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場靜得像是在等待著一枚落地的繡花針,所有人連大氣都不敢喘,果然,沒過五秒鐘,“咔、咔”的聲音再次響起。這回,所有人都聽得真真切切,聲音是從棺材裡傳出的。
恐慌像是決了堤的洪水一樣,瞬間就淹沒了這裡。還沒等大家反應過來,就聽
到“咣”的一聲,像是什麼東西爆炸了一樣,那動靜比過年放的雷子還要響。
就見眼前一股黑煙直衝雲霄,雖然還颳著風,但這股菸絲毫不受影響,就那麼直直地向上衝去,遠遠的看去,像是頂天立地的一根黑柱子杵在那裡,頓時就把所有人都給震懵了。
一聲巨響之後,剛才還直挺挺地擺在那裡的大棺材,竟然不見了。“詐屍了!”
不知道是誰先喊了一聲,圍觀的人們忙亂地四下奔逃,一時間人仰馬翻,什麼詐屍了,鬧鬼了的喊叫聲此起彼伏。
不消片刻,整個墳圈子就空蕩蕩的,沒剩下幾個人了。
我和大牙也跟著人群跑了一段,我回頭髮現爺爺站在那裡竟然一動沒動,停下來又拉著大牙跑回來。
和爺爺一樣紋絲未動的,就是韓叔,始終都站在爺爺的身後,我想一方面因為這事是為了他家,另一方面也是見我爺爺沒動,也就硬撐著沒有跑吧,不過臉色明顯不太好看。
爺爺等到那股黑煙散去消失後,衝旁邊的韓叔淡淡地說:“沒啥別的玩意兒,想必是棺木露天后就風化了,這麼多年過去了,這墓穴的風水雖然壞了,但也不是大凶之地,還不會有白兇黑兇。不會‘詐屍’的,剛才只不過是陰陽二氣相沖,煞氣衝墳而起,見了日光,也就沒啥能耐了。”
韓叔聽我爺爺說完後,一知半解地點了點頭,問接下來咋辦?
爺爺告訴韓叔,他一會兒開始“拾骨”,讓韓叔先把葦蓆子開啟,鋪在正北方,等他從墓內把骨頭撿出來,讓韓叔一定要按位置,按順序擺好,千萬不能擺錯地方。
韓叔抄起一旁早就準備好的蘆葦蓆子,小心地鋪在了地上。
爺爺伸手從隨身帶的布包裡摸出來一大包香灰,沿著葦子席的四周灑了一圈,在西南角處留了個豁口。把這些弄完後,韓叔已經把棚子支起來了,剛好能遮住了下面的蘆葦蓆子,這是爺爺先前就囑咐好的,說是開棺後的骨骸是不能重見天日的。
見這些都弄好了,爺爺這才跳下墓坑,小心清理著壓在屍骨身上的碎屑。爺爺後來對我說過,他當時一看那口棺材,就知道這死主兒生前不是一般人,非富即貴。不過讓他也想不通的是,既然用得起這麼好的棺木,為啥死後只有棺而沒有槨呢?是突然死亡還是另有隱情,但是不管有什麼原因,這墓穴都不簡單。
棺是盛放屍體的箱匣,槨則是套在棺材外面的大棺材,一般槨內往往放置較多的隨葬品,棺內一般不放或少放。平時總是說“棺槨\",其實“棺\"一般指棺材,“槨”則是指棺材外面的套棺。
使用棺槨形成制度,大概是在周代,按照周代關於喪葬的禮儀規定,天子要
用二槨五棺,諸侯用一槨三棺,大夫用一槨二棺,士用一槨一棺。棺和槨之間不是緊密的靠在一起的,二者之間要留有一定的空隙,以便存放一些陪葬品。所以槨就成為一種室,就是平常考古術語所說的槨室。
我拉著大牙跑回來後,湊到坑前,伸脖子往墓裡好奇地看,這一看可嚇我跳。
墓裡的那個死人竟然還沒有腐爛,五官眉目清秀,栩栩如生,就像是剛下葬。只是面板有點發黑髮緊,頭上梳著一條大辮子,盤在脖子上好幾圈,身上穿的像是戲服,長袍大袖,鬆鬆垮垮的。
當時對歷史根本沒有什麼概念,長大後才知道,那大辮子和所謂的戲服正是大清朝的裝扮,標準的長袍馬褂。
看見墓裡的死人穿得如此奇怪,趕緊讓大牙也來看,就在一轉眼之間,墓裡的情況就發生了天翻地覆的變化,那臉上的面板眼瞅著迅速變黑,變瘦,呲牙咧嘴,漸漸地露出了牙床,眼睛變成了兩個黑洞,恐怖至極,嚇得我一屁股就坐在地上。
等到大牙再看時,一層黑灰附在骨頭架上,他瞅了瞅後,問我有啥奇怪的。爺爺看到棺中變化後,沒怎麼驚訝,似乎早就料到了一樣。他輕輕地揭下屍骨上的衣服,但是用手一碰就化成碎片了,等到把布片都清理乾淨剩下的是一具骨架。
爺爺衝韓叔點了點頭,然後先把頭骨取出來,又很謹慎地遞給了韓叔,韓叔則小心翼翼地接過來擺在席子的頂部。緊接著左手、身軀、右手、左腳、右腳,很有次序地一一取下再遞過去,不大一會兒,棺裡就只剩下些頭髮還有一些隨葬物品了。
隨葬的物品並沒有多少,也沒有看到什麼大件,盡是些瓶瓶罐罐的器皿。爺爺把那些隨葬物品整理在一起,然後把細碎的東西統統塞在一個大罈子裡,把那些器皿則用黃布捲起來,小心地放在準備好的一個木箱裡。
韓叔那邊已經把骨頭重新又擺成了人形,這些發黑的骨頭架子在蘆葦蓆上靜靜地躺著,有點瘮人。也不知道是因為害怕還是緊張,這樣寒冷的天氣,韓叔的腦門上都是汗。
爺爺累得夠嗆,蹲在地上歇了一會兒,看著韓叔都弄好了,又摸出一把銅錢,在席子旁邊剛撒上香灰的內側,按順序在北面放了一枚,西南放了兩枚,東面放了三枚,東南放了四枚,正中放了五枚,西北放了六枚,西面放了七枚,東北放了八枚,南面放了九枚。
待到這些都做完了,爺爺慢慢地直起腰來長舒了口氣,對韓叔說:“他韓家侄子,回去把小寶那孩子接過來吧,下面的事得讓那孩子親自做,咱們不能插手了。也真是難為這孩子,做這種事。\"
韓叔聽了後,衝爺爺趕緊擺手:“難為啥,是為難胡家老爹了,我不會說話,也
不說客套話了,回頭完事,一定上我家喝酒去。”
說完,就往家奔接小寶過來。
爺爺一直忙活著,確實有點累了,坐在葦蓆子的旁邊,手裡熟練地卷著旱菸,略顯渾濁的眼睛卻一直盯著這個墳坑,不知在琢磨著什麼。
爺爺告訴過我只能在外面看,不能離得太近,我忍不住,圍著墳坑慢慢地轉圈看,正看得入神時,大牙冷不丁地使勁拉了我一下,把我嚇了一大跳。
順著大牙的目光看,頓時愣住了,就見墳的正面,也就是衝著墓碑的方向有個洞!
洞的方向正是衝著小寶踩塌的那個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