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 22章 收穫滿滿

張家輝見人都跑光了,趕忙放下雙手,厲聲道:

“兔子,別仗著人多欺負人少啊”

三人並沒有動手,沒錢盯著張家輝,對姐姐哥哥說道:

“大姐,二哥,我看著這小子,你們去拾麥,現在人都跑去了,再過一會糧站肯定發現,就沒機會了”

兔子應了聲好,和姐姐快速離開。

張家輝見他倆跑的比兔子還快,又看了看眼前的小不點。哈哈笑個不停,一把推開沒錢,罵道:

“就憑你這笨蛋,還想攔我,回頭跟你算賬”

說著向東邊倉庫跑去。

看倉老頭拉著多餘去找他家大人理論,走到半路,多餘大哭,邊哭邊喊:

“大人打小孩了,大人打小孩了”

老頭見他突然大哭大叫,身旁排隊交公糧的農民都看著他們,有些難堪,說道:

“誰叫你偷糧食的,今天非找到你家大人,教訓教訓你”

多餘哭的更大聲了,喊道:

“我沒偷麥,我袋子裡裝的是土,我活泥巴玩,你就追我打我”

說著把布袋裡的乾土倒了出來。

老頭聽他大叫更是生氣,罵道:

“你跑庫房裡玩什麼泥巴,你提個袋子從庫房裡跑出來,我當你是偷麥的才追你的好吧”

“我沒偷麥,我玩泥巴,你就打我”

多餘滿地打滾,顯得委屈至極,哭著喊道:

“我本來想玩泥巴的,有個叫張家輝的,讓我去糧倉。說我提著一袋土揣在懷裡,跑進去,再拎著跑出來,就給我買冰棒吃”

老頭一聽這話,心中一動,暗叫糟糕。

趕忙往糧站裡面跑去,剛跑到倉門口,定睛一看,瞬間氣的七竅生煙,差點一口老血噴湧而出。

只見剛滿倉還沒來得及交接的庫房門前,一大群小孩,個個拿著布袋子,已經裝的滿滿當當。

袋子裝滿了,就把褲腳紮緊,塞進褲襠裡,把衣服脫掉,裹在衣服裡。

倉前圍觀的,不止老頭一人,還有許多大人。

大人們看著許多小孩扒倉門,瞧的是嘻嘻哈哈,躍躍欲試,恨不得自已也是小孩,能上去撈一把。

就在這時,人群一陣騷動,七八個壯漢,朝這邊跑來。

領頭的是個胖子,一身肥膘,滿頭大汗,見一群孩子正在倉門裡面扒欄板,裝小麥,又見看門的老頭站在門前,好像急的快要暈過去了。

他氣急敗壞衝老頭叫道:

“三叔啊,你在這弄啥嘞,看著小孩偷麥嗎?”

老頭見站長來了,心中急怒稍減。

“我……,我……”

想解釋兩句,我了半天,也沒說個所以然來,這讓他從何說起呢。

後面七八個壯漢,已經殺到。胖子站長沒等他三叔說完,一揮手喝道:

“關倉門,一個都不要放出去”

吱呀吱呀,滾輪式倉門,緩緩合攏,只聽倉內傳來放我出去的孩童叫聲。

沒錢姐弟四個躲的遠遠地看著那邊,多餘已經笑的合不攏嘴了

“這下好了,看他們還敢搶我們的麥嗎?”

大姐和二哥看起來也很高興,丫頭看了眼沒錢說:

“老三,開始還怕你闖禍,沒想到你這點子把他們全關起來了。”

沒錢嘿嘿一笑說道:

“我們拾麥去吧,他們雖然被關起來,但也不能便宜了其他人”

手指了指遠處幾個看起來比較遲鈍的孩子。

姐弟四人互相看了一眼,趕忙跑過去。

剛跑到原來倉門口,就聽到糧站大喇叭裡傳來清嗓子的聲音。

“咳咳,這個,交公糧的老少爺們,我是糧站的龍站長,大家聽我簡單講兩句。

自古以來,民以食為天,交公糧呢,是鄉親們的義務,是為國家做貢獻,同志們都辛苦了啊。

咱這交公糧,時間緊任務重,撒點糧食,掉點麥,也屬於是正常情況,所以糧站呢,是允許外面老人小孩在院子裡拾麥撿糧的,顆粒歸倉嘛。

但是,今天也不知誰家的孩子竟然跑到糧倉裡面拾麥,這是幹啥嘞?

糧食交到糧站那就是公家糧食,在倉外拾麥,糧站不管,相反還要鼓勵,但是到糧倉裡面拾,那怎麼弄?

不得已糧站把不守規矩的孩子,關在倉庫裡面了,老少爺們,雖然交糧辛苦,但還請來認領一下自家孩子,都領回家吧。

今天這些小孩不準再進糧站,要不然糧站不得不從各家扣斤數。……”

巴拉巴拉,胖子站長足足講了1個多小時才關廣播。

沒錢幾人哪管他說了什麼,只是全身心投入到撿糧大事當中了。

一個下午,收穫頗豐,四個布袋裝的滿滿當當。

三兄弟將破褂子脫下,袖口紮緊,用來充當臨時糧袋。

其他幾個小孩也撿的不亦樂乎,收穫滿滿。

日頭偏西,糧站人員早早收工了,大量驗糧不透過的人,將自家糧食篩了又篩裝好準備明天再驗。

還有很多沒排到的人,鋪起席子薄被,準備就地過夜,排隊驗收。

二牛排了一天隊,終於在收工前交上了。

一家人興高采烈的連夜回家。

姐弟幾個一上午才撿了大半袋。

而下午就撿了四五袋,足有好幾十斤。

破天荒的二牛給他們每人買了個冰棒作為犒勞,還買了個大西瓜放在車上。

要知道今天撿的糧食完全夠沒錢和多餘上學的學費了,二牛怎能不高興。

9月開學季

沒錢和多餘都到了上學的年齡,自然要到學校報名。

“叫什麼名字?”

梳著大背頭,戴著金絲邊眼鏡,端坐在辦公桌前的校長問道

“餘沒錢,餘多餘”

媽媽笑著說道

“沒錢?沒錢拿麥也可以交學費,我問小孩叫什麼名字”

“就叫沒錢啊,還有多餘”

矮胖女人笑著回答道

周圍大人小孩一陣鬨笑,媽媽不好意思的笑著說道:

“孩子爸取得名字,沒文化,亂取的,哈哈”

校長抬頭看了她一眼,笑了笑:

“你們這名字,取得太隨意了,我給你們改改可行?”

“可以,可以”

校長看了眼沒錢和多餘說道:

“餘沒錢,你就叫餘錢吧,餘多餘,叫餘多,可行?”

沒錢和多餘同時點頭。

校長又問:

“恁倆幾歲了”

“7歲”

他倆同時說道

“哦,雙胞胎嗎?”

校長疑惑地問道

“不是的,我是他哥”

餘錢回道。

校長轉頭又問他們媽媽:

“兄弟倆?都是7歲?”

媽媽支支吾吾回道:

“是,他爸急了點”

人群又是一陣鬨笑。七嘴八舌說什麼的都有。

餘錢和餘多見別人笑話媽媽,雖然不明白是為什麼,都是小拳緊握,隱忍不發。

校長一臉不信:

“胡鬧”

“恁倆幾月生的?”

“我9月14生的”

餘多脫口而出。

“我?”

餘錢看著媽媽,家人從來沒跟自已說過這個。

媽媽憋得臉通紅,支吾半天:

“頭年生的”

“幾月份?”

校長見她支支吾吾追問道

“11月吧”

媽媽回道

人群又是一番議論

“哪有這樣當媽的,孩子什麼時候生的都不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