修醫方類聚》的大會議室。
這會兒裡面已經有好些人了。
看到方言拿著古籍來了,都熱情的和他招呼,現在都知道這是方言帶大家一起刷資歷博名聲的活動。
對方言那都是笑臉相迎。
接著陸陸續續的還在來人,學校裡的人也來了,方藥中,劉渡舟,金世元,任應秋……
方言對著趙錫武院長說道:
“咱們這麼多人,不能把單位運作搞癱瘓了吧?”
趙錫武一怔,旋即樂道:
“哈哈,你想多了……放寬心,這大攤子運轉多少年了,這種重要又不完全停擺的事兒,怎麼週轉我心裡有數。”
方言點了點頭。
等到後面,師父陸東華也到了,和他一起來的還有一些西苑醫院的醫生。
比如古籍方面專家陳科冀也在。
他們一來就到了方言這邊,詢問他今天的安排。
“待會兒先開場講話,然後分組,接下來就按照每組進行工作,大概和修復古籍的分組差不多。”方言回應到。
接下來人多起來,大家都開始互相聊天,聊起了方言這次的活動,以及上次方言在廣州中醫藥大學的做的事兒,今天他們這次規模肯定是超過廣州那邊的,而且還要把事兒做的更好。
隱隱之間已經有互相比較的意思在裡面了。
等到快到九點的時候,師父焦樹德也帶著一幫人來了,中央保健醫療中醫小組,正兒八經的太醫院人員。
這下直接給大家震驚了。
七嘴八舌的討論這:
“嚯,這幫人都來了!”
“這也是方主任的師父……”
“好傢伙,面子夠大的!”
“不光焦主任,你看他身後那幾位,”有人用胳膊肘捅了捅同伴,“秦伯未先生!王綿之先生!那可是真正的太醫院傳人,上次在中醫學會年會上,我想請教個脈診問題都沒敢上前。”
“方主任這面子也太離譜了,”一個剛從學校過來的講師咋舌,“咱們研究院請了好幾次秦老來講課,都說是‘身體不適’婉拒了,今天居然主動過來……”
“你懂什麼,”旁邊的老研究員哼了一聲,“這南洋古籍裡多少涉及宮廷醫案?太醫院那幫人手裡的秘本,說不定比咱們見的古籍還全。他們來,是給方言撐場子,也是來尋寶的!”
人群后排有人壓低聲音:“我聽說啊,上次廣州那邊編的冊子,保健組的人偷偷抄了一份帶走,這次京城版要是做得好,指不定能進首長的藏書閣呢!”
“方主任的手裡的東西可都是寶貝。”
“那咱們可得加把勁!”立刻有人接話,“不能讓廣州那幫人比下去,咱們京城的老少爺們,還能輸給南邊?”
眾人嘀嘀咕咕的,方言已經上去打招呼了。
和這幫大佬們認識了一下,焦樹德也正式介紹了方言是他徒弟這事兒。
面對這些大佬們,方言也恭恭敬敬的問好。
一時間也有些羨慕李正吉這傢伙了,這裡除了方和謙,其他都是這小子的師父,太醫院重點培養人才啊……
而在場其他人幾個人都好奇的看著方言,這個年輕人最近一年非常出名,他們也從各個渠道聽到過他的名字。
特別是李正吉,對方言的評價相當的高。
要知道李正吉已經是天才中的天才了,以前根本沒有聽過他這麼誇獎過同齡人。
簡單的寒暄過後,人員也到位的差不多了,趙錫武院長接下來開始講話。
“咳咳,”趙錫武輕輕清了清嗓子,沒有用麥克風,宏亮而清晰的聲音便帶著一種沉穩的力量感,瞬間蓋過了所有細碎的聲響。
“同志們!人都到的差不多了吧?”
他目光掃視全場,在幾位德高望重的老前輩和中央保健局的專家身上略作停留,微微頷首致意,隨後落在了站在身旁、拿著那寶貴古籍的方言身上。
“感謝大家能在第一時間響應號召,放下手頭的工作,匯聚到這裡!”趙錫武開門見山。
“諸位這份對學術的熱忱,對振興中醫的責任感,我先代表研究院,謝謝大家!”這句話說完,現場響起一陣掌聲。
“今天這個會,是個大事!一件功在當代、利在千秋的大事!”趙錫武的聲音陡然拔高:
“大家面前看到的,是我們的方主任歷經波折,從南洋的僑胞朋友手中,特別是檳城‘永春堂’林家兄妹那裡,費盡心力尋回的這批珍貴古籍!晚清嶺南溫病的醫案、川派正骨的秘傳手稿、《鄭氏跌打續命方圖說》等等,包羅永珍,價值無可估量!這不只是一本本書,這是流落海外的國粹,是我們南洋骨肉同胞智慧的結晶,是他們拳拳報國心意的體現!”
“林先生他們萬里之外,眼巴巴地把這些寶貝託付給我們,為什麼?”趙錫武自問自答:“是信任!是期望!盼著我們能把裡面的精華挖出來、傳下去、用起來!”
“這次的任務,方主任牽頭,就是要對得起這份信任,回應這份期望!”
“我可以告訴大家,這次目標很明確,在‘八一’建軍節之前,十幾天內我們要拿出一個響噹噹的成果!時間緊、任務重、意義大!”
“所以,各位能來的都是爭分奪秒來了!這份支援,研究院記下了!”
“這次專案,由方言同志全權負責統籌。他的能力,大家有目共睹,從廣州的南方熱帶山地叢林醫案整理,和我們這邊前段時間的御修醫方類聚的修復,再到與各方的談判合作,都是實打實闖出來的!廖主任親自點將,保健局的焦主任他們今天也撥冗蒞臨,這本身就是對方言同志和這次專案的最大支援!”
趙老提及焦樹德和中央保健局專家,就是點明瞭與會者的“重量級”,也再次強調了專案的高度。
“接下來的工作,不能蠻幹,我們這麼多人聚在這裡,更要講究效率。方主任在開始任務前,已經有了個成熟的框架,古籍原文的校勘、註釋是基礎,藥理分析是深化,最關鍵的是臨床適配方案的探索!這是直接服務部隊、服務南方邊疆、服務我們即將走出去的涉外中醫視窗的核心!”
趙錫武清晰地點出了工作內容。
接下來他又說到:
“具體的分組和任務分配,由方主任來宣佈。”
聽到這裡方言一怔。
什麼?這還得讓自己來露臉啊?
這時候趙錫武他對方言點了點頭。
方言知道這是領導把風頭交給自己呢。
“各方向組的組長,誰牽頭哪一塊,方主任會斟酌人選,我們要人盡其才,發揮所長!”
“最後,容我再說一點,”趙錫武環視全場,臉上露出一絲帶著競爭意味但更多是激勵的微笑,“我聽說啊,有人拿咱們這次跟廣州那邊比了?大家憋著勁兒不想輸給他們?”
臺下有人會意地笑了,氣氛活躍起來。
“有比較,有競爭,是好事!說明咱們有上進心!但我要強調的是,我們不光要比速度,更要比質量、比深度、比它最終的實際應用價值!廣州的同仁們做得好,是我們的榜樣;我們京城的力量聚在這裡,更要做出一個標杆!”
“咱們齊心協力,把這批海外國粹的價值發掘到極致!”趙錫武用力一揮手,聲音洪亮,擲地有聲,“讓它不僅是‘八一’的一份厚禮,更成為我們中醫復興路上的一座重要里程碑!做好了,往後很多年都會有人記著這事兒!”
“所以……同志們,有信心嗎?!”
此話一出,臺下陡然一靜,接著爆發出整齊而響亮的回應:
“有!”
ps:今天冇了,明天請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