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 111 章 涼州捷報入長安

在李靖指令發出之際,五百少年特種兵動了。

薛仁貴和蘇定方一馬當先,利用楚天教給他們的訓練技巧。

戰場上靈活的配合著少年特種兵,不斷的收割著吐谷渾的殘兵敗將。

半年多的時訓練,終於在今天有了用武之地。這些人平均年紀,都不超過十五歲,但是展現出來的,更像是身經百戰得老兵。

半個時辰不到,兩千左右的吐谷渾殘兵,被怡殺殆盡。

在解決完這些吐谷渾的人之後,薛仁貴他們凌厲的目光,又盯住了契苾何力他們。

只要李靖指令發出,他們會毫不猶豫的把這些剩下的人,擊殺在當場。

正所謂慈不掌兵,義不掌財。

李靖知道,戰場上不是你死就是我亡。他可以勇猛,也可以武斷,但不能對敵人心懷仁慈。

“你們呢?降是不降?”

執失思力和契苾何力止不住的顫抖,甚至他們身後的一千多本部落突厥兵,已經很自覺的,把手中的武器丟在地上。

“太可怕了!這殺兩千多頭豬,也不可能在半個時辰之內殺完吧!”

“契苾何力,咱們,還是投降吧!不為了自己,也該為部落的老少求個活命的機會。”

契苾何力沉思良久,終於低下他那草原狼王般的頭顱,直挺挺的的跪在李靖面前,手按在前胸,沉聲道:“我契苾何力,願率鐵勒部,臣服大唐。”

執失思力也單膝跪地“我執失思力,願率執失部歸降大唐。”

“很好,這是你們這輩子,做的最明智的選擇。”李靖收刀入鞘,臉上的陰霾散去,大手一揮道:“入城。”

松州。

兩三個月前,祿東贊前腳剛走,虯髯客就帶著清風寨的部分兄弟和火藥,緊隨其後的到了松州城。

吐蕃這邊,在祿東贊沒有得到大唐的答覆之前,並沒有對松州發起攻擊。

祿東贊回來之後,對十三歲的松贊干布說了大唐的強硬態度,松贊干布勃然大怒。

“大唐欺人太甚,兩國交戰,尚且不殺使者。桑布扎不過是說了幾句實話,就被當庭斬殺,他大唐是想和我吐蕃開戰嗎?”

祿東贊對著松贊干布施了一禮。

“贊普,算算日子,突厥和吐谷渾聯軍,已經在攻打涼州城了,我吐蕃也不能什麼都不做。

依臣所知,那松州守將韓威,有勇無謀,且守城士兵僅萬餘。我吐蕃今有二十萬兵馬,陳於松州城外,拿下此城,不用費什麼勁。”

松贊干布雖然年紀輕輕,但是剛一即位,就平定了吐蕃內亂。

並效仿大唐的各種制度,在吐蕃內部,進行一系列的政治制度改革。

比如廢舊部落,效仿大唐的府兵制。效仿唐律來制定吐蕃得法律法規。效仿大唐的均田制,制定了吐蕃的土地分配製度和賦稅制度等。

所以,松贊干布是一個有謀略,有大志向,更是有勇氣的一個吐蕃王。

而大相祿東贊說的這些,剛好符合他想試探大唐,並對大唐用兵的想法。

“大相,大唐如此辱我吐蕃,此仇不能不報。你傳令下去,拿下松州城,我倒要看看,他李二會做何想?”

半個月後,駐守在松州城外三十里的吐蕃大營內。

大將欽陵贊卓,收到了他父親祿東讚的來信。

“欽陵,贊普有令,拿下松州城…”

次日,欽陵贊卓點齊兵馬,浩浩蕩蕩的向松州城發起了攻城戰。

只是,他意想不到的是,他父親祿東贊明明說那守將韓威有勇有謀,只要略施小計,就可引得韓威出城搏殺的。

而當他到達松州城下的時候,那韓威不但堅守不出,反而從松州城牆上丟下一堆陶瓷罐罐,使他損失慘重。

欽陵贊卓只得退回大營,將他這裡得到情況,以最快的速度,送回吐蕃王城。

不是他不敢繼續打,只是唐軍這種不知名的陶瓷罐罐,威力實在太大。幾個照面,就讓他折了兩三萬人馬。

如果虯髯客知道的話,他估計想笑。

“這小子也忒膽小了吧!老子帶的火藥都用的都超過三分之一了,你再攻幾次,我就要跑路了。”

而欽陵贊卓不知道的是,他這一次的小心謹慎,會把吐蕃帶入深淵。

因為他這一來一回,訊息傳達的時間,最快都要一個月左右。

而王玄策和李泰他們,將會帶著更大的殺器,支援松州城。

長安。

八月的長安,桂花飄香十里。盛夏的尾巴,已經悄悄褪去,氣溫變得清涼起來。

街上,人潮洶湧,小攤小販的叫賣聲,不絕於耳。

噠噠噠

急促的馬蹄聲,由遠而近。

一個揹著包裹,背上插著一面紅色小旗的驛兵,騎著馬,入了長安城。

“快讓開,涼州八百里加急…”

“涼州八百里加急…”

守城計程車兵,聽到是八百里加急,直接放行。

路上的行人,看到這急匆匆的馬,飛奔而來,紛紛朝兩邊閃去。

他們不知道發生什麼事,就簇擁著議論起來。

“哎,發生什麼事了?”

“不清楚,聽說是涼州得八百里加急。”

“難道是打勝仗了?不過這也太快了吧?李將軍他們才五月中下旬從長安出發的。”

“是捷報,你們沒看到那人背上插著紅色的旗幟嗎?只有傳捷報的,才會插上那個旗。”

一個懂得其中道道的行人,很是肯定的說出了真相。

使得這些個長安城百姓,頓時喜上眉梢。

“走走走,今天某請客,去醉仙樓。”

“還是我請大夥吧!我家大郎這次也隨軍出征了,這打了勝仗,自是要慶祝一番。”

“哦~原來是英雄家屬啊!那更不能讓你破費了。”

驛兵縱馬疾馳在長安城內,一直進了承天門。

此時,太極殿內還沒下早朝。

李二正和群臣正討論著大唐學府的事。

一個侍衛,急步的走進太極殿。

“陛下,涼州八百里加急,驛兵已在殿外等候。”

“哦~快傳。”

驛兵被傳進太極殿,恭敬的對李二一拜。

“陛下,這是捷報。”

大牛急忙從驛兵手裡接過捷報,快步的呈給李二。

李二讓驛兵下去歇息之後,開啟了李靖發來的捷報。

哈哈哈…

李二看過捷報之後,龍顏大悅。他從龍椅上站了起來,看向群臣道:

“諸位愛卿,涼州大捷,殲敵二十七萬餘。

頡利逃回定襄城,吐谷渾單于慕容伏允、阿史那社爾、慕容順身亡。鐵勒部的契苾何力、執失部的執失思力率領部落歸降我大唐。”

群臣聽後,也是高興得緊,紛紛對著李二躬身一拜:

“臣等恭賀陛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