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34章 融資風波

清晨,陳陽的手機鬧鈴響起。他揉了揉眼睛,昨晚的檔案還散落在桌子上。如今,公司內部的精細化管理已經進入正軌,接下來要解決的就是資金的問題。他清楚,想要將產業鏈全面擴充套件,光靠現有的資金遠遠不夠,必須引入外部融資。

---

早餐桌上,陳母見陳陽一臉凝重,不禁問道:“陽陽,你最近是不是壓力太大了?看你這幾天都沒怎麼好好睡覺。”

“媽,沒事,就是事情多。”陳陽笑了笑,夾了一塊菜放進碗裡。他轉而看向林夕,“今天上午我們要見一位投資人,你那邊準備得怎麼樣了?”

“資料都準備好了。”林夕點頭,她知道今天的見面非常重要,這個投資人很有背景,如果能成功吸引到他的投資,陳陽的計劃將順利推進。

“好,那我們儘量爭取。”陳陽點點頭,目光中帶著一絲堅定。

---

上午十點,陳陽和林夕準時來到鎮上的一家咖啡館,投資人劉建業已經等在那裡。劉建業是業界有名的風險投資人,手中掌握著大量的資金,投資眼光獨到,被稱為“資本獵手”。

“劉總,久等了。”陳陽笑著迎上前去,伸出手。

“陳總,林小姐,哪裡是我等,是我來得早了。”劉建業微微一笑,握住陳陽的手,隨即目光在林夕身上停留片刻,點了點頭示意。

三人坐下,服務生上了咖啡。簡單寒暄後,劉建業開門見山:“陳總,我看過你們的資料,很有意思。說實話,鎮子上的海產品加工產業不算新鮮,我接觸過不少類似的專案。你們能吸引我,倒不是因為現有的規模,而是你們的未來規劃。”

陳陽知道劉建業話裡有話,便直接切入正題:“劉總說得對,我們目前的規模確實還不算大,但正因為如此,我們的潛力還沒完全釋放。我所設想的,是一個完整的海產品產業鏈,從養殖、捕撈、加工到銷售,全鏈條運作,實現效益最大化。”

“全鏈條運作,說起來容易,做起來可不簡單。”劉建業笑了笑,“市場上不是沒有人嘗試過,但真正成功的寥寥無幾。你有什麼獨特的競爭力?”

“系統。”陳陽在心裡默唸,但表面上,他當然不能說出系統的存在。他思索了一下,說道:“我們有紮實的生產基礎和精細化管理的經驗,這兩點可以幫助我們在未來的擴張中保持穩定。同時,我們擁有優質的海產資源和完善的營銷渠道,可以迅速開啟市場。”

劉建業沉吟片刻,目光盯著陳陽,似乎想看透他心裡的想法。“聽上去不錯,但風險依然不小。陳總,你想要融資多少?”

陳陽早已做好了準備,回答道:“我們需要三千萬的融資,出讓15%的股份。”

“三千萬,15%。”劉建業挑了挑眉,“你對公司的估值很有信心。”

“劉總,您也是老江湖了,海產品市場的潛力有多大,您比我清楚。”陳陽從容不迫地說道,“我們現在的估值是基於未來的增長潛力。如果我們完成全產業鏈的佈局,這個價值遠不止三千萬。”

劉建業笑了笑,端起咖啡輕輕抿了一口。“陳總,你很有膽識。不過,我還有一個疑問,你們的現金流看似穩定,但擴充套件產業鏈會不會拖垮現有的業務?”

林夕適時接過話頭:“劉總,我們已經在內部進行了精細化管理,最佳化了生產和運營流程。目前公司的現金流狀況良好,擴充套件產業鏈的風險已經在可控範圍內。”

“說得好。”劉建業點頭,隨即話鋒一轉,“不過,三千萬的融資金額還是有些高。畢竟這個行業瞬息萬變,誰也不能保證全盤皆贏。”

陳陽知道,劉建業是在試探。他微微一笑,“劉總,既然這樣,不妨您開個價?”

劉建業放下咖啡杯,目光炯炯地看著陳陽:“兩千萬,換取25%的股份。”

話音剛落,林夕眉頭微皺。這個條件顯然比陳陽預期的要苛刻得多。陳陽也沉默了片刻,這個報價顯示了劉建業對公司的興趣,但同時也表明他並不打算輕易冒險。

“劉總,這個比例恐怕……”林夕正要說話,陳陽抬手打斷了她。

“劉總,我能理解您的謹慎。”陳陽語氣依舊平穩,“但我們對公司未來的增長有充分的信心。兩千萬換25%有些不太符合我們的預期。如果您願意,我們可以適當讓步,三千萬換20%的股份。”

劉建業沉思片刻,微微點頭。“三千萬,20%。”他低聲重複了一遍,隨後笑了笑,“陳總果然是個果斷的人。”

“做生意就是這樣,風險和收益是並存的。”陳陽直視劉建業的眼睛,“我們希望與有實力的夥伴合作,而不是簡單的資金投入。”

劉建業終於露出了一絲讚許的笑容,“好,陳總爽快,那我也就不繞彎子了。這筆融資,我可以考慮,不過,我需要對你們的業務進行一次深入考察,確認你們的生產線、運營管理和市場前景。”

“這是應當的。”陳陽點頭,“我們隨時歡迎您來考察。”

雙方又簡單商討了一些細節,確定了考察時間。臨別時,劉建業站起身,拍了拍陳陽的肩膀,“陳總,我期待你的表現。”

---

從咖啡館出來,林夕輕舒一口氣,臉上的緊張總算緩解了一些。“這劉建業果然不簡單,談判技巧老道。”

“他不簡單,但我們也不是好欺負的。”陳陽笑了笑,目光中透著一絲堅定。“接下來,就是看我們如何應對他的考察了。”

“我相信你。”林夕看著陳陽,眼中充滿了信任。

---

接下來的幾天,陳陽全力準備迎接劉建業的考察。他要求各部門全面梳理流程,將最真實、最精華的一面展現出來。他明白,這次考察不僅是為了融資,更是對公司整體運營的一次全面檢驗。

考察當天,劉建業帶著團隊來到加工廠。陳陽親自迎接,並全程陪同。劉建業團隊從生產線到倉儲物流,從產品品質到員工管理,每一個環節都進行了細緻入微的考察。

“你們的生產線雖然不算頂尖,但工人們的操作熟練度和流程的最佳化程度讓我印象深刻。”考察結束後,劉建業站在加工廠外,若有所思。

“我們追求的不是最高階,而是最適合。”陳陽回應道,“現階段的精細化管理,能幫助我們在成本和效率之間找到平衡。”

劉建業看著陳陽,眼神中透著欣賞。“陳總,你的確有一套。我相信,我們可以達成這筆融資。”

陳陽心中一鬆,知道這次的努力沒有白費。“劉總,希望我們能合作愉快。”

“合作愉快。”劉建業伸出手,兩人緊緊握在一起。

---

晚上,陳陽和林夕在辦公室中慶祝成功。林夕舉起酒杯,笑道:“這次融資成功,接下來的路就更有保障了。”

“是的,但這只是第一步。”陳陽舉起酒杯,與林夕輕輕碰杯,“未來,我們還有更遠的路要走。”

窗外的夜空繁星點點,整個鎮子都在靜謐中沉睡。而此刻,陳陽心中卻早已波瀾壯闊。他明白,未來的路上還會有更多的挑戰,但只要一步一個腳印,他相信終將會迎來屬於自已的輝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