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化火車站,警衛排戰士整齊的站在一邊,魯生、宗耀和鄭排長還在輪番的勸著關英。
國民黨聯合關東軍戰俘的暴亂平息以後,關英協助十八旅後勤部開始重建通化醫院,旅部把全旅選調的人員以及在當地徵招的一些學過醫的新入伍的新兵都交給了關英。關英帶著兒子和幾個徒弟給這些人分班培訓,教授基本的醫學常識、常見的中草藥應用和在附近山裡能採集到的草藥名錄。最主要教授一些戰傷急救和常見問題的解決方法。經過幾個月的培訓,所有人員基本達到了上崗要求。有宗耀和魯生坐鎮,還有多名部隊原有的醫生,再加上新入伍的幾個中、西醫大夫,到了六月底,通化醫院終於全面恢復了對傷員的接收和治療。
此時,東北戰局再次有了新的變化。
國共兩黨的部隊在四平經過幾次浴血交鋒,民主聯軍最後從四平撤出,林彪和羅榮桓率主力部隊一路向北,在哈爾濱穩住了陣腳。國民黨部隊則佔領了錦州、瀋陽、四平、長春和老城,並由此發端,調兵遣將,幾路兵馬繼續向東,準備拿下以通化為中心的戰略要地。臨江保衛戰一觸即發。
如此,關英決定帶著宗輝和鴻達哥倆回老城。因為,通化醫院已經恢復正常,自己的工作任務已經完成。現有的醫護人員已完全可以支撐醫院的正常運轉。再者,鄭排長帶著警衛排除了負責醫院的警戒還要保護他們幾個人。如今,國民黨進攻臨江的腳步越來越近,民主聯軍全員都在備戰,關英實在不想給警衛排再添額外的負擔。所以,他和魯生溝通以後堅決要回老城。
宗耀和魯生以及鄭排長卻是極力反對。國民黨部隊已經佔領老城,他們擔心,關英此刻回去可能會面臨未知的危險。所以,即使關英到了火車站,幾個人還在勸說關英他們暫時留下,哪怕過些日子戰事稍有平穩的時候再走,否則,他們實在是放心不下。關英卻是一副雲淡風輕:“我們爺幾個只是行醫治病的郎中,國民黨再不講道理,也不能不讓我們回家吧?你們多慮了!”
然後,關英捶了一下鄭排長的胸膛:“我等你們的好訊息!像你說的,等全國解放了,你和宗耀、魯生回老城,我請你吃火鍋。”
“一定!”
見無法勸阻關英,鄭排長只好立正,並率警衛排全體戰士和宗耀及魯生一起向關英幾人敬禮。目送關英幾人登上火車。
雖然關英有一些心理準備,但是,火車到達蛟河以後,他還是感覺到了越來越緊張的戰爭氣氛。
火車從蛟河站開始便停停走走、走走停停,不斷地有國民黨的特務和憲兵上車檢查,第二天早上,像老牛車一般的火車終於停在老城車站。
老城車站崗哨林立,更是如臨大敵。尤其這列火車來自民主聯軍所佔據的通化,所以,國民黨憲兵和便衣對旅客的檢查尤為嚴格。好在便衣隊裡有許多留用的原偵緝隊人員,關英和他們打過招呼也還是順利的出了站。
鬆了一口氣的關英沒想到,麻煩還是找上了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