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二十章 農莊之行

徐子卿的故事主要講的就是她前世周遊全國替人治病的事,因為受網友影響經常歪樓,再加上她周遊全國,見識廣博,故事裡所包含的內容十分駁雜,卻也成就了《神醫遊記》“古代文化藝術百科全書”之名。

很多網友都在網上討論著《神醫遊記》這個故事,《神醫遊記》也從原本所在的天涯論壇向全網傳播。甚至有些覺得自己手工好的愛好者,還自己嘗試著把《神醫遊記》裡提過的一些東西自己動手做出來……

宋仁和在國內還是很有名望的,徐子卿對宋仁和的印像倒是挺不錯的,雖然她覺得宋仁和在醫術上的能力也“不咋的”,但比起其他的中醫,宋仁和也還“勉勉強強”,而且宋仁和真的是熱愛中醫,醫德也很好。因此徐子卿也留下了自己的qq號給宋仁和,有心指點指點他。

這倒讓宋仁和這個“老古董”還要不恥下問,向自己的晚輩們學習如何使用qq,可是難為了宋仁和一把。

但不是向晚輩請教問題讓宋仁和丟了面子,而是學習使用智慧手機,還有像qq這些新式聊天工具,把宋仁和虐到差點懷疑自己的智商。一個問過許多遍,明明操作很簡單的問題卻轉瞬就忘,在自家忍著怒氣直翻白眼的晚輩面前,實在是丟盡了這張老臉。

隨著宋仁和和徐子卿在qq上的多次交流,徐子卿把宋仁和視為了忘年交,宋仁和在徐子卿這裡也是受益匪淺,更是視其為良師益友。

宋仁和在得到徐子卿的默許後,自發的組織了幾位對傳統文化感興趣好友,為徐子卿整理修訂她在論壇上講的故事,準備將這個故事整理成一本書,名字就叫《神醫遊記》。

畢竟,徐子卿講的故事時間線雖然是按照她自己前世的經歷來講,其中也夾帶著許多的文言文。在這故事時,可能受到廣發網友插科打諢的影響,加上有時候徐子卿自己的自由發揮,故事講得很是“肆意”……

後來的後來,當徐子卿的故事講完,講到神醫墜入深淵而亡的時候,很多人都哭了……

這時候,宋仁和他們整理《神醫遊記》的成書也弄好了。

經徐子卿和宋仁和等人合力完成的《神醫遊記》這本書,在那些老一輩知識分子和新一代愛國青年那裡得到了非常高的評價,被譽為不亞於《紅樓夢》的“中國傳統文化的百科全書”,甚至,《神醫遊記》的比《紅樓夢》更具有研究價值。

當然,這些都是後話了,讓我們把時間調回到徐子卿和宋仁和爭辯醫學的第二天。

徐子卿和宋仁和的一場爭辯,讓兩人“不打不相識”,心心相惜起來。

在宋仁和註冊了自己的qq,互相加了好友之後,身為“醫痴”的宋仁和同學就忍不住在qq上問道,“你發的那個《黃帝外經》是真的嗎?”

儘管宋仁和自己也知道《黃帝外經》失傳千年,可作為一個比自己要厲害不知道多少倍的醫學高人拿出來的醫學古籍,宋仁和也動搖了。

“是啊。”徐子卿無所謂的回答。

“那,那我能借閱借閱嗎?我保證我看了之後一定完好無損的歸還,呵呵……”宋仁和這樣的“醫痴”對於這種醫學古籍一類的誘惑,根本沒有任何的抵抗能力。

“只要你願意借給我,你讓我做什麼都行,拜你為師都行!”宋仁和覺得對方一定是隱世的神醫,害怕這些人注重師門傳承,不願異把古籍借給他,宋仁和又再次加大了自己的籌碼。

“嗯,我考慮考慮,過幾天再答覆你。”徐子卿裝著一臉高深莫測的模樣。當然,早已有徒弟人選的徐子卿才看不上宋仁和這個“笨”徒弟!

其實,徐子卿有心在這個世界把中醫發揚光大,又怎會把這些失傳的孤本藏著掖著。

不過是因為孤本的《黃帝外經》上全都是小篆,在這個簡體字盛行的現代,連認識繁體字都有困難的現代人,宋仁和他們在孤本面前就相當於文盲。還是孤本認識他們,而他們不識得孤本的那種!

這幾天,徐子卿把自己曾經手抄的《黃帝外經》和一些其它醫學古籍整理出來裝訂成冊,還翻譯講解了一番,實在是怕“笨學生”看不懂!

然後才答覆了宋仁和願意借書給他,不過只能是手抄本,不用歸還!

將自己這幾天整理好的手抄版《黃帝外經》和其他醫學古籍一併快遞寄給了宋仁和。

在徐子卿將書籍都準備好寄過去之後,已經是大年初九了。

陳莞已經和林晚君,林平君姐妹兩人約定好,邀請各自的孃家和婆家人,於明天正月初十一起去郊區的農莊。

初十這天去的除了都是和徐家交好的林家,陳家和顧家人外,還有就是江霆和嚴凌。在沒有一些討人厭的“攪屎棍”的打擾下,氛圍一直都很好。

在大傢伙都各自駕車到農莊門口,就看見農莊裡幾個非常現代化的巨型農業高科技溫室大棚錯落有秩的分佈在水泥路的兩旁。

說是幾個,實際上是一個,這幾個溫室大棚都是聯通了的。

可以說,農莊就是溫室大棚,溫室大棚就是農莊。

下了車走進溫室大棚,就看見大棚裡一望無際綠色,各種各樣的瓜果蔬菜長得鬱鬱蔥蔥,在這大冬天的日子,整個農莊生機一片,讓人的心情不由自主的愉快起來。

順著農田之間三米寬的水泥路走進去,水泥路兩旁搭著個高高的鋼鐵架子。

農莊大門口的路旁種了幾株彩色的爬藤薔薇。薔薇長得很是粗壯,沿著路邊的架子爬了上去,形成了一個拱形薔薇花門,就好像裡面是一個美麗的大花園。

花門進入,鋼鐵框架上一排排地種植著無土栽培蔬菜,這些蔬菜在溫暖的大棚裡,因為營養充足光合作用極好的情況下,長得肥綠肥綠的。

一路繼續往裡走,無土栽培蔬菜過後。好傢伙,那架子又成了爬藤蔬菜的架子。有絲瓜,苦瓜,黃瓜,佛手瓜,葫蘆……

一株株的各式的藤蔓舒適的躺在架子上,慵懶的舒展著自己纖細苗條的身姿,閒適的享受著冬日裡的陽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