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84章 紅薯粉條製作

她將桂花和糖仔細地裝好後,輕輕地蓋上蓋子,以防止外界的水汽進入,但又不完全密封,留出一些縫隙讓空氣流通。

接下來,將玻璃罐放入鍋中,用小火慢慢蒸煮,不可大火催化。

這個過程需要耐心等待,直到糖完全融化並與桂花充分混合。

此時,剛剛做好的桂花蜜可能會顯得比較稀薄,外觀並不完美,但這只是暫時的現象。

隨著時間的推移,當它冷卻下來,糖分會逐漸凝固,變得更加濃稠,最終呈現出與在常溫下製作相同的質感和口感。

靜靜看著桂花蜜的冷卻,何柚的心也慢慢的平復下來,忽而暗暗搖頭,唾棄曾經飽受折磨的自已,看來自已還是不能做到無動於衷。

---

“回家不能給你爸爸講知道不。”蘇秀雨帶著蘇茵茵,騎著電動車呼呼的在路上跑,還是忍不住再叮囑她一句。

她沒給老公講過這件事,萬一被他知道了可不好。

“講啥啊?我還想吃烤紅薯。”

剛才就吃了一個小的,沒吃夠呢。

“---”

“知道了,回去把剩下的幾個給你烤了。”

大饞丫頭。

---

“蘇大能,別拿你那沒洗的手去摸粉。”

“劉淑,你的頭髮包緊點,別有頭髮絲掉缸裡了。”

“哎呦呦,仔細點,這壞的給她削了,不能要。”

“放心吧老嫂子,自家人做的錯不了。”

“咱嬸子可是成監工了,嚴格把關,哈哈哈。”

“哈哈哈,那可不咋滴。”

蘇家莊的村頭河道旁,伴隨著轟隆隆的機器攪紅薯聲,眾人說話的聲音在其中吆喝響起。

蘇姥姥原本想按照何柚的想法直接在本村收紅薯,但是今年的收成還不錯,紅薯還便宜,不到一塊錢一斤,蘇姥姥就尋思著直接買紅薯打粉做粉條。

自已親自監工,以防有那小人之心的,往裡面亂加東西。

何柚要一百斤的紅薯粉,蘇姥姥估摸著出粉量,直接在村裡買了五百斤的白芯紅薯,白芯的出粉率高,她怕不夠,自已種的紅薯又摻進去幾十斤,湊了將近六百斤,到時候多了還能自已吃。

蘇家莊村頭就有一個小型的紅薯作坊,是村裡人自已開的,平時大門緊閉,只有每年紅薯上市的時候才開門營業一段時間。

作坊也較為簡單,一口大鍋,一個將紅薯攪碎磨漿的機器,幾個洗紅薯的大盆,還有幾個沉澱紅薯的水缸,加上一家老小幫忙。

劉大能的媳婦和兒子清洗紅薯,他負責盯看機器加哪忙去哪,兒媳婦劉淑洗磨好的紅薯粉。

然後給上一斤一塊錢的加工費,將紅薯運過來就可以直接等著收紅薯粉條了。

但是蘇姥姥不放心,要自已親眼盯著,平時自已家吃也就算了,這可是拿來賣的東西,不乾淨可不行。

平時村裡人,你走這說兩句,她走這說兩句,一點也不講究,唾沫星子飄裡邊怎麼辦。

有她在,誰也別想往跟前靠。

清洗乾淨的紅薯削去壞掉髮黑的,放在機器的入口,呼隆隆幾下,就將紅薯碾碎成糊狀的紅薯漿,這時候的漿還不能直接沉澱晾粉。

紅薯中的雜質較多,還有紅薯的皮和沒打碎的纖維在漿裡。

這時候需要洗漿。

在大缸的上邊懸掛密度小的瀝水紗布,將打好的紅薯漿舀在紗布上,用清水多次沖洗攪拌,細膩的紅薯粉會隨著水流,流入缸中。

多衝洗幾次可以提高出粉率,也能讓紅薯粉更加白淨。

這時的紅薯粉和水融為一體,呈現微黃渾濁的狀態。

然後經過一夜的沉澱,缸底會出現厚厚的一層白色沉澱物,這就是紅薯粉,水和紅薯粉已經分離,這時候把上層的水倒掉,刮出溼潤的紅薯粉放在太陽下晾曬乾透。

在晾曬的過程中,把大塊的紅薯粉一點一點掰小,類似米粒大小即可,不用再次上磨細磨。

這時製作紅薯粉條的原材料才算完成,下一步就是製作紅薯粉了。

這個重要的環節則要蘇大能自已來,他是多年的好手,連在他手下學習幾十年的兒子他都不放心讓他單獨上手,萬一做毀了疙疙瘩瘩的,可是砸了自已招牌。

全部晾乾的紅薯粉,重新加入清水調製成黏糊的狀態,蘇大能媳婦賀青青燒著大鍋裡的火,那麼多年的配合,只有她才能燒出蘇大能想要的火候。

“好了。\"

蘇大能看著鍋裡火候達到,立馬大喊一聲讓他媳婦開始停止燒火。

接著他用特製的,地下全是細小孔洞的水瓢,從旁邊調製好的紅薯盆裡舀出一瓢粉,移到熱鍋的上方。

接著他伸直胳膊,嘿呦一聲,渾身開始有力的晃動,一邊動,一邊用雙手在大鍋周圍繞圈,讓粉均勻的落在鍋中。

這時候晃動不能停,一停紅薯粉的流速就會變慢,粉條就會堆積成一個一個的疙瘩,成品不完美。

一瓢紅薯粉下入鍋中後,蘇大能便耐心地等待著它被煮至透明狀態。

當紅薯粉終於煮熟時,他熟練地拿起一根約一米長的竹竿,將其挑起並晾放在一旁。

這樣,一瓢紅薯粉正好晾成一杆,方便晾乾和收取。

\"嫂子,怎麼樣?\" 蘇大能得意洋洋地拿起剛剛撈出的粉條,向蘇姥姥炫耀著,這可是他多年的老手藝,從來沒有出過錯。

這些粉條粗細均勻,透明度高,沒有任何疙瘩或黑點。

\"嗯,確實不錯。\" 蘇姥姥滿意地點頭,眼中流露出讚賞之色。

她注視著在陽光下閃耀的粉條,它們隨著微風輕輕晃動,散發出粼粼的光芒。

那晶瑩剔透的質感讓人垂涎欲滴,彷彿每一根都蘊含著無盡的美味。

這邊沒有場地晾,待到全部下完,蘇姥姥就用小三輪拉著,帶回家在院子裡晾。

晾粉條的竹竿棍較短,但是交叉的鐵質晾衣杆開啟剛剛好,把竹竿蓬在上邊,放在院子裡無遮擋的地方晾。

這兩天天氣不錯,蘇姥姥摸著溼潤的粉條已經完全晾乾,思索著要不要今天全部取下來,明天給何柚送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