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103章 神與對神的服務

SB 1.2.1--聖維亞薩戴瓦說,烏卦刷瓦(蘇塔·哥斯瓦米)——柔瑪哈爾珊納之子,對布茹阿瑪納們提出這些最恰當的問題感到十分滿意,於是向他們表示謝意,並準備給予答覆。

SB 1.2.2--聖蘇塔·格斯瓦米說:請允許我恭敬地向偉大的聖人(舒卡戴瓦·格斯瓦米)敬禮,他能進入眾生的心中。當他離家出走過棄絕生活時,並沒有舉行接受聖線儀式或進入更高階層所必須的一些儀式。他父親維亞薩戴瓦害怕與他分離,呼喊著,“我的兒子啊!”事實上,當時只有沉溺於相同別離情感的樹木,為回應悲傷的父親而發出回聲。

SB 1.2.3--請允許我恭敬地向他致敬,他是全體聖人的靈性導師、維亞薩戴瓦的兒子。出於對那些為跨越物質存在黑暗而苦苦掙扎的十足的物質主義者的深切同情,他自己體驗消化了這被比作韋達知識的奶油部分的最機密的補充文獻後,把它講述出來。

SB 1.2.4--在朗誦這用以獲勝的工具《聖典博伽瓦譚》之前,人應該恭恭敬敬地頂拜人格首神納茹阿亞納、最高等的人納茹阿-納茹阿亞納聖人,以及學問女神薩茹阿斯瓦緹母親和作者聖維亞薩戴瓦。

SB 1.2.5--聖人們啊!你們向我提的問題十分恰當。你們的問題極有價值,因為它們與主奎師那有關,因而關係到世界的福利。只有這類問題,才能徹底滿足自我。

SB 1.2.6--能讓人為超然的至尊主做奉愛服務的職責,才是全人類最崇高的職責(達爾瑪)。要想徹底滿足自我,就必須毫無自私動機、連續不斷地做這樣的奉愛服務。

SB 1.2.7--透過為人格首神聖奎師那做奉愛服務,人立刻不明原因地獲得知識,不再依戀這個世界。

SB 1.2.8--如果人們按各自的情況所從事的職業活動並沒有使他們受人格首神資訊的吸引,那麼從事這些活動就是徒勞無益的。

SB 1.2.9--所有的職責安排,無疑都是為了使人獲得最終的解脫。人們永遠不該為物質所得而履行職責。此外,按聖人們的說法,專職做最高服務的人,永遠不該用物質所得去進行感官享樂。

SB 1.2.10--人生的渴望永遠不該被導向感官享樂。既然人生的目的是要探尋絕對真理,人就應該只想過健康的生活——維持生命的生活。活動應該只是為此目的。

SB 1.2.11--博學的超然主義者瞭解絕對真理,把這沒有相對性的實體稱為梵(布茹阿曼)、超靈(帕茹阿瑪特瑪)或人格首神(巴嘎萬)。

SB 1.2.12--認真、好學的學生或聖人,具備知識及超脫心,用他從韋丹塔典籍中學到的知識做奉愛服務,藉此領悟絕對真理。

SB 1.2.13--再生者中最優秀的人啊!結論是,履行按社會階層和靈性階段制度規定給自己的職責,所能獲得的最高完美成就,就是取悅人格首神。

SB 1.2.14--所以,人應該集中精力一直不斷地聆聽、讚美、銘記和崇拜人格首神。他是奉獻者的保護者。

SB 1.2.15--智者把銘記人格首神當作利劍,手握著它揮砍捆綁人的業報枷鎖。因此,有誰會對人格首神的資訊置若罔聞呢?

SB 1.2.16--經過再生的聖人們啊!為純潔無暇的奉獻者服務,是在做非凡的服務。靠做這種服務,人培養起對聆聽華蘇戴瓦資訊的愛好。

SB 1.2.17--作為眾生心中的超靈、誠實奉獻者的恩人,人格首神奎師那會把渴望聆聽他資訊的奉獻者心中的感官享樂慾望清除掉。正確地聆聽和歌唱他的資訊是虔誠活動。

SB 1.2.18--經常參加《博伽瓦譚》的講課,併為純粹奉獻者做服務,就能清除心中幾乎所有的物質汙染;為超然讚歌頌揚的人格首神做愛心服務,就會像無法改變的事實一樣被確定下來。

SB 1.2.19--心中一旦堅定不移地決定做愛心服務,貪婪、渴望和嚮往等物質自然激情及愚昧形態的產物,就會從心中消失。奉獻者於是便穩定地處在善良形態的層面上,變得十分快樂。

SB 1.2.20--這樣處在純粹善良形態層面上的人,因為不斷為至尊主做奉愛服務而心中充滿喜悅,在擺脫了一切物質接觸的階段,獲得對人格首神實質性的科學認識。

SB 1.2.21--至此,心中的結被開啟,所有的誤解煙消雲散。當人看到自我是主人時,功利性活動的鎖鏈就此中斷。

SB 1.2.22--正因為如此,自無法追溯的年代至今,所有超然主義者都必定會高興萬分地為人格首神主奎師那做奉愛服務,因為這樣的奉愛服務使自我感到無上的快樂。

SB 1.2.23--超然的人格首神間接地與激情、善良和愚昧這三種物質自然形態接觸。僅僅是為了物質世界的創造、維繫和毀滅,他才以布茹阿瑪、維施努和希瓦這三個形態化身的形式降臨。在這三者中,全體人類可以從善良形態化身維施努那裡得到最高利益。

SB 1.2.24--木柴是土的轉化,但煙比木頭強。更好的是火,因為我們可以靠火獲取高階知識所帶來的那麼多利益。同樣道理,激情形態比愚昧形態強,但善良形態最好,因為善良形態可以使人領悟絕對真理。

SB 1.2.25--人格首神的存在超越物質自然三種形態,因此過去所有偉大的聖人都為他服務。他們為了擺脫物質束縛而崇拜他,因此獲得最高的利益。任何人,只要他追隨這些偉大的權威人士,就也有資格擺脫這個物質世界。

SB 1.2.26--真想獲得解脫的人,無疑沒有嫉妒心,而且尊敬眾生。儘管如此,他們卻排斥半神人們可怕的形象,只崇拜主維施努絕對快樂的形象和他的完整擴充套件。

SB 1.2.27--受激情屬性和愚昧屬性控制的人,被獲得女人、財產、權利和後代等物質慾望所驅使,崇拜祖先、其他生物體和掌管宇宙事物的半神人。

SB 1.2.28-29--在啟示經典中,知識的最終目標是人格首神奎師那。舉行祭祀的目的是為了取悅他。練瑜伽是為認識他。一切功利性活動的結果,最終都由他賜予。他是最高的知識,從事所有苦修都是要了解他。為他做愛心服務就是宗教(達爾瑪)。他是聖名的最高目標。

SB 1.2.30--在物質創造的一開始,這位絕對的人格首神(華蘇戴瓦),便在他超然的狀態中,用他本人的內在能量創造了因果能量。

SB 1.2.31--創造物質實體後,至尊主(華蘇戴瓦)擴充套件自己並進入其中。他雖然身處物質自然形態內,而且看似是其中一個被創造的生物體,但卻始終全知並處在超然的地位上。

SB 1.2.32--如火元素遍佈木柴內,至尊主以超靈的形式無所不在。因此,他雖然是唯一的絕對個體,卻看似是眾多不同的個體。

SB 1.2.33--超靈進入每一個受物質自然形態影響的被造生物體的體內。使他們透過精微的心意享受這些形態的產物。

SB 1.2.34--宇宙之主維繫著半神人、人及其他生物體居住的各種星球。他以各種化身所扮演的角色從事逍遙時光,教化那些處在純粹善良形態層面上的生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