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一路上,袁青走在前面,說是一路跟著血腳印走也不過分。
那血腳印竟也是想要往小帽山上去。
“嫂子,你和孩子們在這裡等會兒,我先去前面探探路。”
“行,你也注意安全。”
這個地方背靠著山壁,也不擔心有人從背後襲擊,只要他們謹慎些應該沒問題,反倒是前面血腳印到這裡已經很淺了。
估計沒過多久,蘇和就聽見了袁青的哨聲,如今不只是陸叔永知道這哨聲是什麼意思,蘇和甚至還和袁青定下了三長兩短的哨聲警示。
“走吧,我們也去看看發生了什麼。”
袁青的哨聲是說有發現,暫時沒有危險。
只是等蘇和親眼看見袁青的發現後胃液就一直不停地翻騰,可她還必須要忍下這股翻騰之意,因為瀕死的正是那日跟她同坐牛車的李嬸,還有她的兒子李山。
李嬸身前已經全是鮮血,甚至還有鮮血不停的從她胸腔往外冒出。
“這……李嬸,李嬸是我,蘇和。”
蘇和也不知道該從哪下手,李嬸身中數刀,她根本分不清鮮血到底是從哪裡冒出來的。
“蘇……”
一旁一直摟著李嬸的李山已經失了神,就連蘇和走到近前他都沒有反應。
“是我,是誰幹的…你們為何在這?”
這是蘇和第一次親眼看見人的身體居然有這麼多血可以流出來,那日在火災中看見的屍體也並沒有現在的李嬸駭人。
“蘇和……山兒……救他……”
李嬸已經是強弩之末,如今在瀕死之際能看見蘇和讓她那股氣終於散了,獨獨留下這幾個字便撒了手。
李山能感受到懷中的母親體溫漸漸流失,但他好像已經哭不出聲了。
娘是為了救他才被人所傷的。
可他居然連殺害母親的人都不知道是誰。
還有什麼臉面繼續活下去。
一直留意李山的蘇和在李山撿起一旁尖利的石塊時便立刻反應了過來,立馬衝上前奪過,這孩子心裡肯定很難受,但是也不能選擇這樣的方式啊。
“李山,李山!你冷靜些。”
李山見有人來奪走他手上的東西,立時站了起來,面上悲切:“嬸子,你讓我去死吧,是我害死了娘,我怎麼能獨自躲在這兒呢,是我對不起娘,對不起爹,我這就下去陪他們!”
一直守在旁邊的袁青一把攬過妄圖衝進林子的李山,隨後沒有猶豫一擊將人敲暈。
“這……”蘇和扯起嘴角,袁青倒是手起刀落。
“這個位置也不安全,咱們還是快些走吧。”
是這個道理。
“仲簡,你帶著季秋先跟青叔離開,婷兒也去,我們還是挖個坑好好安葬李嬸。”
“娘,你不走我們也不走。”
蘇和一揚手,她沒功夫跟孩子爭論,有這時間坑都挖好了。
當下便放下東西,陸遠手中拿著的砍刀正好派上用場。
眾人合力沒一會兒便將李嬸入了土。
“世人常說入土為安,我至今也不知道你的名字,但你卻信任我,放心,今後我對李山會如同我自已的孩子一般,你且安息吧。”
蘇和一一掃過每個人的目光,這樣的事讓她心裡都不好受,更別說幾個孩子了。
陸婷面上全是淚水,陸遠雙眼已經通紅,陸叔永就像耷拉耳朵的田園犬,提不起精神,唯有陸仲簡面上看不出任何情緒。
行了禮後,眾人繼續走著上山的路,李山被袁青扛在了肩上。
“青弟,之前我走過進廟裡的另一條路,我來帶路吧。”
那條路下來都不容易,如今上去更要仔細些,此前陸遠砍了根較粗的木棍給蘇和當柺杖,現在正好派上用場。
憑著記憶中的線路,蘇和領著眾人繞了一大圈走上了那條杳無人煙的山路。
-
寺廟的紅漆木門前,全身染血,左肩佩戴紅巾的五六個人正雙手合十面朝寺廟內的佛像祈禱。
他們知道自已這樣不配進入寺廟,但是若非佛祖保佑,他們又怎麼會在一場場廝殺中倖存下來。
站在寺廟門檻內的和尚雙手合十,還了一禮。
世間事變化萬千,師父常說因果緣法,這些人儘管身染鮮血但也守禮,自然不能無禮。
“這下能回去給首領交差了。”
“等下將死去的兄弟帶回去好好安葬,他們的家人應該也能受到照顧。”
“沒想到貫川縣的縣令一早就跑了,下手還這麼狠。”
“是啊,就連這小河村都沒了。”
“接下來我們該去什麼地方找糧食?”
“先回去稟報情況吧,看首領怎麼安排。”
幾人商量著下了山,守在木門後的和尚目中若有所思,但還是將寺廟大門重重關上了,最近這段時日外間又不太平了。
和尚回到寶殿,眾位師兄弟正在誦經,靡靡佛音迴響在寶殿內,衝出頂層萬寶相繪紋將整個萬佛寺籠罩。
負責後院灑掃的小沙彌正靜靜聽著佛音,突然被一旁響動的側門驚了神。
他可是剛剛才聽說寺廟門前來了一群大漢,滿身鮮血,難道前門不能進,這群人就準備從後門進了嗎?
不對啊,這扇側門平時極少開,誰會沒事來敲這扇門。
小沙彌雙手合十,剛準備離開這處,又聽見從門外傳來的撥動門環的聲響。
師兄們現在都在正殿做功課,他還有兩個平時一起的夥伴,只是現在都被分派了事情,只有他一人在後院。
“阿彌陀佛,他們不會在廟裡動手的,不要怕,還有師兄們在。”
小沙彌拿著掃帚緩緩將木門開啟。
映入眼簾的是一群跟他差不多大的孩子,並不是想象中的大漢。
“幾位小施主可是有事?”小沙彌有些遲疑道,這幾人身上還揹著好些東西,而且一旁還躺著一個,看樣子不像是路過。
蘇和指揮著袁青將兩條大豬腿掛上那棵松樹,還在豬腿上用碎布遮擋了部分,防止被人看出來,剛轉回就聽見小沙彌的問題。
站在幾個孩子前學著和尚的手勢,傷心道:“小和尚好,我們一家遭了難,家中田地盡毀,親人也死在災禍中,只留下我同幾個孩子,還有他們的叔叔,如今實在無處可去,還望寺廟能收留些時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