瓊林宴過後,除了狀元、榜眼、探花這三人已經有了官職,可以衣錦還鄉外。
其他的二甲進士,這個時候還不能返鄉,他們還需要再進行一次考試。
除非是明確表示不參加考試,才可以在吏部安排了官職後,申請返鄉。
但是沒人會這麼傻,畢竟一生當中,就這麼一次機會了,錯過這個村就沒有這個店了。
就算考不上庶吉士,也有一定的機會留在六部觀政。
畢竟庶吉士是要十人,但是到六部觀政的人選就多了,它們可是要六十人。
至於兩個地方都沒有進的人,就只能和三甲這些同進士一樣,等待吏部的安排了。
不過說是安排,其實也就是發配而已。
都是分到各個地方上做官,而且基本上都是去當七品的縣令。
只是看最後是在富裕的地方做縣令,還是去貧窮的地方做縣令而已。
所以回到小院後,陳清遠就問道:“李文海,你要參加庶吉士的考核嗎?”
“當然參加了,難道說你不想參加了?不參加我會遺憾一輩子的。”
陳清遠笑道:“我當然也是參加了,不管成功與否,我只要不留遺憾就行。”
“嗯,那咱們就一起努力了,一切結果看幾天後了。”
......
五天的時間一晃而過,陳清遠和李文海的結果不言而喻。
兩人都沒有進入庶吉士的名單之中,但是結果是一好一壞。
好的結果是,陳清遠考到了第六十六名,剛剛擦著進六部觀政的名單。
壞的結果就是,李文海只考到了八十五名,只能遺憾地去吏部報名,等待著最後的安排。
其實,六部觀政就是去六部下面的各個衙門實習,而實習期都是三年。
雖然在觀政期間,沒有授予正式的官職,但卻是可以享受正七品的待遇。
如果在觀政期間,有人做出非常好的業績話,還可以縮短這三年的時間,提前授予官職。
能在京城做官,陳清遠肯定是不想到下面做的,誰都知道京官比地方大半級。
最關鍵的是,要是在地方做官,沒有做出什麼特別的業績,是極難熬出頭來。
所以,陳清遠對於李文海的結果,只能是說一些話安慰安慰。
不過,他也很擔心自已會被分到哪個衙門,當然最好的結果是吏部了。
畢竟吏部,那可是管理著文職官員的部門,掌握著文職官吏的任免、考核。
要是戶部也不錯,它掌握著全國田地、戶籍、賦稅、俸餉以及一切財政事宜。
至於刑部也還行,兵部、禮部、工部也不是不可以。
反正陳清遠是一點都不挑,哪個衙門要他,他就去哪個衙門。
一晃幾天過去了。
陳清遠每天在家裡過得那叫一個忐忑不安,就在這個時候,他和李文海的任命出來了。
兩人得到訊息,連午飯都來不及吃,就急急忙忙地跑去吏部。
我被分到戶部的財計司。
陳清遠看著自已的任命文書,腦中閃過財計司的工作,發現它是專門負責管理賬目,以及稅收等方面的。
怎麼會分到這裡呢,難道是因為自已又寫了一次稅收方面的文章,陳清遠嘀嘀咕咕的出了吏部。
出來後,見李文海一臉高興的樣子,就問道:“李文海,你是被分到了哪裡?看你這個表情,應該還不懶吧。”
李文海露著大牙笑:“還行,我是到汾縣做縣令。”
陳清遠聞言,驚訝了。
“汾縣啊,那確實是不錯啊,要知道汾縣盛產汾酒,這可是一個富裕縣啊,而且它離廣陵府還不是太遠。”
說完,陳清遠就繞著李文海走了一圈,摸著下巴道:“你是不是去打點一番了,不然這種富裕的縣城怎麼會輪到你。”
李文海依舊樂呵呵的,但是他的聲音不由得低了很多。
“噓!我去聯絡了我老爹的同窗,他幫忙打點好的。”
陳清遠沒想到,李文海的老爹還有在吏部做官的同窗,關鍵人家還願意幫忙。
真的是不能小瞧了每一個舉人,說不定,人家的同窗就是你的上司。
但是,陳清遠還是由衷地為李文海高興,拍著他的肩膀笑道。
“以後到了哪,記得給我送兩壇上好的汾酒呀,我用來收藏一下。”
“一定,一定,你想要什麼好酒,就寫信給我。”
“好的,記得你現在說的話,咱們肯定回去吧,我已經想回林安縣了,反正咱們已經申請到了返鄉的時間了。”
“嗯,走吧。”李文海點了點頭。
.......
與此同時,這段時間的陳家村都是在討論著陳清遠,但村裡卻是分成了兩派。
一派認為,陳清遠還是和之前一樣,只要去考試,就能考上進士。
另一派認為,進士哪有這麼容易考上的,這次去京城不過是浪費錢罷了。
不過持消極狀態的這些人,都是偷偷進行的談話,畢竟村裡人,都在享受著陳清遠這個舉人帶來的好處呢。
但是,天下沒有不漏風的牆。
今天就有人偷偷告訴錢氏,有人在村口的田地裡,說他大孫子的壞話。
於是,錢氏帶著鄭婆子急匆匆就往村口而去,村裡人見兩人這麼氣勢洶洶的,也想偷偷跟著後面看熱鬧。
但是還沒有等錢氏走到村口,就聽見一陣敲鑼打鼓聲,好熟悉的聲音啊,是三毛又要考中了嗎?
一想到這,錢氏的心是怦怦直跳,快到臉都漲紅了。
錢氏連忙抓到一旁鄭婆子的手,問道:“你聽,是不是有一股喜慶的聲音?”
鄭婆子連連點頭:“是的,我也聽到了,老夫人你看前面騎馬的,就是穿衙門的衣服。”
“.......”
不一會兒,穿著衙役衣服的高大男人就來到了兩人面前,她們一看,喲呵,這為首的衙役,居然還是陳清遠的大舅舅。
林大山見錢氏在這,連忙下馬,高興道:“老夫人,咱們三毛考上進士了,縣令大人特地安排我們過來報喜。”
錢氏一聽,高興到有些顫抖了,連忙說道:“真的是祖宗保佑,祖宗保佑啊,我就知道乖孫他一定可以的。”
“大山,你快一點到村尾給老頭子他們,報喜去。”
林大山就算到了這個時候,還是很激動,鬼知道他是懷著多麼激動的心情過來的,一路上他是恨不得胯下的馬,多出幾條腿出來。
現在他就很想直接跑到妹妹身邊,告訴她這個天好訊息,但是他也知道該有的流程一步不能少。
於是大手一揮,大聲喊道:“兄弟們,鑼鼓敲起來。”
他身後的一幫衙役,立馬點鞭炮、敲鑼打鼓起來,有多大力就用多大力,陳家村的村口附近,都回蕩著鑼鼓的聲音。
剛剛想看熱鬧的村民,聽到說又考上了,一個個臉上的表情都精彩極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