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251章 第一次做官戰戰兢兢

等一行人進了京城的城門,大家都還沒有回過神來。

就又被那一座座高聳的酒樓,寬闊的街道,還有人擠人、穿著各式各樣服裝的人,給震撼到了。

“哇塞!”

“這也太多人了吧,這輩子能來到京城,真是死無遺憾了。”

“嗯,我也是。”

路過的行人看著這一幕,沒有一個人出聲嘲笑,都是帶著善意的微笑。

因為這種事情,京城本地人看過太多了,基本上每天都有許多外地人來京城。

大家的心情慢慢平復下來,錢氏才想起來一件事。

“三毛,你之前說有住的地方,那咱們一會是住在哪裡?”

陳清遠:“上次離京的時候,我就定下了一個二進的房子,已經交了100兩的定金,只要在2個月內付了尾款就可以。”

“一會我就去把尾款交完,以後那個房子就是咱們家的了。”

錢氏點了點頭,然後催促:“那咱們快一點去吧,我已經忍不住想看咱們家的房子了。”

其他人也是連連點頭。

......

一炷香後,一行人就來到內城的青柳巷。

能有資格在內城住的人,都是非富即貴,不是在朝廷做官,就是民富一方的大地主、大商人。

而青柳巷,則是位於內城的西南角。

因有幾棵高大的柳樹而得名,在這裡的居住的,都是朝廷的文官。

而且這青柳巷,因為都是文官居住的原因,平時都是非常安靜,一點也不像別的街道那樣嘈雜。

所以在最開始的時候,陳清遠經過重重考量,才考慮把未來的家安在這裡。

下了馬車,陳清遠從包袱裡面拿出鑰匙,開啟了以後在京城的家。

京城二進的房子,大小上都是比較中規中矩。

但是,讓陳清遠定下來的原因是:院子裡面有一棵開花的老桃樹。

住在房子裡面,春天可以聞著花香,夏天可以摘果。

帶著家人穿過前院,陳清遠就站在桃樹下,說道:“正房是給爺爺奶奶住,東西廂房各有三間房: 爹孃牛蛋、二叔二嬸、和我各住一間。”

“西廂房的三間分別是: 二姐、三姐、皮蛋各住一間。前院的倒座房有三間: 就是堂哥、吳一發、小紫小玉住。”

“大家先打掃一下,我和堂哥出去付一下這座房子的尾款。”

確實不用陳清遠說話,大家就已經在開始收拾了。

半個時辰後,陳清遠就帶著嶄新的房契回來了。

雖然現在家裡也有幾張房契,但是京城的房契眾人還是第一次看見,一個個都是湊近看了看。

等所有人看了一遍,陳清遠把房契收好,這時錢氏好奇道:“三毛,這個房子花了多少銀子?”

“花了2100兩。”

這話一出,一個個都是瞠目結舌,眼睛都瞪大了。

“這麼貴的啊,看來京城就不是一般人能住的地方。”

“是啊娘,這也太貴了,咱們縣城買的二進房子,才是200多兩。”李大丫點頭附和。

知道京城地貴,但沒想到會這麼貴,這個價格差不多是縣城房子的十倍了。

真的是一寸土,一寸金。

陳清遠笑呵呵道:“沒辦法啊,咱們住的地方是內城,當然會貴一些。”

“去外城買房子,就便宜很多了,但是外城離衙門太遠了。而且內城的治安好,晚上不用擔心有賊子會突然拜訪。”

這話一出,大家才接受這個價格。

.......

第二天,陳清遠就帶著所有人在京城逛了起來,最重要的事情是,帶著大家去皇宮看了看。

當然了,他們不可能進得了皇宮,只能是遠遠地看著。

但就是遠遠地看一會兒,都讓大家激動不已。

“果然皇帝住的地方就是大,看著就是金碧輝煌的樣子。”錢氏拍手讚揚。

“大嫂,你說咱們陳家村和隔壁村子加起來,有沒有皇宮大呢。”李大丫喃喃自語。

“這.....應該差不多吧。”林花兒想了想。

“呵呵呵,那娘你多看幾眼,咱們回去後就跟村裡人,好好說一下皇宮的樣子。”李大丫回過神,突然來了這麼多一句。

錢氏點了點頭,然後特別認真地看了起來,彷彿要把皇宮的一切都裝進腦子裡。

另一邊,陳家的一幫男人也是聚在一起,驚歎皇宮的高大宏偉。

在皇宮外面看了許久,陳清遠才帶著家人到京城的酒樓,吃了一頓特色菜。

假期最後的幾天,不管是白天還是黑夜,陳清遠都是帶著家人出門,京城就被一行人逛了一遍。

.......

很快,就到了陳清遠去報到的日子。

這天,卯時二刻(早上6點)。

陳清遠穿好朝廷發的青色官服,在家人熱切的目光中,帶著堂哥陳以安出門了。

青柳巷離衙門很近,步行10分鐘就到了,所以陳清遠也不用花錢去買一匹馬。

一路上,陳清遠時不時就看見一些和他一樣,步行上班的官員。

雖然大家彼此之間不認識,但就因為都是穿了一身官服,大家都是微笑、點頭打招呼。

在戶部衙門面前,陳清遠讓堂哥自已回去,中午有工作餐,也不用給他送飯,下午才接他就可以。

轉身進了大門,陳清遠出示了自已的任職文書,就被一名書吏帶到了一間房間。

進了房間,已經見裡面已經有一個青年在坐著了,看他的衣服和自已一模一樣,顯示都是在財計司觀政的人。

這次戶部一共有10人觀政,其下有五個衙門,剛剛好分配2人共事。

陳清遠和這位的青年一樣,進來後都是戰戰兢兢的,互相介紹後,兩人緊張的心情緩解了不少。

陳清遠知道青年叫秦書文,家裡是武官出身,全家就他一人是讀書當官。

與此同時,從外面走進一位身緋紅色衣服官員,正是這三年帶他們的考核官。

從五品的戶部郎中,孫梧。

陳清遠和秦書文見考核官進來,連忙起身行禮問安。

但是孫郎中只是擺了擺手,隨便說了一些要注意的事項,就急匆匆地走了。

陳清遠都來不及問,有沒有什麼事情安排給他們做,就見人走遠了。

於是閉上嘴巴,又坐回位置上。

可能過兩天就有事情安排了,自已第一次做官,不要急,不要急,陳清遠在心裡不停安慰自已。

心情平復下來,陳清遠才考慮自已的升職之路。

如果三年後,自已還留在戶部,那麼會是從六品的員外郎,往上就是從五品的郎中,其後是正四品的侍郎......

看來自已要好好想一想,怎麼在這三年的觀政中,留下突出的業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