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67章 神秘來信,準備炒茶!

下山總是比上山難,諾諾很快就走不動了。

陳路直接把她扛在肩頭。

“諾諾抓好了,可別掉下來。”

兩手提著竹筐,身後跟著大白。

諾諾一指遠方:“回家咯!”

一路上陽光正好,諾諾哼唱著動畫片的主題曲。

剛進家門,狐媽聽到響動迎了出來,嘴裡叼著個紙袋。

“嗯?這是什麼?”

陳路伸出手,狐媽把紙袋放到他手上,滿臉期待地看著它,大尾巴輕輕擺動。

滿臉都寫著快誇我,快誇我,要獎勵,要獎勵!

陳路有些哭笑不得。

你是狐狸啊喂。

又不是狗。

自己這是把狐狸養成狗了?

沒想理它,抬頭就往家裡走。

狐媽不依不饒,輕輕咬住他一條褲腿。

不給獎勵不許走!

大白不甘示弱,咬住他另一條褲腿。

雖然不知道為啥咬,反正媽媽咬了我也要咬。

不能落後呀。

這下陳路是走不動了,什麼叫舉步維艱啊?

身後拽著兩隻狐狸呢,想走都難。

“好好好,我去給你們切肉,先鬆開我好不好?”

一聽這話,兩隻狐狸齊齊鬆口,乖巧地蹲在一旁。

跟剛才的無賴模樣判若兩狐。

還以為它們真能聽懂人話呢。

放下竹筐和諾諾,切了一塊鮮肉裝進盆裡,端到院子裡。

“快吃吧,兩個小饞鬼。”

小獼猴跟三隻小狐狸已經打成一片了。

字面意義上的打成一片。

小獼猴抱著小白,直接掛在了上面。

而小白一臉的不情願。

看來小猴子只是需要個東西掛著,是人還是動物無所謂。

陳路倒是有些慶幸,不用整天抱著小獼猴了。

要不改天做個猴子爬架?

光這樣不是個事兒啊。

看給小獼猴急的,都掛人家小白身上去了。

兩隻狐狸的表現給觀眾們萌了一臉。

【一回家就有狐媽迎接,主播這待遇可以啊。】

【不是一家人,不進一家門啊,銀狐這嘴饞原來是祖傳的。】

【不知道為啥咬,跟著做就對了!】

【哈哈哈,這也算是種甜蜜的煩惱吧。】

【對了主播,是不是該表演古法炒茶了?】

陳路笑著說道:“一會就炒,我先看看紙袋裡是什麼。”

諾諾踮起腳,想看看紙袋裡的東西。

小朋友的好奇心總是很強烈。

特別是對裝在封閉空間裡的東西,有一種拆盲盒的感覺。

會有人不喜歡拆盲盒嗎?

不會吧。

陳路把諾諾抱起來,讓她坐在自己腿上。

“我們一起拆。”

諾諾點頭:“好哦。”

知道這個地址的沒幾個,他也好奇裡面是什麼。

拆開紙袋,裡面是一封信,附帶了幾張明信片。

“嗯,是爺爺奶奶寄來的。”

看到信的一瞬間他就已經猜到了。

這年頭誰還寄信啊,手機上發個訊息就行。

也就是陳爸不喜歡用手機,說那東西冷冰冰的一點溫度都沒有。

才會在寄明信片的同時寄來封信。

“讓窩康康!”

陳爸陳媽很寵諾諾,每次見面都會買一大堆好吃的。

許久沒見了,諾諾很想他們。

“見字如面,諾諾你好,我們在那威。。。”

一諾皺著眉頭,讀的磕磕絆絆。

“是挪威啦。”

陳路笑著拿過信。

諾諾說話還算利索,但認的字不算多。

諾這個字就是前段時間剛學會的。

挪威念成那威,是很多小朋友的通病。

碰到不認識的就唸一半。

漢字念半邊嘛,基本不會出錯的。

“爸爸快告訴窩,爺爺奶奶說了什麼?窩超想知道!”

不用說,諾諾的好奇已經寫在臉上了。

陳路展開信件,一點點讀給她聽。

大概是說一路上的旅行見聞,風土人情,問他們父女倆近況如何。

聽得一諾眼睛發亮。

“諾諾也想去環球旅行嗎?”

一諾使勁點了點頭,又搖了搖頭。

“爸爸去,窩才去,窩要跟爸爸在一起。”

陳路戳了戳她的額頭:“你個小機靈鬼。”

【諾諾真的超級可愛呀,越來越喜歡她了。】

【這才是父親的小棉襖啊,我家那個簡直是小炸彈,一點就著的那種。】

【陳哥諾諾賣嗎,多少錢都行!】

【原來主播的父母在環球旅行?有錢人啊。】

【肯定不差錢啊,要不主播為什麼不用上班?】

至於那幾張明信片,就是在各個國家拍攝的照片了。

老兩口站在凱旋門下,戴著墨鏡,像極了美劇裡酷酷的老頭老太太。

一艘豪華遊輪,兩人悠閒地躺在躺椅上,背景是在甲板上擁吻的外國情侶。

陳媽對著鏡頭比出剪刀手,後面是金字塔群和獅身人面像。

還有很多,陳路一一看了過去。

老兩口的身體不錯,感情也非常好。

雖然有拌嘴,有爭吵,還是一路陪伴走了下來。

相比年輕人,老一輩的愛情確實更讓人羨慕啊。

陳路這麼想著。

“爸爸,你是不是想媽媽了?”

諾諾察覺了他的情緒,伸出小手摸著他的額頭:“爸爸不哭,諾諾在呢!”

陳路的難過瞬間煙消雲散。

他忍不住笑了出來,把諾諾摟緊懷裡揉著她的臉。

“你個小傢伙,誰說爸爸哭了?”

“嘿嘿,爸爸笑了就好。”

“我們一會給爺爺奶奶寫封回信吧,告訴他們諾諾過得怎麼樣。”

“好哦。”

既然老爺子寫信來了,那就回一封信吧。

顯得鄭重一點。

要是不鹹不淡的發個訊息,指不定還得挨卷。

不過要先做飯吃飯,然後把茶炒出來。

中午飯用了曬乾的松茸,做出來的湯也是很鮮的,並不比新鮮的松茸差多少。

吃完飯之後,陳路準備炒茶。

【終於要炒茶了嗎,我期待好久了。】

【聽說炒茶師傅的手都很耐高溫,不知道是不是真的。】

【肯定是真的啊,你看廚師的手,也是很耐高溫的。】

陳路把石桌上的茶葉拿到廚房。

“茶青摘下來後,要先讓它失去一些水分,這個過程叫萎凋。”

捏起一片茶葉對準鏡頭。

茶葉依舊青綠,明顯不如剛摘下來那般水潤。

“剛才晾曬了一會,這個狀態就可以開炒了。”

“如果是紅茶,炒之前還要經過發酵的過程,讓茶青和空氣接觸發生氧化,也就是茶葉的渥紅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