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樹藩等不及北京政府的委任,便於五月十八日自任陝西督軍,通電全國。
不久,北京政府也發來了陳樹藩督理陝西軍務的命令檔案。這樣,陳樹藩便名正言順地掌握了陝西的軍政大權。
此時,陳樹藩深深地感受到,一路走來是如此不易。其中的辛酸苦辣只有自已清楚。
陳樹藩是陝西安康人,一八八五年生於一個綢緞商人家庭。父親陳聲德四十多歲才得這根獨苗,從小父親就教他學習儒家經典,總希望他考取科舉,學業有成,光宗耀祖。陳樹藩非常努力,然而,就在他十八歲那年,光緒帝下令廢除科舉,他父親的願望終於落空。
後來,陝西成立了陸軍小學,他父親便將陳樹藩送進陸軍小學讀書。第二年,北京陸軍部成立保定陸軍速成學堂,陝西陸軍小學保送三十名優等學生前往深造,陳樹藩也得到保送,進入保定陸軍速成學堂炮科。一九一零年,陳樹藩畢業返回陝西被分配到陝西陸軍混成旅炮兵營,後又調任軍械處。
武昌起義爆發後,陳樹藩又結識了井勿幕。此時,陳樹藩已經意識到清王朝大勢已去,隨即加入了同盟會。那年十月,西安起義爆發。陳樹藩領著起義新軍衝進軍裝局彈藥庫,取出急需的子彈和炸藥。經過一天一夜的激戰,西安光復。
西安光復後,同盟會和洪門幫會因為領導權問題而發生糾紛。為了穩定局勢,防止內部發生動亂,西安起義的主要領導人、同盟會員、原新軍管帶張鳳翽於十月二十五日召集各界重要人物到軍裝局開會。陳樹藩也參加了這次會議。經過一番討論與爭執,最後,雙方勉強達成協議:以張鳳翽為大統領,萬炳南、錢鼎為副大統領,組成了秦隴復漢軍革命軍政府,所有人員都有一定的職務,唯獨自認為立了大功的陳樹藩沒有撈到一官半職。一怒之下,他跑到渭北投奔井勿幕。不久,山西革命黨人電請張鳳翽派兵援晉,張鳳翽才任命陳樹藩為河東節度使,手下有陳樹發、嚴飛龍、王飛虎,渡過黃河,佔領了山西運城。
陳樹藩佔領運城後,一心想著如何在運城發展並擴大自已的勢力。不料,卻突然接到張鳳翽緊急調令,要陳樹藩回師陝州增援與清軍作戰的張鍅。陳樹藩便派陳樹發等率部前去增援。陳樹發也盯著運城這塊肥肉,按兵不動。結果,誤了戰機,使得張鍅戰敗,而且丟失了靈寶、閿鄉、潼關。陳樹藩十分恐慌,只得向張鍅請罪。最後,靠著\"刀客\"出身的嚴飛龍,陳樹藩擊退了新任陝西巡撫升允率領的西路甘軍,陝西局勢才得以平定。
民國成立之後,袁世凱雖然將陝軍編為兩個師和四個獨立旅。陳樹藩所部被編為獨立混成第四旅,陳樹藩任旅長。張鳳翽任陝西都督兼民政長,張鍅任陝西陸軍第二師師長,然而對革命黨人控制陝西很不甘心。一九一四年春,袁世凱命令張鳳翽、張鍅等率部鎮壓追剿白朗農民起義軍,同時,又將心腹爪牙陸建章率北洋陸軍精銳第六師派入陝西。不久,袁世凱將張鳳翽、張鍅調入北京任職。六月,袁世凱任命陸建章為陝西都督。
陸建章督陝,首先是要改編和吞併陝西革命軍。面對這種形勢,陳樹藩見風使舵,給陸建章以及其子陸承武送去一批上等煙土和古玩珠寶,還和陸承武結拜為兄弟。這樣,陝西兩個師三個旅先後被裁減吞併,唯獨保留了陳樹藩的第四旅。想起那些煙土和古玩珠寶陳樹藩到現在還在心疼。
陳樹藩一方面依附陸建章,另一方面秘密收留一些被裁下來的民黨官兵,掩護一些被陸建章追捕的民黨人士。因為陳樹藩知道,他自已的目的絕不是在陸建章手下混個一官半職,而是一定要取而代之,成為陝西總督。
這樣一來,陳樹藩又受到陸建章的猜疑,陸建章密令陳樹藩逮捕軍中的反陸分子,陳樹藩權衡得失,將王飛虎、耿直、郭堅等軍官暗中放跑,然後謊報王等已潛逃,陸建章雖懷疑和不滿,一時也無可奈何。
一九一五年,陸建章積極擁護袁世凱稱帝,被封為一等伯爵。激起陝西各方人士的不滿。尤其是一九一六年五月初陝西模範監獄犯人越獄,陸建章派軍警沿途搜捕逃犯,就地懲罰。許多行人、乞丐亦被誤殺,西安城內屍橫街頭,血水四流,慘不忍睹。於是,\"反袁逐陸\"運動隨即發起。
陳樹藩感到陸建章已失盡民心,倒臺是遲早的事。因此,暗中也想參與反陸運動。這次,陳樹藩還沒來得及出動,胡景翼就生擒了陸丞武。陳樹藩又驚又喜,有了陸丞武這個人質,他就敢於公開和陸建章攤牌。
最終,利用陸丞武這個人質迫使陸建章離開陝西,自已登上了總督的位置。
想想似乎在做夢。陳樹藩不禁長長地嘆了一口氣。
陳樹藩督陝不久,袁世凱死去。六月七日,陳樹藩即通電全國,取消陝西獨立,吹捧袁世凱為\"中華共戴之尊,民國不祧之祖\"。電文一發出,立即遭到于右任等陝西革命人士的斥責。
然而,段祺瑞對陳樹藩卻大加讚賞。六月十日,段祺瑞發出命令,委任陳樹藩為將軍府漢武將軍。七月,正式任命陳樹藩為陝西督軍。從此,陳樹藩完全背叛了革命,投靠段祺瑞,成為北洋軍閥皖系軍閥的得力干將。
一九一七年七月,黎元洪繼任大總統。為削弱內閣總理段祺瑞的軍事勢力,提出各省\"軍民分治\",任命老同盟會員、雲南騰越人李根源為陝西省長。段祺瑞暗中讓陳樹藩發動陝人反對李根源赴會,開始是指使旅京陝西同鄉會中的陝南老鄉請願,反對李根源任省長;接著又操縱陝西省議會致函黎元洪,不歡迎李根源來陝。但兩計不成,李根源還是入陝就任省長。
在李根源就任陝西省長期間,陳樹藩處處與李根源作對,並派郭堅監視李根源的行動。一九一七年五月,\"府院之爭\"的結果,段祺瑞被黎元洪免職。陳樹藩作為段祺瑞皖系的干將,當即通電全國,宣佈陝西獨立,脫離中央。六月,陳樹藩將李根源趕出陝西。七月,段祺瑞平定了張勳復辟,\"再造共和\",重新組閣, 陳樹藩兼任陝西省省長,集陝西軍政大權於一身。
陳樹藩想,一朝天子一朝臣啊,自已當上陝督加省長,為了鞏固自已的實力,就得擴大個人勢力。於是,他把同學、老鄉劉世瓏、曾繼賢、張寶麟、張飛生、張丹屏等提升為團長、旅長,而胡景翼、高峻、郭堅、還有曹世英,雖然在“反袁逐陸”中立了大功,然而,他總覺得這幾個人太過厲害,總把我陳樹藩不放在眼裡的感覺,說不定哪一天也會把我陳樹藩的官樓抬掉。他甚至有點後悔當初就不該放掉郭堅和耿直。但是,眼前出於面子,也有點無奈,只好把胡景翼進 委以團長,高峻為副團長。至於曹世英,陳樹藩認為,這個人太有謀略,更不能重用。於是,連正規軍也沒有編上,只給了一個騎兵一營。把郭堅編為遊擊營,後又改為警備軍,在李根源的部下負責監視李根源。
陳樹藩只給了高峻一個團副,並讓李天佐任團長以牽制高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