乾隆二十四年(1759年),九歲的和珅,考上了鹹安宮的官學生。
雖然說,和珅的家長都死了,託不了關係,也走不了什麼後門,當然他也不需要。這些年,和珅雖然窮到三天餓六頓,但飢餓讓他更加明白學習的重要性,他依舊在家堅持學習,有點文化底子。
而且他畢竟是滿洲正紅旗人,自已的老爸之前做過福建副都統還兼了個世襲的三等輕車都尉,等到和珅成年後,也是要襲爵的,所以還是有資格考官學。
這考上官學不光解決了口糧問題,對和珅來說,在鹹安宮的學習生活,為他將來從政奠定了良好的基礎。
滿、漢、蒙、藏四語,和珅在鹹安宮學得十分的溜,入學沒到兩年就分別拿到了六級證書,哪怕將來去理藩院上班,也算是個能操四種語言的小專家。
更加重要的是,在官學裡和珅認識了未來的爺丈人,自已嫡夫人馮霽雯的爺爺,要不是沒這個爺丈人的同意,和珅絕對是高攀不到這位嫡夫人的。當然要是沒有這個爺丈人背後的支援,和珅不會那麼快成功入仕,更加不會認識到乾隆帝。
當然,獲得這個老馮同志的認可,也不是件容易之事,當然馮大小姐的堅持,也是促成他們良緣的必要條件。
反正關鍵就是一個字,那就是“帥”,和珅很帥,足以吸引到了馮小姐的青睞。如果要說兩個字,那就是“很帥!”
坊間有一種傳言,說和珅深受乾隆喜歡和信任有個很大的原因,說乾隆一直認為,和珅是他年少時暗戀過一個十分貌美宮女的轉世。足以說明,和珅的帥氣讓乾隆都為之迷戀。
“你們看,和珅那個窮小子,天天來最早,走得最晚,就是來混早飯和晚飯的。”
“那麼努力學習有毛用,將來還不是靠家世背景,我們又不參加科舉,直接襲爵就行!”
“哈哈,你們不知道嗎?和珅也有個世襲三等輕車都尉的爵位要襲的。”
“什麼輕車都尉,重車都尉的,都是不入流的末等爵位,一年160兩的俸祿,還不夠去八大胡同逛一圈的。”
“是啊,不要和和珅一起玩,一看就是沒出息的貨!最討厭他這樣的學霸,總顯得我們這些學渣沒用的很。”
“你們是學渣,我可不是,我應該算是個學酥!嘻嘻!”
“學酥?是學酥油的嗎,要點酥油燈還是熬酥油茶啊?”
“你們真是一群學渣,都不知道學酥,所謂學酥就是那種看似學習成績還不錯,但實際上十分脆弱,一考就垮的學生。”
“那垮了之後,和我們學渣有什麼區別,真是腦子瓦特了!”
當大家議論紛紛,談天說地的時候,一旁的和珅照樣看書,背書,從來不去理睬那些人,他很清楚,自已要什麼,能做什麼。
而這群學生的老師吳省蘭,國子監學助教,走過來,用著上海話喊道,“你們腦子瓦特了?不讀書,瞎鬧什麼?不能學學人家和珅啊?”
這吳省蘭和他的哥哥吳省欽都是和珅的老師,先後擔任過督察院御史,禮部右侍郎,在和珅學生時代,十分重視這個學生,也到處舉薦和珅,給了和珅很多機會。
不過比較搞笑的是,這兩位來自上海的老鄉,後來攀附了和珅,在嘉慶四年,和珅被搞倒後,也受到了一定的牽連。
“哥哥,死定了,阿拉培養了個大貪官,被他害死了!”
“沒事,反正阿拉也撈到錢了,阿拉回上海老家去,我看上海將來的潛力不錯的。阿拉在老家浦東買塊地,建一些房,子孫可以坐等拆遷戶!”
“那阿拉可以買在浦東機場附近的土地啊,等到建機場的時候,阿拉的土地一徵用,房子一拆,子孫發財了!”
“儂只港督,不會買陸家嘴嗎?就買東明明珠下邊,更加值錢。”
“吳省欽,吳省蘭,你們的判決書下來了,遣送回上海浦東原籍,終身不得入京,同時沒收全部家產,罰款6894.91萬兩銀子一個人。”
“什麼?每人罰款6894.91萬兩銀子?阿拉又不是開直播的,賺不到錢的,家產都被沒收了,罰款怎麼繳納?”
“沒事,你們能還多少就多少!”
兩位吳同志表示很開心,自已可以裝沒錢,不用繳納罰金,沒想到,法官繼續說道,“你們沒錢還,你們的兒子,孫子,重孫子,玄孫,一代接一代還,一直到賬清為止,對了忘了告訴你們,還有利息的,年化15%,按總罰金計算!”
吳省欽對著法官哈哈大笑,說道,“對不起哦,我沒兒子,我是絕戶!”
“那讓你弟弟的兒子,你的侄子還!”
吳省蘭哭著對大哥吳省欽說,“哥哥,你要害死我了,你沒兒子,你的那份罰金是要我的子孫還嗎?算了,算了,我決定讓我的兒子交男朋友,不結婚不生孩子,也就苦兩代。”
“哎,我的陸家嘴,我的東方明珠好地段,都沒了!都怪那個和珅,阿拉是瞎了眼!”
如今聽到那些學渣學生在說自已得意門生的不好,吳省蘭表示很生氣,拿出戒尺就要懲罰那些學生。
“你們作為學生不好好學習,議論同窗,這樣好哇?”
“不好哇!”
調皮的學生學著吳省蘭的上海腔,又在起鬨,嘲笑他不會講官話。
“手,給我伸出來,打十下,曉得哇?”
“先生,你這是體罰,我要去教育局告你!”
“大清沒教育局這個部門!”
“那我們去宗人府告你,我阿瑪可是世襲一等伯,你怕嗎?”
“一等伯,怕怕,那你走吧,換下一人來!”
“先生,我阿瑪是世襲一等侯。”
“你也走吧,換下一個人來!”
“先生,我阿瑪是世襲一等公。”
“好吧,子不教父之過,教不嚴師之惰,你們沒錯,我錯了,阿拉錯了,我打我自已好哇?”
和珅聽到這些對話後,站了起來,說道,“吳先生,是我的錯,我作為班長,沒有帶好大家,請先生懲罰。”說完後,伸出自已的小手。
吳省蘭看到如此乖巧的學生,心裡喜歡,絕對不會捨得打,拉住和珅的小手,抱在懷裡。
“不好了,先生調戲男童了,大家快來看啊!”
“我們去報警!”
一群學渣邊喊邊散去,唯獨和珅又回到自已的位置上,打算繼續看書,吃了晚飯再回去,還能省去家裡的口糧和蠟燭。
這時間也是匆匆而過,一晃到了乾隆三十一年(1766年),已經十六歲的和珅已經出落成一個吳彥祖般的美少年,通讀四書五經,正準備參加科舉,在官學裡也成了兩位吳先生的得意弟子。
這天,吳省蘭正在給學生們講課,聽到外邊有人叫自已,“吳先生,外邊有位馮大人找你!”
吳省蘭一聽,就知道是自已的好朋友,內務府大臣馮英廉來了,於是立馬迎了出去,準備安排到雅間,好好小聚一下。
讓吳勝蘭沒想到的是,馮英廉帶著自已的孫女一起來了,這霽雯一看到吳勝蘭,就很是客氣的說道,“給吳先生請安!”
“這不是大小姐嗎,好幾年沒見,你還記得我啊?”
吳勝蘭上下打量霽雯,發現十五歲的馮家大小姐儼然成了個大姑娘,就如同年輕時候的舒淇一般漂亮,早就不是前幾年的那個奔奔跳跳的小姑娘了。
“吳先生,我是來向你請教的,我最近用滿文寫了一篇《論佛庫倫仙女和滿洲始祖的關係》,但感覺寫的不好,請先生幫忙指正一下。”
馮英廉雖然是漢軍鑲黃旗人,但早就把自已當成滿人,十分重視自已孫女的教育,除了常規的琴棋書畫,還一直實行雙語教育,尤其重視滿語的教育。
這天霽雯聽說爺爺要去鹹安宮官學看自已的老朋友,吵著也要一起來,這老馮同志兒子早逝,沒有孫子,只有這個孫女,寵愛的不行,都不需要馮小姐吵鬧幾句,直接帶著一起來了。
這馮小姐拿文章向吳省蘭請教是假,要來找和珅是真,前幾年,就知道和珅在這裡上學 ,就想來看看他。
她知道和吳省蘭是漢人,滿語雖懂但不精通,但他是學生和珅是滿語專家啊,她就故意拿出滿語文章,就等著這吳先生把自已的得意門生請出來。
果然,這吳省蘭一看是滿語,不是自已最擅長的,馬上說道,“大小姐,請稍等,我把我們這裡的滿語專家,剛剛過了滿語八級的專家給你請來。”
馮家大小姐已經有七八年沒見到和珅了,有點想不起來對方是什麼樣子了,但是他眉頭的那個小小紅痣是不會變的。
所以當和珅瀟灑走來的時候,她一眼就認了出來,讓她沒有想到是,這個和珅居然長那麼高了,身材雖然消瘦,但掩蓋不住帥氣,甚至有點小小的貴氣,這一眼就喜歡上了。
見到和珅過來了,吳勝蘭立馬給他介紹起來,“這位是內務府大臣馮大人!”
“給馮大人請安!”
和珅恭恭敬的請了安,站在自已老師一側,只聽到吳省蘭說道,“英廉,這就是我經常和你提起的鈕祜祿.和珅,我的得意門生。”
老馮同志依稀記得前幾年自已的孫女提起過一個叫和珅的小夥子,不會就是他吧,想要確認一下,就繼續問道,“和珅,你是哪個旗的?”
“回馮大人,學生是滿洲正紅旗人!”
“令尊是不是原福建副都統鈕祜祿.常保?”
“回馮大人,正是,不過家父已去世多年!”
“那住在鈕家大宅的常祿是你什麼人?”
“回馮大人,是學生的堂伯父!”
這下全部對起來了,老馮仔細看看和珅,真不錯,小夥子長得很精神,真是可惜家世太差了點,否則給自已做孫女婿也是不錯的。
這吳省蘭和自已的老友在一旁聊天,讓和珅看馮大小姐的文章,這和珅只盯著文章看,並用筆劃出語法不對的地方,都不敢多看馮小姐一眼。
“你不認識我了?我們見過面的!”
和珅繼續看著文章,不抬頭,不是高傲,也不是高冷,是害怕,第一次遇到這樣的大美女,人家爺爺也在邊上,不敢講話。
“你怎麼不講話啊,我認識你的!”
“馮小姐,我知道,你是我大伯母的表外甥女,那年冬天你幫過我!”
“呀,你怎麼知道是我?”
“剛才先生介紹令祖父名字的時候,我就知道是你了!”
“哦,我還以為你早不認識我了呢,這些年,你過得怎麼樣,能吃飽飯嗎?”
“還行,學裡有獎學金,我每年都是一等獎,也夠家裡開銷!”
“你好棒啊!我的文章你放你這裡,等你修改好了,送到我家來!”
和珅不敢多言語,只是點點頭,等到馮小姐離開的時候,才敢看看她的背影。沒想到,那馮小姐回頭看到了自已,兩人相視一笑,註定了一輩子的緣分。
這馮大小姐一回家,就當著爺爺的面說和珅的各種好,少女思春,老爺子一看就懂。
“乖孫女,和珅不適合你!”
“為什麼啊?我覺得很好,我喜歡!”
“看你說的話,還是個大家閨秀說的話嗎?和珅是長相俊美,儀表堂堂,也是個好學之人,將來也是個有前途的小夥子。”
“爺爺,你這話奇怪了,我記得以前你說過,一定讓我找個有出息的人,怎麼又變卦了嗎?”
“他什麼都好,但心術不正。你忘了,你那個表姨怎麼死的?是被和珅用各種騙術給刺激到,不小心掉河裡而死。”
“那本來就是他們兩口子有問題,霸佔著和珅的家產,人家只是拿回屬於自已的一點點家產罷了。”
“我並不是說你表姨一家那樣子做好,但是你想和珅連自已親戚都可以騙,足以說明他是個心術不正的人,將來肯定走歪路。”
“我不是這樣想的,拿回屬於自已的東西,即使用了不好的手段,那也是被逼的。”
“反正我勸你,死了這條心,我是不會同意的。”
“那我絕食!我抗議!我要去哭墳!”
“絕食的話,先把房裡的點心都交出來!”
“爺爺!”
“你叫我太爺爺,也沒用!我不會同意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