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 113章 漫長旅途 1

此時已經有手腳麻利的人爬上了一棵大樹,現在天空開始隱隱泛白,只是就算是爬上了大樹,卻也是一無所獲,這裡位於哈爾濱與牡丹江的交界處,距離事發地點起碼數十公里,又怎麼可能看到什麼?最後只好悻悻地回到了火堆旁。

此時那個被於林安排分東西的大漢輕輕拍了一下雙手,大聲說:“之前那位活神仙臨飛走前說的話,我想咱們有不少人都聽到了,剛才我就在想,是不是那位活神仙把咱們救出來之後,又回去施展神通毀掉了那個魔窟?”

聽到他的話,不少人都議論起來:“大勇哥說的不錯,否則那位活神仙也不會叮囑我們,最近不要回到哈爾濱附近了。”

其他的人聽後也都連連點頭,如今社會普通老百姓大都有些迷信,尤其是在東北這邊,保家仙、出馬仙的傳說深入人心,胡、黃、白、柳、灰五大仙更是家喻戶曉,如今大夥兒親眼目睹了一位能夠御空飛行的活神仙,又怎麼敢違揹他老人家的旨意?

於是接下來大家就商量起來日後的出路了。

此時眾人心目中的活神仙已經駕馭著飛劍直接向著北方疾馳而去,他剛才已經給自已定下了下一個目標,那就是北蘇的糧倉-烏克蘭,其實按照時間來推算,如今的烏克蘭全境應該基本已經全部淪陷到了德意志的小鬍子手裡了。

根據後世記載德意志納粹是一九四一年六月二十二日凌晨,撕毀了《蘇德互不侵犯條約》,發動了“巴巴羅薩行動”,全面發起了對北蘇的進攻。

德意志南方集體軍首當其衝的目標就是佔領烏克蘭,這一戰略目標的實現意味著多重含義--消滅北蘇最為龐大的重兵集團西南方面軍、奪取北蘇重要的農產品基地和工業基地,以及開啟前往高加索油田區的通道。

在一九四一年七月至九月,德意志南方集團軍群取得了烏曼保衛戰、基輔合圍戰等重大戰役的勝利,消滅了大量北蘇有生力量的同時也佔領了烏克蘭的大片土地。

德意志南方集團軍群之所以能夠在這麼短時間內取得了如此戰績,除了本身的實力之外,還有一個極其重要的原因,那就是烏克蘭當地人民的支援和配合。

不錯,大家都沒有看錯,就是烏克蘭當地尤其是西烏克蘭人民的支援和配合。

歷史都是勝利者書寫的,這一點絕對毋庸置疑,因此許多真實的歷史就被勝利者掩蓋在了歷史的塵埃中。

其實烏克蘭、尤其是西烏克蘭的人民對於北蘇政權已經是恨到了骨子裡了,事情的源頭還要追溯到三十年代,北蘇政府的大首領Sdl為了推進國家的工業化,大量出口農牧產品,換取外匯購買工業化裝置,而盛產糧食和肉類的烏克蘭首當其衝,被北蘇政府收走了大量的糧食和肉類,不錯,是收走不是收購。

為了達到自已的目的,Sdl推行了集體化公社的農村運營方式,要求農民只能留夠口糧,其餘的糧食全部上交。

為了獲取更多的糧食換取外匯,Sdl要求農民加大上交力度,他認為一部分人少吃一點、甚至吃不飽都沒有問題。

這一政策徹底激怒了烏克蘭的農民,引起了農民們的反抗,於是Sdl用一頂國家叛徒的帽子扣在了烏克蘭這些農民的頭上,有八萬烏克蘭農民被以這個罪名抓捕,其中的絕大部分人都被殺死,也正是因此在烏克蘭農民的心裡埋下了仇恨的種子。

一九三二年北蘇境內出現災荒,Sdl命令烏克蘭籌集糧食優先供應俄羅斯境內的饑荒,烏克蘭農民的糧食被全部搶走,甚至連種子也沒有給留下。

烏克蘭農民沒有飯吃,為了活命想要逃荒,可是北蘇政府卻實行內部護照制度(類似於介紹信),只有擁有內部護照的人才可以在國內流動,沒有這種內部護照,農民就算是出村子也屬於違法。

可是北蘇政府基本上都沒有給烏克蘭農民發放內部護照,這等於北蘇當局切斷了烏克蘭農民最後的生路,走投無路的烏克蘭農民甚至出現了易子而食的慘劇。

就在這場大饑荒中,烏克蘭人死亡了四五百萬人,對於一個只有不到三千萬人口的民族,這樣的死亡率幾乎可以和亡國滅種相聯絡了。

烏克蘭人當然把這筆賬記在了俄羅斯人的頭上,由於北蘇政府的存在,烏克蘭人敢怒不敢言,只能把仇恨牢牢記在心裡,直到德意志正式大舉入侵北蘇,烏克蘭人意識到自已反擊的機會到了,他們夾道歡迎德意志人,並且主動要求加入德意志納粹軍隊對付俄羅斯人,這些烏克蘭人被編入加利西亞師,與德意志納粹並肩作戰,甚至在面對北蘇政府軍時,加利西亞師的戰士們作戰兇猛、無畏生死,給北蘇政府軍造成了極大的傷亡。

就算是二戰後期德意志納粹江河日下的時候,還有許多烏克蘭游擊隊四處打擊北蘇政府軍,給北蘇的軍事行動帶來了很大的困擾,即使是後來北蘇政府軍徹底收復了烏克蘭全境,而當地農民對北蘇政府依舊是抱有相當的牴觸情緒,於是一九九一年八月二十四日烏克蘭政府發表獨立宣言,正式宣佈脫離北蘇政府獨立。

於林一邊駕馭著飛劍一邊暗自感慨,雖然說一個國家的發展,肯定要根據實際情況制定合理的發展規劃,這其中也一定會有所側重,但是凡事都要有一個度,一旦超過了這個度,恐怕事情的性質就變了。

對於烏克蘭人和俄羅斯人的恩怨情仇,於林並不關心,他現在需要的是彌補自已在糧食上的巨大缺口。

明年豫省由於蝗災和水災爆發的大饑荒,按照歷史軌跡的話,受災群眾超過三千萬人,三百多萬死於飢餓。

既然自已已經到了這個時代,總不能漠視天災人禍而袖手旁觀,多少也要盡一點微薄之力,自已也不可能救濟地過來那麼多的人,按照每人兩百斤救命糧來算,三千萬人就是六十億斤、三百萬噸。

這個數字絕對要嚇退絕大多數的人了,即使自已清理了不少櫻花人在東北的儲備糧庫,雖然沒有進行過仔細清點,但是現在手裡的糧食也不到一百萬噸,要知道這可是櫻花人從佔領東三省之後、就開始為了南下而歷經多年才準備的這些東西。

當然了並不是指櫻花人每年都是隻存不出,像糧食作為戰備物資的話最多也就是儲存兩年,就需要進行處理、替換,櫻花人根本就不需要處理,前線數十萬大軍每天消耗的糧食就是一個天文數字。

其實按照櫻花人一九三一年制定的陸軍官方伙食標準,一個士兵每天伙食包括大米六百四十克、麵粉二百克、肉罐頭一百五十克、乾菜和鹹菜一百五十克、醬油二十克、糖十五克、鹽十二克,還有三克茶葉。

簡單一點兒來計算,以十萬士兵為例,每天光是糧食一項就需要八十四噸、一年需要三十多萬噸,而自從大規模發動侵華戰爭以後,櫻花人在華的兵力一直超過了一百萬,也就是說每年櫻花人光是糧食一項就必須準備三百多萬噸。

按照於林自已的計劃,三千多萬人就按每人兩百斤救命糧計算,也需要準備櫻花人一百多萬部隊一年的口糧。

原本於林是打算去北蘇境內打打秋風的,可是現在北蘇正在跟德意志全線苦戰,或許稱之為拼命抵抗更為合適,如果自已這個時候再去背後插上一刀,他還真擔心出現什麼意外情況,萬一北蘇出現潰敗,那自已的因果可就欠大了,想想現在烏克蘭這個大糧倉如今已經淪陷,自已還是去薅小鬍子的羊毛比較穩妥,而且於林還想著趁機多搞點德式陸軍裝備,要知道德式裝備可要比櫻花人的那些玩意兒先進多了。

只不過從哈爾濱到烏克蘭路途遙遠,於林苦笑著搖了搖頭,反正自已現在也沒有什麼要緊的事情,就這樣一路慢慢飛過去吧,順便遇上合適的獵物也不能放過,自已現在可是韓信點兵多多益善。

於林駕馭著飛劍很快就進入了內蒙境內,此時天色已經大亮,腳下已經一片白雪皚皚,偶爾可以看到在白雪之中的零星幾個蒙古包、和那些被圈養在圍欄裡的羊群,頓時就熄了下去買點羊肉的念頭,算了吧,沒必要為了買幾頭羊下去耽誤上半天工夫,於是飛劍掠過高空向著外蒙疾馳而去。

外蒙境內更加荒涼,從高空看下去那些正在辛苦忙碌的蒙古女人們,不是在擠奶就是在做飯,而外蒙古的男人們卻各個像個大爺似的大馬金刀地坐在帳篷裡喝著奶茶。

於林不由搖了搖頭,繼續向著哈薩克的方向飛去,他打算到了哈薩克境內找個合適的地方吃飯休息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