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到港島的第三天,就是全球首映式那一天。
之前皇朝跟華納的合作已經簽署,儘管還處於草簽的性質,雙方都需要一次合作成功的經驗才會最終落實正式的戰略合作伙伴關係。
但這一部影片的海外發行,已經交給了以伯維爾出面建制起來的海外營銷團隊。
因此,全球各地的公映局面已經形成,基於皇朝原有海外院線渠道為基礎的上映規模正在一步步構建當中。
若是《醉拳》上線後的票房有突出表現,就會有更多的院線加入到放映當中來。
相比在內地幾乎沒有更多業內操作的路演形式,今天的首映禮可謂是皇朝娛樂的一次大舉動。
不僅邀請了超過大半的武行同道從業者參加,還把各路明星請來了好多。
尤其是名氣最響的四大天王,齊齊出現在首映式的紅毯之上,一下子就把這次活動的逼格拉的滿滿的。
當然更多的圍觀民眾出現,還是得益於之前路演效果的影響,包括各家店電影院的門前售票處,迎來了一時間的購票長隊。
首映時的現場效果也出奇的好,不僅笑聲不斷,對打戲裡的精彩鏡頭的驚呼聲也不絕於耳。
頻率極高的爆笑和失聲尖叫,跟在路演時的場面都差不多,不同的只是電影原音改為了粵語。
影片結束後,同樣的是全場起立鼓掌,讓主創團隊感到極有面子的是,陳龍大哥的首先登臺給予了高度讚揚。
因為這部電影多多少少帶著陳龍式表演風格的影子,但早在開拍之前,它的宣傳語就是對他的模仿和致敬,對這位港島功夫電影的先驅表達了足夠的尊重。
不過,陳龍也在現場直言不諱的道出了跟自己影片的不同:“動作戲裡沒有花架子,更很少見到刻意的模仿,尤其是動作場面的極致程度,就是我也感到了吃驚跟動容,招招見血、刀刀見肉的真功夫展示,讓我們的龍國功夫徹底擺脫了花拳繡腿的符號!再就是黃飛鴻小媽的人物設定簡直絕了,你可以當她的表演風格很無厘頭,但效果出奇的好,一下子把這個角色的性格特點詮釋得非常充分、透徹,並不比黃飛鴻的人氣低......”
他的發言並不是事先的安排,而是他自己跑上臺表達的,可以看得出來,大哥對功夫電影的後繼有人,內心是激動的,乃至有些語無倫次。
更令人欣慰的是,他幾乎全面推翻了市井關於模仿他的風格電影的傳言,更一針見血的說出來,此片讓他來拍攝,難度很高的動作只會是大打折扣。
他甚至當場就給觀眾們展示了方源在影片裡的一個飛踢工作,相比給人印象深刻的那個角色人物啞巴殺手的四連踢,這個飛踢是身體飛行過程中的空中走步。
世界賽場的跳遠比賽都看過吧,職業運動員可以在空中走三步,而方源卻可以走五步,且是基本上沒有助跑的前提下做出來的。
陳龍還加重語氣提醒大家,他能作證這組動作是沒有特效輔助的,很有可能也沒有預先設計,而是方源臨場的發揮。
關於這一點,現場主持很敏銳地把話筒遞向了坐在觀眾席頭一排的王承繼。
王導站起身接過話筒,“是的,阿源當時是現場的即興,而且那組鏡頭沒有一秒鐘的剪接,而是一鏡到底的拍攝方式!”
陳龍在臺上攤手聳肩:“大家理解我為什麼忍不住首先跳出來搶戲了吧?尤其對我們這樣的武行演員來說,阿源的功夫表演是駭人聽聞的,一些其他電影裡常見到的動作,別人是藉助了威亞的排程,而他做出來的是貨真價實的真功夫!還有家梁哥在火車地步的蹲身打鬥場面,據說也是一鏡到底的拍攝,我們普通人都試試看自己能蹲著身子完成幾個技術動作?”
王導也緊接著說道:“那組動作下來,家梁哥休息了三天,他可是六十歲的老人了,功夫再好也擋不住身體各機能的衰退,但老人家一句怨言沒有,敬業精神和紮實的基本功,讓我們這些在現場的人,看回放時都落了淚!”
陳龍感嘆:“僅就這些,《醉拳》的品質就算得上良心之作,別人都在說我拍起戲來很拼命,但相比他們,我的那點付出又算什麼,試問如今的演員,有誰敢赤手空拳的爬過超過500℃的碳池,鍊鐵車間的碳池溫度可以幾分鐘內融化一個大活人的......”
他一口氣在臺上說了很多,明顯是激情所至,有感而發。
說到激動處他甚至眼噙熱淚,一度哽咽,當時的場面令人動容。
這組鏡頭事後在網路上被廣泛傳播,善於捕捉機會的宣傳單位,在徵得他本人同意後,把這一段激情演講似的點評畫面,編輯進了海外宣傳畫面。
這樣的宣傳方式還是很成功的,因為目前在海外市場,華人裡最有名氣的只有黎小龍和陳龍。
由他現身說法式的影評,無疑會比其他國家和地區要管用得多。
再就是他才是喜劇功夫電影的鼻祖,說出來的話也更容易令人信服。
這種效果在首映式當天的票房上就體現了出來,在北美第一天就拿下了將近900萬美刀的成績。
要知道對於當地來說,《醉拳》只是引入的“泊來片”,換算成龍元足有6000多萬,跟之前所有的華語電影相比,短短一天就形成了碾壓式的巨大優勢。
即使陳龍在海外最高票房的作品,當年也不過接近了500萬而已。
況且該片的映後評分神奇的居高不在,在爛番茄足有8.2的高分,同樣也是華語片裡的絕對高分值。
與此類似的是,《醉拳》在內地的票房更是驚人的恐怖,首映當日3.32億龍元的票房,驚掉了業內所有人的下巴。
換算成美刀可是4700多萬美刀,不敢說是內地市場的單日票房榜冠軍,但起碼是前三名的排位。
在港島的單日票房也達到了900多萬港元,是除了有限的幾部好萊塢大片之後的單日最高國產片票房。
至於其他國家和地區,由於都是一週一統計,況且並不在重點宣傳範圍,不僅關注度低,甚至沒被兩家公司納入即時統計資料。
這幾組資料裡頭要明白的一點是,僅僅是內地首映日的票房,就幾乎讓這部電影的投資全部收回來了。
或者等於說是,今後還有一個月的票房都是白賺的。
可想而知,統共才投入了一億多的龍吟和皇朝,資料拿到手的感受如何可想而知。
但這還不是最恐怖的,第二天的票房不僅不見降低,反而出現了暴漲的趨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