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華那首《老賊》顯然是罵得狠了,這回輪到馮芳女咯咯笑了,這小郎君看著年紀不大,人畜無害,這罵起人來,當真刻薄。
而百官們也都瘋了,全是老頭,這不把我們全都罵了嗎。
眾老頭回味著那句“老而不死是為賊”,“不當人”、“添新墳”等語句,越想越氣,紛紛對劉華指責“豎子、豎子。”
少數幾個年輕的官員都是小小蝦米,人微言輕,強忍著不敢笑,生怕捱揍,老頭們的戰鬥力也是很可怕的。
這些年輕官員天天被上官老頭們呼來喝去,橫挑鼻子豎挑眼,也是欺負得狠了,早就想罵了。
今天可算是找到牛掰的語句了,嗯,這詩必須記下來,背熟了,等老貨們再欺負咱,就照著這個罵。
李榷、郭汜也是老臉通紅,還好咱哥倆不老,不過也快了。
這也不能認輸啊,還得接著罵,李榷一挑眼色,又一名文官上場,言道:“
《豎子》
豎子有皮,人而無儀。
人而無儀,不死何為!
豎子有齒,人而無止。
人而無止,不死何俟!
豎子有體,人而無禮。
人而無禮!胡不遄死!”
然後就聽見百官紛紛喝彩,這把豎子說得是一無是處,小賊讓我們去死,我們還讓你小崽子早點去死呢。
劉華也是服了,堂堂朝廷大員,一個個不思治國理政,全跑出來罵人了,也真是閒的,這他娘還叫詩詞會,這叫以文會友。
小崽子也不含糊,繼續回懟:“
《老針》
百鍊千錘一老針,
一顛一倒布上行。
眼晴長在屁股上,
只認衣冠不認人。”
許諸、典韋雖然不懂詩詞,但聽著又是眼睛又是屁股的,肯定比前面老貨那首罵得解氣,紛紛叫好。
二人粗獷的言語和哈哈聲把百官們嚇得一激靈。
又有文士不服,走上臺來,正要開口罵呢,劉華感覺無趣。
打斷說道:“諸位皆是朝廷棟樑,達官貴人,當以國事為重,如果今晚詩會是為了來辱罵我這個豎子,大可不必,小子不恥。”
得,劉華之言,把一眾官員說得也是臉紅,你們這群朝廷大員,組團來欺負人家一個十一歲孩童,國家大事還管不管了,真是閒的蛋疼,這種行為,我劉華不恥。
李榷和郭汜四目相對,都看出了雙方眼中的尷尬,也感覺這詩會太失水準了。
咱百十來個大儒,就不能在文化造詣上取勝嗎,為啥非得罵人,還罵不過人家,這要傳出去不讓人笑掉大牙嗎。
但我哥倆的場子還沒找回來呢,定要壓他一頭,詩會還得繼續,李榷紅著臉站起來。
說道:“諸位臣工,爾等皆是我大漢良才,咱們以詩會友,當比文采,怎能惡語傷人,跟潑婦罵街似的。
這樣吧,我出一題,不妨大家以《明月》為題作詞一首。嗯,今晚月亮挺圓,這才風雅,不準罵人啊。”
剛才走上臺的那個憤怒的老頭,聽說不讓罵人了,怒氣難消。
這老頭抬頭看看窗外大月亮,又低頭屁顛得退回去了,寫詞啊,還得寫月亮,那不是我強項,還是你們上吧。
百官搖頭晃腦都在構思詞句,混亂的現場頃刻安靜下來。大家別管是站在哪方陣營吧,反正都想揚名,陛下和百官都在呢,這要出一首好詞,那還不得起飛。
而劉華兩眼放光,這古詩詞寫明月的可多了去了,給你們來個猛的。
於是喊道:“筆來、墨來。”又是把百官驚得一批,小崽子別一驚一乍的好嗎,你瞎嚷嚷什麼,難道你才思這麼敏捷嗎。
劉華提起筆剛要寫,但想起自已那狗爬的字,完全於自已光輝的形象不符,還是找個搶手吧,於是喊道:“鍾繇,我誦讀,你代筆。”
鍾繇之名也算是入了陛下和百官們的耳朵,揚名了。
這廝還感覺不夠,不停給小主眨眼睛,意思是小主你一會多喊兩句鍾繇啊,不然人們記不住。
鍾繇樂哈哈得跑上臺去,撩撩秀髮,很是騷包,左手開啟摺扇,右手開始揮毫潑墨,看得一眾歌女舞姬,眼睛發直,真帥。
劉華哪能猜不到鍾繇心思,於是吟誦道:“煙雨樓,漢,劉華詩,鍾繇代筆。
百官們驚得噴出口中茶水,都對這對主僕不恥,你們還能這麼玩,作者只能有一個好吧,怎麼還有個代筆,就沒見過你們這樣的。
鍾繇確更精神了,仰著腦袋四處曬臉,我我,我就是鍾繇,大家都看清楚了。
劉華不理眾人反應,繼續:“
明月幾時有?把酒問青天。不知天上宮闕,今夕是何年。
我欲乘風歸去,又恐瓊樓玉宇,高處不勝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間。
轉朱閣,低綺戶,照無眠。不應有恨,何事長向別時圓?
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晴圓缺,此事古難全。但願人長久,千里共嬋娟。”
一詞作罷,四顧無言,煙雨樓內落針可聞,百官們還沉浸在詩詞的意境中,久久無法自拔,此詞意境之高,當屬傳世經典,定會流傳千古。
等百官回過神來,紛紛扔掉手中紙筆,這還比個屁啊,寫不出來了,聽完人家的月亮,我們家的那就是星星,
不,就是個螢火蟲,螢火怎能與皓月爭輝,比不過,根本比不過。
臺上李榷、郭汜雖然是武將,也知道這首詞是絕世佳作,再看百官們那一幅幅死了爹的樣子,就知道,這場子是找不回來了。
郭汜狡辯道:“詞曲不分家,既然是詞,那就能譜曲,烏亭侯,譜不出曲子,唱不出來,那這隻能算是一首半詞,嗯,沒啥大用。”
劉華依舊風輕雲淡,姥姥的,找理由是吧,那就徹底把你們懟到孃家去。
劉華大呼:“琴來。”
侍女趕緊送來一把古琴,小崽子試了試音色,嗯,湊合用吧,穿越好幾年了,空閒之餘也跟姓蔡的娘們學過兩天琴。
後世《明月幾時有》這首歌曲紅遍大江南北,劉華也是會彈的,輕撫琴絃,一曲絕世妙音從指尖緩緩流出。
其聲悠揚婉轉,似山間清泉,潺潺流淌;又似林間微風,輕柔拂過。
隨著琴音,劉華啟唇吟唱:“明月幾時有?把酒問青天。不知天上宮闕,今夕是何年……”
那歌聲清澈純淨,如黃鶯出谷,初露鋒芒卻又飽含深情。
每一個音符、每一句歌詞,都被他演繹得絲絲入扣。
全新的曲風,融合了傳統雅韻與少年的靈動。在劉華的演繹下,古老的詞句彷彿被賦予了新的生命。
驚豔了煙雨樓一眾頂級大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