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80章 武安王

卯時,三通鼓響後,眾大臣依次進入乾元殿。

皇帝殷承軒被一眾太監宮女簇擁著來到殿內。這是他繼位後首次上早朝,雖說他身為九五至尊的皇帝,但內心實則很緊張。

皇帝上朝,禮儀繁多。一眾太監宮女從子時便開始忙碌,直至卯時才準備妥當。

今日要朝議之事,件件非同尋常。殷承軒極力控制自已緊張的情緒,整晚竟未曾閤眼。臨到早朝前,才稍作休憩了一會。從永和宮到乾元殿的途中,坐在龍輦上都在打盹兒。

“陛下早朝,眾臣跪拜!”

殿內眾大臣行一跪三叩之禮。

“吾皇萬歲萬歲萬萬歲!”

“眾愛卿平身!”

殷承軒照例,給韓平賜了座。望著大殿內的諸位大臣,內心感慨頗多。這皇位自已從未期望過,大哥在世時,自已就是他的小跟班。大哥離世後,也應由十哥繼承皇位才對。可父皇將大周萬里江山託付到自已手中,他仍有些不明所以。

連日來,遭遇的變故,好似讓這個國家失了魂魄,每個人都驚魂未定。

昨夜在父皇靈前,殷承軒就與十哥談及此事。令他沒想到的是十哥竟十分坦然,表示自已從未想過要做皇帝。

父皇也知曉他的心意,並未勉強他,而是選擇尊重他的意願。

殷承舟不做皇帝,那能登上皇位寶座的人便只有他殷承軒了。父皇自小就不喜九皇子殷承煜,自然不會將皇位傳與他的。

“眾愛卿,朕初登皇位,有不足之處還需各位愛卿多多擔待,往後輔佐朕治理好這大周江山。”

眾大臣齊聲回應:“臣等定當盡心竭力,輔佐陛下!”

“陛下,您初登大寶,朝中有幾件大事亟待處置,還望陛下定個章程出來,好讓微臣等有個依託!”餘開遠出班拱手道。

“餘愛卿,說來聽聽?”

餘開遠環顧四周,沉聲道:“自從先皇駕崩,宮廷內外變故頻生,人心惶惶。要穩固民心,必須保證喪禮隆重、周到,方可彰顯先皇之功,陛下之孝!”

殷承軒點頭表示同意:“此事甚是,喪禮之事就交由禮部去辦吧!”

“陛下……禮部尚書傅良因參與劉春明謀反,已被收押等候處置,先皇喪禮事關重大,要委派給穩妥之人操辦才行!”戶部尚書李淳說道。

殷承軒心裡也沒多少底,對朝中官員的忠奸善惡自已並不知根知底,這委派官員,於他而言還是一件陌生的事情。先前,父皇得病之時,有大哥處理政務,自已只管做個逍遙王爺,可如今他貴為天子,就得要有識人之能,用人之明才行。

他雖對大多官員不太熟知,但朝中的幾位忠臣倒是曾經聽大哥時常說起。

於是開口說道:“李愛卿,現禮部尚書空缺,待先皇喪禮之後,再議定人選。喪禮所需錢糧皆由戶部撥給,朕看先由你兼任禮部尚書之職,全權負責先皇的喪葬之事!”

李淳看眼下沒有更好的辦法,只得先應承下來。

“陛下,微臣領命。先皇的陵寢早些年已動工,現下只需大致補修一些。太子殿下的陵寢也基本完工。需選定吉日,以安亡靈!”

殷承軒略作思考:“此事由太常寺具體負責,議好佳期再告知朕!”

刑部尚書賈旻上前說道:“陛下,如此便是父子同葬,這於禮法上是否合乎規制?”

父子同葬,是何等的令人痛心。大殿內眾官員都默默垂淚。太子畢竟只是儲君,若以天子之禮安葬恐有違禮制。

易徵微微拱手:“陛下,老臣以為太子殿下勞苦功高,為國戰死,當得起此禮。”

眾大臣互相私下低語一番,皆拱手說道:“陛下,臣等以為如此安排可行,請陛下恩准!”

殷承軒本就對大哥情深義重,既然大臣都提出來了,他也就同意如此。

“准奏,不過喪禮務必要盛大,讓天下人瞻仰先皇及太子的威儀。\"

李淳應道:\"臣領旨。\"

此時,許久未言的韓平起身說道:“陛下,先皇喪禮議罷,老臣想為平叛的將士請功。”

殷承軒微微點頭:“此次平叛,將士們浴血奮戰,理應受功封賞!”

“朕擬了一道詔書,對有功之臣進行封賞!”

說著便叫餘萬里上前宣旨。

“奉天承運,皇帝詔曰:特封殷承舟為武安王,殷承煜為義昭王,餘千里為安遠將軍,厲長慶為承安將軍,段樹橦為鎮北將軍……”

殷承軒一下就封賞了三十多名將軍,可謂是大周有史以來的頭一遭。此次順利平叛,眾將士功不可沒,再者殷承軒也想借此封賞,來樹立威信,好使他這個根基尚淺的新皇帝贏得臣心民心。

武將封賞過後,本該對文官官職進行調整。但劉春明一案牽涉甚廣,他對六部中的官員滲透極深,若將他們一舉剷除,恐動搖朝廷根基。但若不加以懲處,又恐留下隱患,此事還需從長計議。

眾將士跪拜謝恩。

殷承軒賜予十哥殷承舟親王爵位,又委任其為大周兵馬大元帥,掌管全國兵馬。但身份從兄弟變成了君臣,這在他心裡甚是彆扭。要不是顧及國家綱常,他寧願殷承舟稱呼自已十一弟。

武安王已是大周最高的封賜,可謂是一人之下,萬人之上。

殷承軒打算待父皇的喪禮完畢,就為十哥建造一座王府,讓他開府處理軍務。

父皇臨終的遺願便是要他們兄弟齊心,共扶社稷,中興大周。

殷承舟師從蝴蝶谷,文韜武略,在列國之中皆是出類拔萃。奇襲聯軍糧草,斜谷火燒北狄鐵騎,大破拓跋雷虎靈大陣,這些已然讓他聲名遠揚,位列列國名將榜前三。

如此,將大周的兵馬交予他,自已也安心,這也是父皇的安排,他們兄弟一內一外,定然能夠復興大周。

受封武安王,殷承舟也在預料之中。於他內心而言,對於職權官爵並無過多追求,他只想施展平生所學,守護好周朝江山。在離開蝴蝶谷之時,師傅曾預言,天下將陷入混戰,列國之間的戰爭不可避免,征戰沙場才是他最大的心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