棺中密謀
屯田令鄧艾坐在公堂之上,眉頭緊鎖。堂下,一位衣衫襤褸的寡婦正哭訴著兒子的不孝,而她的兒子,一個身材魁梧的青年,卻只是低著頭,不發一言。
“屯田令大人,我兒不孝至極,求大人為我做主!”寡婦的聲音帶著哭腔,卻也透著一絲堅決。
鄧艾的目光在寡婦和青年之間來回掃視,他注意到青年雖然沉默,但眼神中並無狡詐,反而流露出一絲無奈和悲傷。
“你有何話說?”鄧艾的聲音平靜而有力。
青年抬起頭,眼中閃過一絲感激,但很快又黯淡下去:“屯田令大人,我得罪了母親,甘願一死。”
鄧艾心中一動,他看出青年並非不孝之人,於是轉頭對寡婦說:“你守寡多年,只有這一個兒子。今日告他,他若罪該處死,你不會後悔嗎?”
寡婦的眼神中閃過一絲慌亂,但很快又堅定起來:“兒子是個無賴,不順從母親,有何可憐惜的!”
鄧艾心中已經有了計較,他對寡婦說:“既然如此,你可以去買棺材,來收取你兒子的屍體。”
寡婦離去後,鄧艾派人暗中跟隨。果不其然,寡婦在市集上與一個道士低語了幾句,隨後買了一口棺材。
鄧艾再次詢問寡婦,希望她能回心轉意,但寡婦依舊堅持。鄧艾心中已經有了定論,他秘密派人將道士抓來,一經審問,真相大白。
原來道士與寡婦有染,常被青年所阻,因此設計陷害。
鄧艾釋放了青年,將道士和寡婦用棍子打死,一同裝進了寡婦買來的棺材裡。
這個青年就是師篹。
屯田令鄧艾的府邸內,燈火通明。師篹站在庭院中,望著天空中閃爍的星辰,心中卻是波濤洶湧。他剛剛從死亡的邊緣被拉回,心中對鄧艾充滿了感激,但更多的是對未來的迷茫。
“師篹,你在想什麼?”鄧艾的聲音從背後傳來,師篹轉過身,看到鄧艾正站在月光下,身影顯得格外高大。
“屯田令大人,我在想...”師篹頓了頓,眼中閃過一絲堅定,“我想跟隨您,學習您的智慧和公正。”
鄧艾微微一笑,他早已看出師篹不是池中之物,他的眼中有著不屈的光芒,這是他所欣賞的。“師篹,你可知道,跟隨我,意味著什麼?”
師篹點了點頭,他知道這意味著他將踏上一條充滿挑戰的道路,但他已經做好了準備。“屯田令大人,我願意接受任何挑戰。”
鄧艾滿意地點了點頭,他知道師篹將會成為他的得力助手。“那麼,從今天起,你就是我的學生,也是我的助手。”
師篹心中湧起一股暖流,他深深地鞠了一躬:“多謝屯田令大人。”
從那天起,師篹便開始跟隨鄧艾學習。鄧艾不僅教他如何處理政務,更重要的是教他如何洞察人心,如何以公正之心對待每一個人。
日子一天天過去,師篹在鄧艾的指導下,逐漸成長為一個出色的助手。他的名聲也開始在屯田令的府邸中傳開,人們都稱讚他的智慧和公正。
然而,好景不長。一天,一個神秘的客人來到了府邸,他帶來了一個訊息,這個訊息讓鄧艾和師篹都陷入了沉思。
“屯田令大人,據我所知,最近有人在暗中策劃一場針對您的陰謀。”神秘客人的聲音低沉,帶著一絲警告。
鄧艾的眉頭緊鎖,他知道這個客人的話不可不信。“師篹,你怎麼看?”
師篹沉思了片刻,然後抬起頭,眼中閃過一絲堅定:“屯田令大人,我願意去調查此事,絕不讓您受到任何傷害。”
鄧艾點了點頭,他知道師篹已經成長了許多,他相信師篹能夠處理好這件事。“去吧,師篹,但要小心。”
師篹領命而去,他知道這將是一場艱難的挑戰,但他已經做好了準備。
暗影中的真相
衛州的夜,靜謐而深沉。屯田令鄧艾的命令如同一道閃電,劃破了師篹平靜的生活。他被派遣到衛州駐防,心中雖有不捨,但更多的是對新任務的期待。
師篹抵達衛州的第一天,就聽說了板橋旅店的慘案。店主張用在一夜之間慘遭殺害,而三名衛士的刀上沾滿了血跡,成為了最大的嫌疑人。師篹知道,這背後必有隱情。時板橋旅店的店主張用的妻子回孃家了。晚上有衛州城負責警衛工作的楊尚等三名衛士前來住宿,五更天又早早出發了。夜裡有人拿他們的刀把店主張用殺了,然後又把刀放回刀鞘中,楊尚等三人一點都沒察覺。天亮以後,旅店裡的人追上楊尚三人,檢查他們的刀上有血跡,便把他們三人抓起來拷打審訊。他們三人經受不住嚴酷的折磨,只好誣陷自已殺了人。曹睿對這個案件產生了懷疑,派司馬懿重新進行審理。司馬懿囑咐鄧艾讓師篹去調查此事。師篹到了以後,店內十五個人已經趕集去了,剩下的人不夠,並且已經分散,只留下一個八十多歲的老太太在店裡。師篹命令傍晚將老太太放出去,派辦案人員在後面跟蹤觀察。師篹說:老太太一出去,一定有一個人同老太太說話,你要調查記住這個人的姓名,不要走漏訊息。果然有一個人同老太太說話,辦案人員查明並記了他的姓名。第二天老太太出去,這個人又問老太太,朝廷派來的官員怎樣調查這個案件。連續三天,都是這個人,師篹召集了男女三百多人,從中把與老太太說話的那個人叫了出來,其餘的人全都遣散。經過審問,這個人全都招供了,承認他與張用的妻子通姦,所以把張用殺了。鄧艾將審理結果上報,皇帝賞賜師篹絲織物二百段,並且令司馬懿提拔他為牙門將軍。
山谷的密謀
洛陽遠郊,山巒起伏,綠意盎然。師篹帶著一隊精兵,巡防在這片寧靜的土地上。陽光透過樹梢,灑在他們的鎧甲上,泛起一片片耀眼的光芒。然而,在這寧靜的表象之下,一股暗流正在湧動。
“將軍,您聽!”一名士兵突然停下腳步,側耳傾聽。
師篹揮手示意隊伍停止前進,他的目光如鷹隼般銳利,掃過四周的山林。果然,從遠處的山谷中,傳來了一陣整齊劃一的聲音,彷彿有人在揮動兵器。
師篹的眉頭緊鎖,他知道這絕非尋常。他立即派人快馬加鞭,將這一情況報告給鄧艾。
鄧艾接到訊息後,卻沒有師篹想象中的緊張。他只是淡淡地說了一句:“師篹,此事你不要聲張。”
師篹心中一驚,他不明白鄧艾為何如此冷靜。但鄧艾的下一句話,卻讓他如墜冰窟。
“將與你一同巡防的幾個士兵秘密殺了。”鄧艾的聲音冰冷,不帶一絲感情。
師篹的心中湧起一股莫名的恐懼,他不敢相信自已的耳朵。但鄧艾的眼神堅定,不容置疑。
“屯田令大人,為何?”師篹的聲音有些顫抖。
鄧艾嘆了口氣,他知道師篹還年輕,很多事情他還不懂。“師篹,那個山谷不是我們能觸及的地方。你若再去,性命難保。”
師篹的心中充滿了疑惑,但他知道鄧艾不會無緣無故下這樣的命令。他只能遵命,將那幾名士兵秘密處決。
夜深人靜,師篹獨自一人站在營帳外,望著星空。他的心中充滿了痛苦和掙扎,他不明白為何要犧牲無辜計程車兵,更不明白那個山谷中隱藏著什麼秘密。
“將軍,您還沒休息嗎?”一名士兵走過來,輕聲問道。
師篹搖了搖頭,他的聲音有些沙啞:“我在想,我們守護的這片土地,是否真的值得我們付出生命。”
士兵沉默了,他知道師篹的心中有著太多的疑惑和無奈。但他也知道,作為士兵,他們只能服從命令。
“將軍,我相信您的選擇。”士兵的聲音堅定。
師篹的眼中閃過一絲感激,他拍了拍士兵的肩膀:“謝謝你,兄弟。”
從那天起,師篹再也沒有踏足那個山谷。但他的心中,卻始終有一個聲音在呼喚他,告訴他真相就隱藏在那片山谷之中。
將星隕落
夜幕低垂,星辰閃爍。司馬懿站在高高的城樓上,目光如炬,凝視著遙遠的蜀地。他的心中,卻如同這夜空一般深邃而複雜。
“大人,您已經站在這裡很久了。”一名副將輕聲提醒。
司馬懿沒有回答,他的目光依舊鎖定在那顆昏暗的將星上。他的腦海中,迴盪著諸葛亮的身影,那個令他敬畏又忌憚的對手。
“諸葛亮,你的命數將盡。”司馬懿的聲音低沉,彷彿在自言自語。
副將不解,但也不敢多問。他知道,司馬懿的每一次決策,都有其深意。
蜀軍的營地就在不遠處,燈火通明,人聲鼎沸。他們已經多次挑戰,但魏軍始終緊閉城門,不為所動。蜀兵的辱罵聲此起彼伏,但司馬懿的命令卻如同鐵律,無人敢違。
“大人,為何我們不出戰?”一名年輕的將領忍不住問道。
司馬懿轉過頭,目光如電:“諸葛亮命不久矣,我們只需堅守,勝利自會到來。”
年輕將領雖然不解,但也不敢再問。他知道,司馬懿的每一次決策,都有其深意。
夜深了,司馬懿回到帳中,他的眼前依舊浮現著那顆昏暗的將星。他知道,這場戰爭,已經進入了一個新的階段。
第二天,蜀軍的挑戰更加激烈,辱罵聲更加刺耳。但司馬懿依舊不為所動,他的命令依舊堅定。
“大人,這樣下去,士氣會受到影響。”副將擔憂地說。
司馬懿擺了擺手:“無妨,我們只需等待。”
時間一天天過去,蜀軍的挑戰逐漸減少,他們計程車氣也在慢慢下降。而司馬懿,依舊堅守不出。
蜀地的秋風帶著一絲涼意,諸葛亮站在營帳前,望著遠處巍峨的山巒,他的眼中閃爍著堅定的光芒。他的身體狀況每況愈下,但他的意志卻如同磐石般堅硬。
“丞相,魏軍依舊堅守不出。”一名將領匆匆來報。
諸葛亮的嘴角勾起一抹淡淡的笑意:“司馬懿,你果然沉得住氣。”
他轉身回到帳中,提筆寫下一封書信,信中只有寥寥數語,卻充滿了挑釁之意。他命人將書信連同一套婦人的衣服一同送往魏軍營地。
司馬懿接到書信和衣服,他的臉上沒有一絲怒色,反而露出了一絲讚賞。他知道,這是諸葛亮的計策,意在激他出戰。
“丞相,他們送來了這個。”副將將衣服呈上,眼中帶著怒火。
司馬懿擺了擺手,示意他不必動怒。他平靜地收下了衣服,甚至還給了使者一筆豐厚的賞錢。
“回去告訴諸葛丞相,他的好意我心領了。”司馬懿的聲音平靜如水。
使者愣住了,他沒想到司馬懿竟然如此從容。他只好領了賞錢,悻悻而回。
司馬懿與使者的談話如同拉家常,他詢問了諸葛亮的飲食起居習慣。使者一一回答,他說諸葛亮一頓飯吃不了多少,而且過於操心,二十軍棍以上的賞罰都要親自判罰。
使者走後,司馬懿望著他離去的背影,喃喃自語:“食少事煩,其能久乎?”
他知道,諸葛亮的身體狀況已經不允許他再拖延下去。司馬懿的心中雖然對諸葛亮充滿了敬意,但他更清楚,這是一場戰爭,他不能讓個人情感左右自已的決策。
蜀軍營地,諸葛亮接到使者的回報,他的眼中閃過一絲失望。他知道,司馬懿已經看穿了他的計策。
“丞相,我們該怎麼辦?”將領焦急地問。
諸葛亮的眼中閃過一絲決絕:“既然司馬懿不肯出戰,那我們就主動出擊。”
他開始佈置戰術,準備發動一場前所未有的攻擊。他知道,這可能是他最後的一戰,但他已經做好了準備。
司馬懿在魏軍營地,也在緊張地部署著。他知道,諸葛亮不會就此放棄,他必須做好萬全的準備。
夜深了,兩軍的營地都陷入了一片寂靜。但在這寂靜之下,卻是暗流湧動,一場大戰即將爆發。
祈禳之殤
祁山的夜,深沉而寂靜。諸葛亮坐在大帳之中,面前擺放著一盞微弱的燈火,那是他生命的希望。他的身體已經疲憊不堪,但他的意志卻依舊堅定。
“丞相,您真的要這麼做嗎?”姜維站在他的身旁,眼中充滿了擔憂。
諸葛亮微微一笑,他的手輕輕撫摸著那盞燈火:“為了蜀漢,我願意一試。”
姜維點了點頭,他知道諸葛亮的決定不容更改。他轉身走出大帳,開始在外面守護。
夜深了,風聲呼嘯,彷彿在訴說著什麼。諸葛亮的眼中倒映著那盞燈火,他的心中充滿了期待。
然而,就在第六天的夜晚,一切都改變了。魏延匆匆闖入大帳,他的臉上寫滿了焦急。
“丞相,魏軍來襲!”魏延的聲音打破了寧靜。
他的步履匆匆,帶起一陣風,那盞微弱的燈火在這陣風中搖曳,最終熄滅。
諸葛亮的臉色瞬間變得蒼白,他的眼中閃過一絲絕望。他知道,一切都結束了。
姜維衝進大帳,看到那熄滅的燈火,他的心中湧起一股怒火。他拔出劍,指向魏延。
“魏延!你這是何意?”姜維的聲音中充滿了憤怒。
魏延的臉上閃過一絲驚慌,他急忙解釋:“姜維,我...我不是故意的。”
諸葛亮擺了擺手,他的聲音平靜而虛弱:“算了,姜維,這是天意。”
姜維的劍緩緩放下,他的眼中充滿了悲痛。他知道,諸葛亮的時間不多了。
孤傲的背叛
夜風呼嘯,大帳內的燈火搖曳著,映照著諸葛亮蒼白的面容。姜維站在他的身旁,手握劍柄,眼中燃燒著憤怒的火焰。魏延跪在地上,身體微微顫抖,似乎在為自已的魯莽行為感到恐懼。
“丞相,末將...末將不是故意的。”魏延的聲音帶著一絲顫抖,但姜維卻從他的眼神中看到了一絲狡黠。
諸葛亮輕輕擺了擺手,他的聲音雖然虛弱,卻依舊充滿了威嚴:“魏延,起來吧。現在不是追究責任的時候,先去擊退魏軍。”
魏延連忙起身,臉上露出感激的神色:“多謝丞相寬宏大量,末將定當死戰。”
姜維的心中卻是波濤洶湧,他知道魏延的為人,也知道諸葛亮對魏延的態度。他的目光緊緊鎖定在魏延的背影上,直到他走出大帳。
“姜維,放下你的劍。”諸葛亮的聲音打斷了姜維的思緒。
姜維轉過頭,看著諸葛亮,他的眼中充滿了不解:“丞相,您真的相信魏延是無意的嗎?”
諸葛亮嘆了口氣,他的眼神中透露出一絲無奈:“姜維,我知道你在想什麼。但現在,我們需要的是團結,不是內鬥。”
姜維沉默了,他知道諸葛亮的話有道理。但他的心中,卻始終有一個聲音在告訴他,魏延的行動太過可疑。
魏延走出大帳,他的臉上露出了一抹冷笑。他知道,自已的計劃已經成功了一半。他快步走向自已的戰馬,翻身上馬,帶領著士兵衝向戰場。
戰場上,魏軍的襲擾如同潮水一般,但魏延卻如同一道堅不可摧的堤壩,將他們一一擊退。他的勇猛讓士兵們士氣大振,他們高呼著魏延的名字,將魏軍打得節節敗退。
戰鬥結束後,魏延帶著勝利的喜悅回到了大帳。他看到諸葛亮和姜維都在等他,他的心中不禁一緊。
“丞相,魏軍已經被擊退。”魏延的聲音中帶著一絲得意。
諸葛亮點了點頭,他的眼中閃過一絲複雜的情緒:“魏延,你做得很好。但現在,我們需要考慮的是蜀漢的未來。”
魏延的心中一驚,他知道諸葛亮的話中有著深意。他的目光轉向姜維,卻發現姜維正冷冷地看著他。
“丞相,我願意為您赴湯蹈火。”魏延的聲音中帶著一絲堅定。
諸葛亮微微一笑,他知道魏延的忠誠,但他也知道魏延的野心。他的目光轉向姜維:“姜維,你是我最信任的人。我希望你能夠理解我的決定。”
姜維的心中一震,他知道諸葛亮的話意味著什麼。他深深地鞠了一躬:“丞相,我明白了。”
諸葛亮的眼中閃過一絲欣慰,他知道姜維已經明白了他的意圖。他轉過頭,看著魏延:“魏延,你先下去吧。”
魏延的心中充滿了疑惑,但他還是恭敬地行了一禮,退了出去。
大帳內,只剩下諸葛亮和姜維。諸葛亮的聲音低沉而有力:“姜維,我知道你對魏延有所懷疑。但我們現在需要的不是猜疑,而是團結。”
姜維的心中充滿了感慨,他知道諸葛亮的話是對的。他點了點頭:“丞相,我明白了。我會放下個人的恩怨,為了蜀漢的未來而努力。”
諸葛亮的眼中閃過一絲欣慰,他知道姜維已經成長了許多。他的聲音漸漸低了下去:“姜維,我的時間不多了。我希望在我走後,你能夠繼續守護蜀漢。”
姜維的眼中閃過一絲淚光,他的聲音有些哽咽:“丞相,我...我會的。”
諸葛亮的臉上露出了一抹微笑,他的聲音越來越弱:“那麼,蜀漢的未來就交給你了。”
姜維緊緊握住諸葛亮的手,他的心中充滿了堅定:“丞相,您放心,我一定不會辜負您的期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