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上的日子有條不紊的進行著。
隨著時間推移,眾人識字的水平提高的越來越快,黑風寨的眾山山賊,為了能獨自閱讀紙稿。
也是在短時間內進步飛速,現在已經和大楚眾人水平差不多了。
當然,楚羽每日刊印的三國演義也是效果顯著,已經成了眾人茶餘飯後的必聊話題。
日子一天天過去,漫天飛舞的雪花之中,大梁迎來了一年之中的除夕。
大梁同樣有在除夕吃餃子的傳統,山寨裡的眾人也不例外,為了迎接新年,在楚羽的安排下,山寨殺了五頭肥豬,剁成肉臊子。
而後又去附近田裡,摘取了許多大蔥,混著一起剁成餡,做成豬肉大蔥餃子。
山上樂悠悠一片,山下也例外。
百姓們張燈結綵,新桃換舊符,都陷入歡喜之中。
身為當地大戶的黃家,更是一大早將府內府外收拾的一塵不染目之所及,紅燈綠綢好不熱鬧。
“黃福,鴻兒何時能到啊?”
黃家如此熱鬧,不僅是因為今日是過年,更是因為黃家大公子,黃家長子,黃初鴻將要歸來。
黃初鴻現任戶部員外郎,雖然僅僅是從六品,然而京官不比外官,況且還是六部官員。
日後前途不必多言,只要不出意外,飛黃騰達不過是時間問題。
黃德仁也是對黃初鴻這個長子十分滿意,一大早便親自在家門口等著,就為迎接黃初鴻歸來。
“到了,到了,已經在莊外了。”
黃福臉上掛著笑容,滿心歡喜的答道。
“好呀。”黃德仁見狀,急忙帶人出莊相迎。
不消多時,黃初鴻的馬車,便出現在黃德仁的目光之中。
只見身穿綠色夾襖,相貌不俗的青年男子,快步躍下馬車,迅速朝著黃德仁跑來。
“孩兒見過父親,有勞父親牽掛了。”黃初鴻一頭跪倒在黃德仁面前,語氣真誠。
“快起來,快起來,你娘盼著你回來好久了,我已經讓黃福溫了酒,外面天寒,先進屋子喝一杯,暖暖身子再說話。”
“多謝父親。”
一行人回到屋中,幾尊火爐將廳內房間,暖得好似春日。
黃德仁拉著黃初鴻爐旁坐下,侍女很快端上茶水點心,黃福也將溫好的酒端上。
“鴻兒,這是你最喜歡的清河釀先來一口去去寒氣。”
“那孩兒就不客氣了。”黃初鴻一路迎著風雪趕回來,確實是冷的遍體深寒。
飲下一杯熱熱酒後,黃初鴻臉色紅潤了不少。
父子二人也是談起家常來。
“鴻兒,你在京城一切可好?”
“好。”黃初鴻臉上露出一抹得意:“戶部尚書蔡大人對我照顧有加,孩兒在戶部一切都很順利。”
“那就好,為父聽說在京裡做官,一切都要謹小慎微稍有不慎便有滅族之禍。”
“鴻兒你如今既然有尚書大人看重,那自然要好生效力,有什麼需要,儘管跟家裡開口,為父自然鼎力相助。”
戶部尚書可是大梁朝中重臣,黃初鴻能跟其攀上關係,黃德仁自然是高興的不得了。
這顆大樹,他自然要抱住。
“孩兒知道。”黃初鴻點點頭:“孩兒此番回來也正是為了此事,明年三月初六便是蔡大人的生辰,孩兒準備送給蔡大人一份厚禮。”
“鴻兒你需要多少銀兩,儘快開口,我定然全力相助。”
“八千兩白銀。”黃初鴻沉聲道。
“嗯~好。”黃德仁猶豫片刻,立刻答應下來,哪怕黃家根深蒂固,家大業大,但八千兩白銀對於黃家不算個小數目。
但是,為了自家兒子的仕途,黃德仁也是咬牙認了,大不了秋收之時,莊下的佃戶稅收再加二成便是了。
“多謝父親。”見自家父親,如此輕鬆就答應下來,黃初鴻也是露出笑容。
“有什麼可謝的,鴻兒你的仕途,便是家中的財路,只有你的仕途越走越遠,方才能保得家中昌盛。”
“多謝父親看重。”黃初鴻笑笑,隨即道:“不知二弟可否來信,他在青州那邊做官做的如何?”
“你二弟一切也都安好,明年任期便滿了,到時候你再運作一番可以再邁一步。”
“那便太好了,三弟呢書讀的如何?明年科舉可有把握?”
“他個混賬,你也不是不知道,整天尋花問柳,在縣城跟他的狐朋狗友瞎逛,靠科舉入仕怕是沒指望了。”提及黃初信,黃德仁臉色頓時陰沉了不少。
黃初鴻聞言,淡笑道:“考不上進士也不礙事,可以買個舉人,而後在縣裡謀個小吏,待我日後在京中立穩腳了幫他運作運作,當個地方縣令。”
“對了,聽聞三弟不是娶親了嗎?怎麼沒見弟妹?”
“唉~”提及娶親,黃德仁就是心中怒火中燒。
“父親?”黃初鴻察覺後者臉色不對:“父親,難不成三弟的親事其中有了變故?”
“此事,真是丟盡我黃家臉面。”
黃德仁拍桌,將黃初信取親石被楚羽劫走,而後還訛詐了一番的事情,一一講述。
“放肆,真是好大的膽子。”
黃初鴻聽完,頓時大怒,一拍案桌道:“幾個小毛賊,竟然還敢跟我黃家過不去,真是找死,父親何不吳縣令請兵平了他們寨子?”
“鴻兒你有所不知,那夥山賊有些本事。”黃德仁憤憤道:“我曾派黃武領著家中武師前去討伐。”
“不想,那山賊厲害,不僅斬了黃武,更是殺死打傷五十多個的武師。”
“後來,我又聯合吳縣令,調集上次刺史大人平叛留下的一隊兵馬,一齊上山剿匪。”
“不想,他們卻中了山賊的埋伏,莊中武師死傷大半,餘下皆被俘獲,官軍亦是如此。”
“後來,那山賊還藉著莊中被俘武師的性命,要挾於我,問我索要糧米,我不答應,後山賊們將莊中武師放回。”
“那些武師,大罵我黃家無情無義,紛紛散去,可是讓為咱們黃家丟盡臉面啊。”
“這~。”黃初鴻眉頭一皺:“那山賊是什麼來路,竟然如此厲害,連官軍都鬥不過?”
“據回來的武師了,他們自稱是什麼大楚朝廷。”
“大楚朝廷?”黃初鴻眼前一亮,好似想到什麼:“月餘前,咱們薊州刺史,劉刺史曾上書陛下,說是清河有一夥亂賊,大逆不道枉自稱帝,自稱大楚朝廷,被其領軍平襲,親斬了賊首,還殺敵數千,剿滅了個乾淨。”
“如今,怎麼又冒出個大楚來?”
“胡說八道。”黃德仁聞言,頓感離譜:“劉刺史,領軍兩千,不過是破了一個百人小寨罷了。”
“那賊人名叫楚雄盤踞清河多年了,我素有耳聞,只是前陣子不知道此人抽什麼風,竟然敢稱帝,這才惹得劉刺史引軍來平叛。”
“什麼殺敵數千,那楚雄麾下猛虎寨總計不過三百餘人出頭,何來的千人?”
“呵呵,原是這樣。”黃初鴻也是笑了:“劉刺史可不僅說他斬殺賊人數千,他還說,他領軍連破境內十餘山賊大寨,擊殺俘獲賊匪三千餘,將河陽郡內大小山賊肅清一空。”
“陛下,對刺史大人,大加讚賞,更是封其為蕩寇伯。”
“笑話,真是笑話。”黃德仁連連搖頭,露出無語之極的笑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