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32章 商機初探

劉總的落馬並沒有讓鎮上的生意立刻恢復如常,反而因為他的倒臺引發了市場的一陣騷動。鎮上眾多商家一時間無所適從,畢竟劉總的海鮮加工廠曾是鎮上最大的“領頭羊”。他一倒,許多依附他的商家都變得無所適從,生意一落千丈。

不過,在這動盪中,陳陽卻看到了另一種可能——市場空出來了,他需要搶佔先機。

---

清晨,陳陽早早地來到加工廠,檢視了廠區的情況。他察覺到,這次風波後,訂單數量雖有減少的跡象,但這並非壞事。加工廠的聲譽在市場中經受住了考驗,許多消費者也意識到陳陽的產品值得信賴。陳陽深知,這是一個擴張的好機會,但前提是要穩紮穩打。

“陳陽,今天還有兩家商戶預約了時間,想和我們談合作。”林夕拿著手上的檔案走到陳陽身旁。

“讓他們下午過來吧。”陳陽思索片刻後說道,“上午我有其他計劃。”

“什麼計劃?”林夕好奇地問。

“我們去鎮上轉轉,看看市場的情況。”陳陽笑了笑,眼中閃過一絲精明。他想親自去看看鎮上劉總倒臺後的市場動向。

---

兩人走在鎮子的商業街上,這條街道過去是劉總的“地盤”,許多商鋪都與劉總的加工廠有著緊密的合作關係。但現在,這些商鋪顯得有些冷清,不少店家站在門口,無奈地看著寥寥的顧客。

“這些商家以前都靠劉總的加工廠供貨,現在劉總倒了,他們就失去了貨源。”林夕低聲說道。

“劉總在的時候,這些商家看起來風光,其實都是他‘圈養’的。貨源受制於人,缺乏自主權,一旦他倒了,這些商家自然陷入困境。”陳陽說道,“我們需要做的是給他們新的選擇。”

兩人一路走到鎮上最大的海鮮市場,這裡原本是劉總壟斷供應的主戰場。如今劉總不在,市場上的攤位紛紛打出“低價處理”、“清倉甩賣”等字樣,試圖儘快將手中的存貨脫手。陳陽仔細觀察了一圈,發現有一些攤位的貨品質量參差不齊,有些甚至開始兜售陳陽加工廠的產品。

“你看,那邊有我們的貨。”林夕指著其中一個攤位。

“嗯,看樣子他們是想借我們產品的名聲來度過難關。”陳陽皺了皺眉,“但這種私自販賣,我們得管一管。”

他快步走到攤位前,攤主是個中年漢子,看到陳陽走近,立刻堆起笑臉:“喲,陳老闆,什麼風把您給吹來了?”

“劉大哥,你這些貨從哪兒來的?”陳陽問道,語氣雖然平和,但目光中帶著審視。

劉大哥訕訕一笑:“這個嘛,當然是從市場上批的貨。這不,現在市場不景氣,得找條活路嘛。”

“我明白你的難處,但你用我們的產品在這兒賣,價格不合規,這對我們的品牌形象有影響。”陳陽不動聲色地說道。

劉大哥臉色微變,他知道自已這是在打擦邊球,但眼下也沒別的法子:“陳老闆,大家都是做生意的,您就行個方便吧。”

“方便不是不能行,但得有規矩。”陳陽沉吟片刻,隨即微微一笑,“這樣吧,我給你提供正規的貨源,但必須按我們設定的價格來賣,不能亂標價,怎樣?”

劉大哥一聽,眼睛一亮:“真的?陳老闆,這可是您說的!”

“當然,我說話算話。”陳陽點點頭,“不過你得籤一份合同,遵守我們的銷售規則。”

“行行行!您說什麼就是什麼!”劉大哥連連點頭。他知道陳陽這算是給了他一條活路,比起那些亂七八糟的貨源,陳陽的產品更能吸引顧客,他當然願意。

---

和劉大哥談妥後,陳陽又和林夕繼續在市場上轉了一圈,沿途找了幾家相熟的商戶,提出類似的合作建議。這種“直供”的模式不僅讓這些商戶鬆了口氣,也讓陳陽得以控制市場,穩固自已的產品定位。

“這樣做真的沒問題嗎?”林夕有些擔憂,“價格定得太高,會不會引起反感?”

“高價格不是問題,關鍵在於產品的價值。”陳陽淡淡一笑,“我們要做的不是低價搶市場,而是打造品牌。讓顧客認同我們的價值,他們才會願意買單。”

林夕若有所思地點了點頭。陳陽的做法確實有些大膽,但細想之下,又充滿了智慧。他並沒有盲目跟風,而是找準了市場空白,重新定義了自已的商業模式。

---

下午,約好的兩家商戶準時來到加工廠。他們一個是鎮上餐飲業的代表,一個是外地來的採購商。兩人落座後,陳陽直截了當地開口:“兩位的來意我知道,但我希望我們能合作得長久,所以在開始前,我需要和你們確認一些事情。”

“陳老闆請說。”餐飲業代表笑道,他心知陳陽的實力,因此態度十分恭敬。

“我們的產品有著嚴格的品質把控,價格相對市場來說要高一些,但這是因為我們的質量過硬。”陳陽看向兩人,“如果你們想合作,就必須認同我們的價格體系,不能隨意壓價。”

外地採購商眉頭一皺,試探性地問道:“陳老闆,這樣的話,我們的利潤空間是不是有些小?”

“是小,但利潤小的前提是穩定。”陳陽淡然一笑,“你們可以去市場上低價採購,但誰能保證質量?而我們能保證,合作期間給你們最優質的貨品,絕不會因為市場波動而影響供貨。”

兩人對視了一眼,似乎都在衡量利弊。陳陽的話點出了當前市場的癥結:短期的利潤誘惑大,但風險更高,而他提供的是一種穩健、可持續的模式。

餐飲業代表率先表態:“我同意陳老闆的條件。我們做餐飲的,最重要的就是品質,只有品質有保障,才能吸引回頭客。”

外地採購商見狀,也不甘示弱:“既然如此,那我也願意嘗試,和陳老闆合作。”

陳陽點點頭:“好,那我們就合作愉快。希望這是一個長期共贏的開始。”

---

送走了兩位商戶,陳陽看著桌上籤好的合同,心中稍稍放鬆了一些。接下來的日子裡,他必須繼續鞏固這條供貨渠道,確保整個市場鏈條的穩固。只有這樣,他才能真正掌握市場主動權。

“看來我們的路子走對了。”林夕站在一旁,看著合同,露出笑容。

“這只是開始。”陳陽目光深遠,“接下來,我打算把我們的產品線進一步延伸,覆蓋整個產業鏈,形成自已的品牌體系。”

“產業鏈延伸?”林夕有些驚訝,“你是說……”

“沒錯。”陳陽點頭,“我們不能只侷限於海鮮加工,而要從生產、加工、銷售一體化,真正打造出一個品牌,才能立於不敗之地。”

林夕深吸一口氣,心中暗暗佩服陳陽的遠見。他的每一步都走得如此堅定而明確,不急於一時的成敗,而是著眼於長遠的戰略佈局。

---

夜色漸深,鎮子上的燈火逐漸熄滅。但陳陽的辦公室依然亮著燈,他坐在桌前,認真地制定著未來的計劃。他知道,前方的路依然充滿未知的挑戰,但他已不再是當初那個無所適從的年輕人。如今的他,有著清晰的目標和方向。

窗外,林夕看著忙碌的陳陽,心中湧起一股莫名的安心。她知道,無論前方的路多麼曲折,只要有陳陽在,她就有勇氣去面對一切。

這個夜晚,陳陽的加工廠內,屬於他們的未來,正悄然拉開新的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