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徽帶領船隊離開迦太基,沿著地中海西海岸航行,幾日後抵達了腓尼基人在伊比利亞半島建立的塔爾德斯港。塔爾德斯是腓尼基人進入西班牙的門戶,也是他們通向大西洋的跳板。這裡不僅物產豐富,還擁有大片的礦藏,尤其是腓尼基人視為珍貴的銀礦和錫礦。
港口逐漸在眼前展開,林徽看到塔爾德斯港與迦太基不同,這裡的建築更為簡樸,但港口上依然停滿了大小不一的船隻,許多船隻滿載礦石、陶器和皮革等商品,吸引著來自地中海沿岸的各地商人前來交易。港口上人聲鼎沸,空氣中瀰漫著礦石和炭火的氣味。
林徽和鄭彩走下船,踏上塔爾德斯的土地,四周的景色與迦太基大不相同。這裡的土地乾燥而貧瘠,但人們卻充分利用了這片土地所帶來的自然資源。林徽在街頭看到了一些帶有腓尼基風格的作坊,門口堆滿了礦石,這些礦石散發出特有的金屬光澤,讓人一眼便能看出它們的珍貴。
鄭彩環顧四周,說道:“林兄,這裡的礦石儲量豐厚,難怪腓尼基人會選擇在此建立港口。這些資源不僅是財富,更是他們貿易網路的重要支撐。”
林徽微微點頭,說道:“腓尼基人不僅善於發現財富,也懂得如何充分利用資源。看,這些作坊就是他們轉化礦石的地方。”
他們沿著街道繼續前行,走進了一家鑄造作坊。作坊內,工匠們正在用冶煉爐熔化礦石,錘打出各種形狀的金屬工具和裝飾品。作坊內炭火熊熊,空氣中瀰漫著金屬的熾熱氣息,工匠們手持鐵錘,熟練地敲打著赤紅的金屬塊,鑄造出精美的器物。
林徽被這精湛的技藝所吸引,看到一個工匠正在製作一把裝飾精美的銅杯。工匠將銅水倒入模具中,冷卻後小心翼翼地敲出成品。林徽拿起成品細看,杯身上有著精細的雕刻花紋,杯口鑲嵌著紅色的寶石,充滿腓尼基的典雅風格。
林徽對工匠說道:“你們的工藝令人驚歎,腓尼基人不僅是航海者,還是傑出的金屬工匠。這樣的技藝在地中海無出其右。”
工匠微笑著回答:“腓尼基的銅器、銀器和鐵器在各地都非常搶手,許多貴族和商人都會遠道而來,專程購買我們打造的器物。我們不僅冶煉金屬,還會根據不同客戶的需求,製作各種定製的工藝品。”
鄭彩拿起一塊尚未加工的銀礦石,感嘆道:“這樣的礦石在我們中原是難得一見的,看來腓尼基人確實掌握了很多財富。”
林徽對此深有同感,他意識到腓尼基人對金屬資源的掌控,是他們商業網路中不可或缺的一環。兩人繼續在市集中游覽,看到許多腓尼基商人用當地語言與土著居民進行交易。他們身旁的貨攤上,擺放著從腓尼基本土帶來的玻璃器皿、紫色染料以及其他工藝品,吸引了不少當地人的圍觀。
在市集的另一頭,林徽和鄭彩看到了腓尼基人在此地種植的橄欖樹和葡萄藤。儘管土地乾旱,腓尼基人卻透過精心的灌溉系統,使這些作物得以茁壯成長。林徽看到不少酒坊正在發酵葡萄汁,釀製著獨特的葡萄酒,空氣中散發出一股酸甜的香氣。
林徽和鄭彩品嚐了一些本地的橄欖油和葡萄酒,發現這些作物不僅滋味醇厚,還帶有濃烈的地中海風情。林徽意識到,這些產品不僅豐富了腓尼基人的日常生活,還成為他們向外出口的重要商品。鄭彩驚歎道:“林兄,腓尼基人真是了不起,他們在這樣乾旱的土地上竟能種出如此美味的食物。”
林徽微微一笑:“他們對自然資源的掌控與利用堪稱典範,這正是他們商業繁榮的原因之一。”
林徽和鄭彩繼續在塔爾德斯港口的市集上漫步,見識了腓尼基人透過商品交換與當地人建立的緊密聯絡。這裡的文化氛圍中既有地中海的開放,也有腓尼基人的精緻與典雅,似乎是兩種文明交匯的地方。
他們來到一家陶瓷作坊,腓尼基工匠們正用紅色的陶土製作各種容器。陶器燒製後被塗上獨特的釉料,顏色鮮豔,花紋細膩。林徽好奇地詢問工匠關於釉料的配方,工匠微笑著解釋,這些釉料是用當地的礦物和腓尼基人帶來的染料混合而成,色澤獨特,深受各地商人的喜愛。
工匠為林徽展示了一隻大陶罐,罐身上繪滿了複雜的幾何圖案,罐口周圍有一圈黃色的釉料,工藝極為細膩。工匠自豪地說道:“我們塔爾德斯的陶器出口到整個地中海沿岸,許多貴族家庭都以收藏這些陶器為榮。”
林徽聽完後,對腓尼基人的工藝水平感到由衷的敬佩。這些陶器不僅是容器,更是藝術品,每一件都承載著工匠們的智慧和技巧。鄭彩也不禁讚歎道:“腓尼基人在藝術和實用中找到了完美的平衡,難怪他們的商品能在各地如此暢銷。”
走出陶瓷作坊後,林徽和鄭彩在市集中遇到了一位年長的故事講述者,他正在為一群孩子講述腓尼基人遠航至大西洋的故事。老人用深沉的嗓音講述著腓尼基船隻如何在風浪中穿行,如何在漆黑的夜晚裡利用星光導航,最終找到遙遠的土地。孩子們聽得聚精會神,彷彿他們自已也置身於那片浩瀚的大海之中。
林徽和鄭彩停下來聆聽,故事講述者提到腓尼基人在大西洋上遇到了巨浪與暗礁,但他們憑藉著頑強的意志與高超的航海技術,最終成功返航,並將他們的冒險經歷傳遍地中海沿岸。
林徽被故事深深吸引,便上前與老人攀談。老人告訴他,腓尼基人不畏懼未知,他們的船隻曾航行至非洲的西海岸,甚至有傳聞說,他們在大西洋上發現了奇異的島嶼。林徽對這些傳說充滿了興趣,他意識到,腓尼基人的冒險精神是他們成功的關鍵。
夜幕降臨,林徽與鄭彩在塔爾德斯的旅館中安頓下來,準備明日繼續探索這座城市的其他區域。第二天一早,他們拜訪了腓尼基人的一個神廟,神廟中供奉著海神和風神,象徵著腓尼基人對大海的敬畏與依賴。神廟內香火繚繞,牆壁上繪滿了航海場景,顯示出腓尼基人與海洋之間深厚的聯絡。
他們還在當地的一家作坊裡看到了腓尼基人特別製作的防水油布,這些油布被用於船隻的帆布製作,使得帆布在暴雨中也能保持乾燥。林徽對這些實用的設計感到佩服,他意識到,腓尼基人不僅是冒險家,還是注重細節的工程師。
經過幾日的探訪,林徽感到受益匪淺。他對腓尼基人巧妙利用資源和高度發達的工藝充滿敬佩,同時也深刻理解了他們航海成就背後的努力與智慧。在塔爾德斯的旅程中,林徽不僅收穫了豐富的見聞,也體驗到了腓尼基人對未知世界的無限好奇與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