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頭都是提前準備好的。
每架投石車都配備了三個人。
一人負責觀望,兩人負責操作投石車。
嗖!嗖!嗖!
隨著一塊塊巨石從天而降,匈奴大軍頓時就被打的七零八落。
靠著懸崖壁走就沒事了嗎?
不盡然。
在郭達的號令下,埋伏的定北軍調整方向,相互擊打對方的位置。
雖然仍舊有一些人能逃脫。
可畢竟人太多。
從山上扔下來的石頭,沒有空的。
發發命中。
後面,是葉芸帶領的“大軍”苦苦追擊。
每一輪射擊,都會有幾百人倒下。
呼延志勇也沒有更好的辦法,只能用人海戰術,讓盾牌手去拼死抵擋,為他們爭取生機。
好在雙關山的通道並不算長,在多方掩護下,呼延志勇等人“順利”突圍出去。
但他並沒有停歇。
一直逃出雙關山五里之外,見不到追兵了,才敢停頓休整。
再清點人數,呼延志勇都快哭了。
帶來十五萬人,現在僅剩下三萬多人了。
大敗。
關鍵是連鄴城的城門都沒有見到,甚至還未傷敵兵一分一毫。
己方竟然折損了大半之多。
這若傳出去,他這個右賢王也別當了。
單單是匈奴各個部落的首領,就能把他噴死。
咋辦?
呼延志勇一籌莫展。
“王,咱們還是撤回匈奴吧。”
宋承德又站出來提議道:“如今僅剩下三萬多人,萬一葉芸帶著定北軍攻過來。”
“他們手中有連弩,咱們連抵抗的餘地都沒有。”
“留得青山在不愁沒柴燒,只有返回匈奴,休整幾年,再重整旗鼓,一雪前恥了。”
“報。”
還不等呼延志勇答話呢,就用手下過來彙報。
“王,外面來了一人,自稱是定北軍的軍師單熊傑,想要面見我王。”
“他來幹什麼?”
呼延志勇皺起了眉頭,“莫非是想嘲笑本王?”
“來人,把他的腦袋擰下來,送給葉芸。”
“讓她看看,這就是奚落本王的下場。”
“王,不可啊。”
宋承德急忙阻攔,“王,莫非你忘記了,兩軍交戰,不斬來使。”
“這單熊傑過來,八成是要講和的。”
“咱們且聽聽他的條件吧。”
“講和?”
呼延志勇悶聲道:“怎麼講和?讓我們匈奴割地賠償嗎?”
“我告訴你,休想。”
“本王就算是死,也絕對不會割讓匈奴的土地。”
“王,先聽聽唄。”
宋承德繼續勸說:“有了使者的緩和,也能讓我們收攏不少軍隊。”
“至少在這段時間,葉芸是不會帶著將領來攻打我們。”
“好吧。”
呼延志勇點點頭。
不多時,單熊傑就被帶到了臨時搭建的帳篷。
“單熊傑,你可是敵軍的軍師。”
呼延志勇冷漠道:“現在來我軍當中,就不怕本王把你砍了嗎?”
“我是使者。”
單熊傑傲然道:“兩軍交戰不斬來使。”
“你若敢犯,我相信,葉將軍的大軍絕對能踏平你匈奴。”
“甚至你連回匈奴的資格都沒有。”
“你!”
呼延志勇被噎的一滯。
打了敗仗,還真是連說話的底氣都不足了。
只能淡漠的問,“說說吧,你作為使者,來見本王所為何事?”
“講和。”
單熊傑道。
“講和?”
呼延志勇問,“你打算如何講和?”
“割讓多少城池給我們匈奴?以及賠償多少歲貢?”
“呵呵,呼延志勇,你還真敢說啊。”
單熊傑冷笑一聲,“都到這個時候,你竟然還想著割讓我們大允王朝的土地,竟還想著讓我們賠償。”
“你怎麼好意思說出來的?”
“王,先聽聽單熊傑要說什麼吧。”
宋承德急忙接過話題道:“單熊傑,既然講和,總得有條件吧?”
“不然我們不介意讓匈奴大軍踏平鄴城。”
“那你們去踏吧。”
單熊傑傲然道:“別說是踏平鄴城了,你們能衝過雙關山,就算我們大允王朝戰敗了。”
“關鍵是,你們敢嗎?”
“行了,不扯這些有的沒的。”
呼延志勇知道,這個時候想要表現出兇狠,對單熊傑根本沒有殺傷力。
這便是打敗仗的代價。
若是匈奴有勝利的希望,還能好好討價還價一番。
眼下,只能儘量少賠償一些。
“單熊傑,說說你的來意吧?”
“第一,匈奴撤兵,我們葉將軍保證不會追擊。”
單熊傑按照姜帆的要求,開始一條條的訴說。
“第二,每年匈奴都要向我們大允王朝朝貢。”
“至於朝貢多少,就看你們匈奴人的心意了。”
“不過我們葉將軍可是說了,若是朝貢的東西讓我們陛下不滿意,我們陛下不介意親征,讓匈奴徹底消失在歷史的舞臺上。”
“第三,我們大允王朝打算在鄴城建立商貿城。”
“商貿城?”
前兩個呼延志勇都沒有意見。
他也想休戰。
等把投石車還有連弩的製造方法搞到手,或者是找到破解之法,再進攻大允王朝。
倒是第三個,讓呼延志勇有些摸不著頭腦。
“不錯,就是商貿城。”
單熊傑說:“你們匈奴之所以不斷侵犯我們大允王朝的邊境,不就是因為居住的環境不太適合種植糧食,缺衣少食嗎?”
“但,若是在鄴城能夠買到這些東西,你們還會大動干戈的出兵嗎?”
“我們會賣給你們布匹,絲綢,糧食等等。”
“但凡你們所需,我們都能提供。”
“同理,你們也應該提供我們大允王朝所需的東西。”
“比如牛羊,馬匹。”
“讓鄴城成為我們互通有無的存在。”
“……”
單熊傑講了很多。
像什麼傳遞文化知識,教他們種植莊稼,織布等等。
聽的呼延志勇雙眼放光。
這是戰敗的賠償嗎?
不!
這簡直就是大允王朝上趕著送好處啊。
若這件事情真的能成。
匈奴以後就不會再有餓死凍死的人了。
呼延志勇當下就答應下來。
整頓隊伍,返回匈奴。
跟匈奴單于商量之後,派使者去大允王朝商談具體細節。
這一戰的訊息也傳到了京城。
陛下得知真相,對姜帆讚不絕口。
立刻傳旨賜婚。
姜帆也沒有厚此薄彼。
趁著有聖旨在,連同許馨悅,尹月華一起娶了,大辦特辦一番。
從此,鄴城便成了姜帆的安樂地。
想經商,你要給我交稅。
而匈奴也在大允王朝文化輸出中慢慢被蠶食,同化,成為大允王朝的一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