講一個聽來的每次想到就忍不住掉眼淚的故事。
有一隻想要成仙的貓,修煉了多年,已經擁有神通,但是還是成不了仙。
它去求佛,“我如何能成仙?”
佛說:“去助人。每次幫助人實現一個願望,你就能長出一個尾巴,當長到第100條,就可以脫胎換骨,位列仙班。”
貓很高興,與佛告別,踏上助人之路。
它第一個遇到的需要救助的人是一個書生,趕考路上,卻病倒在破廟,奄奄一息。
貓問:“你有什麼願望?”
書生說:“我想身體恢復健康,能去趕考。”
貓動用神通。書生痊癒。
書生離開後,貓驚喜發現自已多了一條尾巴,它成了兩尾貓。
貓立刻有了動力,去幫助更多需要幫助的人。
……
第三條尾巴。
第四條尾巴。
第五條尾巴。
……
第十條尾巴。
第十一條尾巴。
……
第九十八條尾巴。
第九十九條尾巴。
……
當它幫到第九十九個人,長到第九十九條尾巴的時候,就差最後一個尾巴,它就可以功德圓滿。可是這時候它發現,尾巴停止增長了。
接下來無論它幫了幾個人,它的尾巴一直停在第九十九條。
一天天過去,一年年過去,幾十年過去,幾百年過去,尾巴的數目始終不變,第一百條尾巴杳無影蹤。
貓早就懷疑了,或許佛是騙它的。
根本沒有一百條尾巴就位列仙班的事兒。
也根本不會有擁有一百條尾巴的貓。
不知道什麼時候起,它放棄了幻想,不再追求第一百條尾巴。
但它仍然會遇到需要幫助的人。
幾百年間它幫助了數不清的人,它已經習慣了助人。
也習慣了沒有新尾巴。甚至它已經不再想尾巴的事兒。
有一天,它路過了一間破廟。在廟裡遇到了一個年輕人。
年輕人跪在神像前,喃喃求著什麼。
等他起身,看到了貓。他變得很激動。
“你是那個可以幫人實現願望的貓?”
貓說:“是。”
它習慣了人們能認出它,這些年來,人間已漸漸流傳它能助人的故事。
“太好了,我終於找到你了。”年輕人說。
“你有什麼需要幫助的?”貓平靜而慈和。
“我先給你講個故事。”年輕人說。
“從前有個進京趕考的書生,路上卻病倒了,倒在了這個廟裡,奄奄一息。一隻神貓救了他,讓他恢復了健康,得以繼續趕路。”
貓驚訝。
那書生是它幫過的第一個人。後來的很多人它或許淡忘了。但這一個它不會忘。
“然後呢?他怎麼樣了?”貓問。
“書生及時趕上了科考,中了進士。後來做了官,惠及一方百姓。”年輕人道。
“那太好了。”貓很欣慰。
年輕人看著貓,“他是我的先祖。神貓大人,你救了我的先祖。”
貓笑了,真巧啊。
“那你現在需要我幫你做些什麼?”貓問。
年輕人神色莊重起來,“我的先祖留下遺訓,讓後代子孫尋找對他有過救命之恩的貓,找到之後報恩。所以我們家族歷代都在找您。報恩就是我的願望。”
“報恩?”貓意外,它從來沒有聽聞過這個詞。
“是的。神貓大人,請問您有什麼願望嗎?你有沒有需要我為您做的?”年輕人凝視著貓。
“我?”貓愣住了。時光悠悠,歲月更迭,它早已經忘記了自已有什麼願望。
也不再去期許願望。而且從來未曾有人問過它有什麼願望。
都是它去問別人,滿足別人。
“告訴我吧,神貓大人。”年輕人執著地追問。
“我的願望是長出第一百條尾巴。”貓輕輕說。
年輕人訝異。
他似乎沒有料到會是這個。
他的家族富甲一方,也有眾多叔伯在朝中做官。
如果貓想要富貴榮華,他能夠給予。
但是貓想要第一百條尾巴。
年輕人沉思了一會兒,跪向貓。
“我祈求您能讓自已長出第一百條尾巴。”
貓呆呆地看著他。
忽然它的身後有了動靜。第一百條尾巴緩慢地長了出來,就像是前九十九條那樣,不多會兒,便擺動在它身後。
它長出了第一百條尾巴。
這時天樂隱隱響起,它的身體蒸騰出七彩霞光,慢慢地,一朵祥雲託著它往上升。
它脫胎換骨了。
已經是仙。
年輕人在下方看著它,一臉歡欣。
貓流下了眼淚。
它明白了。原來它幫助了那麼多人,這一次才算是真正成功。
它教會了人類“愛”的能力。
而真正的助人,不僅是給人財、健康、名氣,權位,而是教會他們去愛。付出。感恩。
只有教會了愛,才算是助人成功。
只有愛,讓其餘的一切取之不竭,用之不盡。
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
“愛”與“報恩”是第一百條尾巴。
願你我都懂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