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53章 來信

當張氏被問到這一點,張氏虛弱地道:“就是為了籠絡曹國公府,所以我為他打掩護啊。”

回應她的是更加凌厲的鞭子。

任憑張氏怎麼回答,錦衣衛都不相信。

不相信張氏長久呆在前院,是為了向太子證明自己不在意外物,只是為了和太子的感情,只想呆在太子身邊。

不相信張氏會想用一個宮女籠絡到曹國公府,但凡是個正常人,都不會相信。

張氏被逼得沒有辦法,她最後說出了之前永巷的人教她的話,“因為曹國公世子在太子的地方和宮女偷情,那人是太子身邊得用的宮女,東宮中的女子都是太子的女人。”

“他在太子的地方動了太子的女人,太子最厭惡別人動自己的東西,如果知道這一點,一定會疏遠曹國公世子,我是為了離間太子和曹國公府的關係。”

這話一說,獄內沒有再響起凌厲的鞭風。

張氏只覺得荒唐,他們不相信自己的真話,反而相信這些編出來的話。

她想到了之前那些人的教導,昭訓啊,奴婢告訴您,曹國公世子真喜歡太子身邊的宮女,直接求太子賞賜就是了,就算被太子拒絕,頂多是沒臉,可這麼和人偷情,被人發現了,那就是極大的罪過,是不敬太子。

所以其他人是不會相信您這些話的,您還是記得奴婢教給您的話吧。

永巷中的那些人口口聲聲奴婢,實際上根本沒將張氏看在眼中,他們動手是那麼狠毒,張氏第一次發現自己的性命是這麼脆弱。

當時的張氏不相信這些人的話,因為曹國公世子就是這麼一個喜歡刺激的人。

所以在那日冬霜給前院送湯時,曹國公世子表現得是那麼不安,因為他不希望被冬霜發現這件事。

以前張氏利用這一點,多次讓曹國公世子攆走了太子妃派去前院的人。

可現在,張氏才發現原來蘇珺早就察覺到了這件事。

那麼死在她院子中的人也是蘇珺的手筆吧?

既然這樣,為什麼以前沒有行動?

張氏想不清楚,直到現在她才模糊地察覺蘇珺的想法,因為太子的喜歡不是最重要的事情。

因為留著這件事,以後可以用來要挾曹國公府。

因為太子妃地位穩固,和太子妃因為太子喜愛地位穩固,是兩件事。

張氏一直認為自己活在話本中,以為太子無所不能,所以得到太子的喜歡就能得到一切。

實際上,誰都有著無可奈何的地方,太子也有護不到的地方。

太子的喜歡很重要,但不是唯一的依靠。

正如現在,張氏軟倒在牢獄中,想那麼這位太子妃,真的想到我會乖乖聽從她的安排嗎?

“是太子妃策劃了一切事情,她和齊王有私情,所以現在想殺了太子,扶持齊王……”

她說了許多,可是對方的態度卻不像她想得那樣,反而笑著拍手,說她真大膽,竟然敢汙衊太子妃。

……為什麼?

張氏想不明白,她想見太子,但是見不到太子,她茫然,然後猛然想起了什麼,“你們是那個賤人的人?!”

迎接她的只有疼痛。

張氏徹底絕望,她就算看出了這一切也沒用,因為不會有人聽到她的話。

當張氏被拖下去時,有人道:“我之前還想著太子妃太過謹慎,沒想到張氏到了詔獄,竟然還有改口的勇氣。”

“永巷的人都是一群廢物,所以少不得要我們多上心,過兩日上面的錦衣衛提審,務必不能讓張氏反口。”

“放心吧。”

離開東宮,張氏再次仰頭看向重重天闕,才猛然發現這座權勢高樓下堆積著無數屍骨,遍佈著陰霾,是夏日烤人的陽光也無法穿透的黑暗。

她徹底收起了自己的輕視心理,原來,這裡不是話本啊。

蘇珺開啟了來信,這一封沒有任何註名的信件來自於北方,是楚桓親手所寫。

她一字字讀過去,這其中短短几語說了楚桓現在的狀況,更多的筆墨在說珺兒,別怕,一切都有我在。

楚桓知道蘇珺回到了蘇府,他知道蘇珺一定會陷入輿論風波中,他說會讓皇帝請蘇珺回去。

蘇珺想了想,要這麼做,那麼就只有一個辦法,楚桓給太子造成了更大的壓力,皇帝必須要讓蘇珺回東宮,著意抬高太子的母族和妻族,表明聖心仍然在太子這一邊。

“傻瓜,總是不考慮自己。”蘇珺按著自己的胸口,罕見地產生了一點愧疚,對自己懷疑楚桓真心的愧疚。

就這個傢伙,會在登基之後一腳揣了自己?

拜託,他現在就恨不得用骨血供養自己啊。

在蘇珺收到信的第三天,京中得到了訊息,楚桓在平胡碑前祭祖,皇宮內外震驚不已。

太宗皇帝當年深入漠北,剷除胡人後,在靠近太祖皇帝皇陵的地方設了平胡碑,這既是彰顯功績,也是祭告太祖皇帝。

後來因為種種緣由,國朝對於胡人不似太宗時期,國朝的軍隊不能深入草原,也就沒有皇帝去平胡碑前祭祀了。

現在楚桓做這件事,太敏感了。

當然楚桓上書中寫的是,他粉碎了胡人裡應外合的陰謀,砍下胡人中貴族的首級,左思右想下,恰好又處在太祖皇帝皇陵附近,所以就在平胡碑前用胡人首級祭祀太祖皇帝,告慰祖先。

聽起來似乎沒問題,實際上這其中問題很大。

當年太祖皇帝將陵墓放在長城以北,其中含義就是告誡後人不可丟失漠北。

雖然現在太祖皇帝的陵墓還在國朝控制中,但距離胡人很近,和太宗時期——自京城向北萬里,目之所及都是國朝領土——完全不同,否則當初就不會出現太子祭祖返程時,被胡人包圍的事情了。

大齊因為驅逐胡人立朝,最無可辯駁的就是軍功。

楚桓年歲太輕,從他入伍到現在,不過三年,這時候傳信很慢,眾人聽過他的功勳,知道有一位皇子和太祖皇帝相似。

但完全不知曉楚桓的性格。

現在楚桓在平胡碑前祭祖,雖然有說得過去的理由,但是隻要是有心人都能察覺到楚桓爭儲的心思。

原來這位和太子不是兄友弟恭,他在想著爭儲啊。

尤其是在皇帝知道訊息,沒有責難楚桓後,各地有野心的人都心思浮動,他們不在京城,不是朝中高官,不能看到皇帝對太子的寵愛。

只能透過流傳的事情判斷現在的局勢,現在就是太子遇刺,妻子回孃家——皇帝可能對太子不滿,所以故意打壓蘇家?

畢竟,時下講究夫妻一體嘛。

皇帝這麼給太子妃沒臉,那就是在打太子的臉嘛。

齊王在平胡碑祭祀,皇帝默不作聲——皇帝心中也在猶豫,有立齊王為儲的想法?

這兩個推論一出來,就有更多的人開始依附齊王。

太子登基有什麼好的,老子又湊不到太子身邊,還不如搏一搏,賭一個從龍之功呢。

說實話,現在不該是齊王冒尖的時候,因為在京城的人都知道皇帝有多寵愛太子,只怕以後除去胡人後,皇帝會第一個對付齊王。

齊王現在應該韜光養晦,努力擴大自己的勢力,畢竟齊王今年也才十九啊。

太子養傷時聽到這件事,心中更加鬱結,“父皇很喜歡三弟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