結束休假,回到了首都。
禹天捋了捋今年的重要事項:
田徑賽事方面,有年中在燕京舉辦的亞運會,以自已目前的身體狀態和訓練成績,奪冠毫無壓力;
投資方面,嘉耀哥比自已還積極,上半年做空日經指數按部就班來就行,不用他操心,下半年做多國際石油的計劃他已經準備好了,暫時不急著和嘉耀哥說;
以前還想過提醒華夏注意中東的局勢,現在不想了,國際上發生的任何大事都是有脈絡可循的,自已還是別太天真了。
90年還有什麼事兒需要自已摻和的?
好像沒啥了,算了,走一步看一步吧。
今年的重點是半年後的石油期貨,當然了,專業的事情交給專業的人去幹,自已負責做出方向性的指引,然後承擔壓力,享受果實。
看到桌面上的編劇教材,思緒滑到了劇本創作方面。
“今年事情不多,閒著也是閒著,要不搞個劇本練練手?”
謝冰下半年大三,明年大四就要跑劇組了。
跑劇組當演員?
嘖,他倒不是不放心謝冰,主要是擔心遇到不靠譜的編劇、導演,搞出個噁心人的劇情出來;
不妨先開個影視工作室,謝冰當霸道女總裁,呵呵,我的地盤我做主,想拍啥拍啥,想怎麼拍就怎麼拍,自已手上的資源可以得到最大程度的利用。
開影視工作室簡單,關鍵在於業務。
拍電影就算了,未來幾年國內電影市場沉寂的厲害,每年總票房才幾個億,簡直是沒法說,他也沒能力改變這種狀況;
還是選電視節目吧,國內電視機的普及率越來越高,好看的電視節目太少,人民群眾很不滿意。
廣電這幾年也在改革,開始嘗試製播分離,允許電視臺採購節目製作公司的節目;
綜藝節目的受眾人群最廣,投資小,見效快,價效比最高,不過他放棄了,不管哪一型別的綜藝節目,都非常講究人脈和經驗,新工作室在這些方面都欠缺;
那就拍電視劇,先拍室內情景劇,投資小,室內搭景,多機拍攝,同期錄音,演職人員構成簡單,製作工藝成本低,很適合新工作室練手;
現在才90年,國內第一部室內劇《渴望》還沒播出,估算一下時間應該也快出來了,接下來還有《編輯部的故事》、《家有兒女》這些,收視率都爆火。
不錯,不錯。
選什麼題材好呢?
不能太嚴肅,不想玩煽情,不能太老套,帶點愛情元素,輕鬆搞笑......
禹天在記憶中搜尋......
啥?搞原創?
禹天撓撓鼻子,原創這事兒暫時先不考慮了吧?呵呵,還是先借鑑借鑑,那啥,這不是剛開始沒經驗嗎?以後,以後一定搞原創,呵呵。
左想右想,有了,《武林外傳》!
這部劇十多年後才拍,當年收視率第一,他看過兩遍,印象比較深刻;
《武林外傳》是一部披著武俠外衣的室內情景喜劇,從形式上來說,它的風格很先鋒時尚,運用的表現手法是拼貼、反諷與戲仿,內容不受時空的限制,不管題材的分類,方言、笑料、遊戲、廣告用語、影視文化、流行音樂等等摻雜在一起,有強烈的後現代主義傾向。
《武林外傳》成功的關鍵在編劇,也就是劇本創作,它的“戲說度”拿捏得很好,它解構、反諷武俠,沒有顛覆俠義精神;戲仿人生百態,但不消極失落,分寸把控的非常好。
詳細劇情他想不起來了,不過沒關係,他要的是這部劇的架構和表現形式,以及劇中主要人物的人設,劇情和對話這些交給專業編劇去完成,自已負責把關,不行打回去重寫,一點點磨,反正時間很充裕;
演員也不難找,室內情景喜劇的表現形式需要演員的表情動作適當的誇張,全國的話劇演員多了,肯定能挑出合適的。
想到這裡,心中給自已點了一萬個贊,翻出一個大筆記本記了下來,等有時間了再慢慢填充。
禹天拿著筆,繼續琢磨;
孵化《異星球》小說的工作今年要動起來,影視改編、遊戲製作可以緩一緩,漫畫製作可以先動起來,還有小說裡的人物魔獸的形象設計、玩偶玩具這些,港島做這些比較有經驗,人才也不缺,回頭跟嘉耀哥商量下,幫自已在港島成立一家公司,招兵買馬,港島在那邊做大頭,外包一部分給內地的美術院校師生,培養和鍛鍊後備力量。
嗯,記下。
《異星球》小說的第二部,他原本是不想再寫的,文采不夠,寫起來太累,太辛苦。
後來,呵呵,覺得還是有必要進一步挖掘小說的潛力;
掙錢是次要的,好吧,這麼說有些虛偽,掙錢也很重要,畢竟是很大一筆錢,沒誰會嫌自已錢多;
他現在更看重對個人形象、名聲的打造和提升,樹立起一個響噹噹的金字招牌,以後做起事來自然會順風順水,事半功倍,這些可不是用錢就能砸出來的;
所以,辛苦就辛苦一點吧,男人就要對自已狠一點;
第二部名字暫定為《異星球之家園保衛戰》,故事大綱他已經寫好了,內容主要講述徐崢和夥伴們在大搞家園建設的時候,無意中開啟了通往地底世界的通道,在探險過程中,與地底世界的統治者,邪惡的地底精靈發生一系列的衝突,徐崢他們最後戰勝了邪惡,解放了地底世界被奴役的各種族。
建設中的美好家園引來外部強大勢力的窺視和入侵,他們在抗擊侵略的過程中,團結和拯救了更多被壓迫、求解放的種族,取得了最後的勝利。
小說主基調和看點是異界戰爭,穿插親情、友情以及主人公徐崢的愛情,宣揚真善美,正義戰勝邪惡,團結就是力量,滿滿地正能量;
這裡要強調一點,第二部是原創!原創!原創!重要的事情說三遍,呵呵。
不過,他不準備自已動手寫作,而是打算組建一個寫作團隊,就是這寫手從哪裡找他還沒想好;
算了,和玉玲姐商量下先,港島那邊肯定有職業寫手,多給錢,籤正式合約,有明合社參與,應該鬧不出啥么蛾子;
筆記本翻到另一頁,記了下來。
這幾年,他腦子一直沒閒著,這樣的大筆記本都寫完七八本了,裡邊都是他對未來的規劃以及對一些專案的構想。
現在剛進入90年,距離改革春風吹滿地的92年還有兩年時間,有些專案其實已經可以啟動了,資金現在也有了一些,最主要是缺人,缺少專業的人才。
如今的大學生還是包分配,全國擁有高等學歷的人差不多都在國企體制內,要等到92年下海潮、93年鬆綁畢業分配製度,市場上才會出現大量的人才流動。
“好飯不怕晚!”
拍了拍大筆記本,禹天的心中充滿了幸福和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