沐雲珊被煙羅的話驚住,她細細想想這幾年的生活細節。她和王爺很少說話,對於他的生活也甚少關心。
似乎聽家裡的下人說,王爺對男女之事並不熱衷。
“要真是這樣,可就難了。”沐雲珊尷尬的說著,如果王府一直沒孩子,那她還不被惠妃折磨死。
煙羅看她這樣難為情,馬上出主意說:“我這裡有藥,能治男人的病,你要不要給楚王爺試試。”
“我保證只要他能和你睡上一覺,你肯定能懷上孩子,就是一擊即中。”
沐雲珊雖然喜歡騎馬,性格開朗,但說到底也是姑娘家。聽到煙羅把這等私密事說出來,也紅了臉,期期艾艾的說:“哎呀,你整天胡思亂想什麼,弄這些亂七八糟的藥。我......我還是再等等,可能他不是患病,只是不想呢。”
“你都成婚了,怎麼還這麼害羞,怕什麼。你們不會是還沒有洞房吧?”
“你這個丫頭,真是什麼都敢說,我們再冷淡,他也不至於連這點體面都不給我。”如果新婚之夜,新郎沒有和新娘同房,等於他不認同這個妻子,那這位妻子以後的日子就難過了。
煙羅還想再追問細節,有些男性,可能在功能上沒問題,但就是沒辦法讓女人懷孕。
但身後來了幾個人,嘰嘰喳喳的說笑。聽聲音年齡就不大,像是八九歲的女孩子。煙羅將想要說的話嚥下去,看著這幾個穿著華麗的女孩。
“這就是薛家的姑娘和趙家姑娘,這裡面有你名義上的妹妹,那個最左邊的就是。”
她們正好從煙羅面前走過,煙羅仔細的看了看那個薛家小妹妹,長得還真有些和她像,尤其是眼睛和眉毛,難不成這就是緣分。
就連沐雲珊都這樣覺得,她說:“薛家倒是蠻會選人的,這個薛家妹妹和你有五分像呢。”
“不過逃跑的那位和你不太像,你比她長得漂亮多了。”
煙羅沒說話,只是點點頭而已。她心裡總有些怪怪的感覺,但又說不好這種感覺。
倒是那幾個姑娘在和薛逸飛說起煙羅。
“剛才那個是不是齊王妃,是你哪個姐姐,怎麼以前沒見過?”
“以前生病,養在莊子上,不常出來見面。”這都是家裡長輩告訴她的說法,薛逸飛肯定是不相信的,從小到大她都沒聽說這個人。
但二姐跑了之後,家裡焦頭爛額是真的。後來,家裡突然又不著急了,反正成婚的時候,有人上了花轎,她二姐還沒找到。
後來父親和姨娘告訴她,以後要是有人問起齊王妃。就說這個姐姐之前為了養病常年在莊子中生活,這種說辭她是不相信的。
不過為了薛家的項上人頭,只能編謊話騙人。
“原來是這樣,你怎麼不和她打招呼。”另一個姑娘問道。
“都說了不熟悉,她現在是王妃,我要是太主動,好像是我巴結她一樣。”薛逸飛的歪理邪說已經證明她的心虛,和恐懼。
“都是一家子姐妹,怎麼說巴結之類的話。”
別人都能聽出薛逸飛的不安來,偏就有人非要戳破她的偽裝,這個人不是別人正是趙小姐。
她們家和薛家原來是沒有仇恨的,可前兩年因為結親的事鬧出些不愉快來。
趙家三小姐本來要和薛家大公子成親,可後來婚事沒成。表面上兩家人都沒說什麼,但其實心裡都不舒服。
“你要是再問我這些,那你就去和她做姐妹吧。”薛逸飛的脾氣很硬,說話更是直來直去,有的時候甚至一點閨秀的禮儀都不顧,懟的人想罵娘。
果然對方不說話了,直接翻了一個白眼。
宴會的流程大多一樣,玩些遊戲,吃精美的菜餚,聽樂曲,欣賞舞蹈。男人們湊在一起喝酒唱詩,女人們圍在一起談首飾衣裳,家宅後院。
煙羅不喜歡這些,拉著沐雲珊一起說騎馬的事。
可有些人不想放過煙羅,其實也不是針對她,是宴會中一個環節而已,要大家寫一首關於荷花的詩,或是畫一幅關於荷花的畫。
最後評選出最好的作品來,獲得荷花之靈的稱號。這都是富人間增加情趣的遊戲而已,所謂的獎品對於他們而言,不過是錦上添花。
但大家為了這點榮譽,以及炫耀自已才能的機會,參與這場遊戲中。
這種遊戲,最積極的就是秦王妃。她出自書香門第,可是極擅長琴棋書畫。不能生出兒子來,使得她在皇親中抬不起頭來。
可要論起讀書學問來,她可是佼佼者。
只可惜女人不能參加科舉,要不然秦王妃必然榜上有名。
她先是畫了一幅百荷盛開圖,又在上面題了一首詩。引得周圍的人紛紛稱讚她的才華,感慨她是女兒身的可惜。
“這麼多年了,還是秦王妃厲害。”
“要是女人能參加科舉,定是女狀元。”
“你瞧瞧這荷花,簡直是栩栩如生。”
秦王妃被誇的不知所以,嘴角高高的翹起,她實在享受當下,這樣的時刻,能讓她忘記所有煩惱。
煙羅也過來湊熱鬧,她不懂這些,看不明白其中的高雅。只不過覺得這個荷花畫的確實好,栩栩如生的樣子。
“齊王妃,還沒看過你的墨寶,要不你給大家展示一下。”說話的人正是盧家之女,盧家家大業大,嫁到京城中的可不止魯王妃一個。
她這是為魯王妃感到鳴不平,也是在做最後的掙扎。
一旦家族失去勢力,她們這些出嫁的女兒一樣跟著倒黴。
煙羅不會這些,所以很自然的說:“我不通文墨,還是不髒汙大家的眼睛了。”
“我看你就是謙虛,薛家也算是家學淵源,總不可能連一首詩也做不出來吧。”女人再次說道。
她就是想看煙羅的笑話,就是想讓煙羅下不來臺。
秦王妃也不知道是怎麼想的,可能是為了彰顯自已的學問,尤其是想在妯娌中出風頭,所以她幫襯著外人說:“弟妹第一次參加這樣的宴會,不管做的好不好,大家都不會說什麼,不過是湊熱鬧而已,你不會這點面子都不給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