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14章 覆盤的意義

就像之前所說,指數有著諸多的缺點缺陷,如同散戶一般的高買低賣的成分股調整,整體數量的擴容,資料的失真,等等問題。

但是大盤指數,仍舊是最方便用來判斷趨勢的工具。

因為他真的足夠大,級別大到可以忽視掉這些問題。

還有許多聰明人研究出了看大盤炒個股的系統,比如某位鷺島的大戶曾經寫過一篇文章《一位炒股成功者的感言》。

有的人會根據大盤的狀態進行倉位管理,作為一根準繩限制自己的交易。

簡單的說,好的時候多做,不好的時候,少做。

這也是辯證法當中整體與部分的關係,相互影響。

覆巢之下的時候,沒有完卵。

風口來了,豬也會飛。

這就是系統中極度的擇時。

大盤就是股市的風向標。

而現在,陳浪眼前的大盤,是一副怎樣的景象?

從去年12月中旬開始,隨著一個跳空缺口的出現,大盤進行一波酣暢淋漓的下跌,幾乎沒有任何停頓。

到達前期低點1990點附近的時候,又直接開啟了一波小的反彈,當下是反彈進行中,沿著五日線一路向上。

現在才二月份。

參考意義不大,還有的洗。

牛市正式開啟是七月份,以一根遠古巨陽突破年線作為標誌,這個陳浪很清晰記得。

鬼使神差的。

他隨後隨意輸入了幾個已經刻入骨髓的程式碼,回車。

嘖嘖。

150塊左右的黔州茅臺。

十來塊的晉城汾酒。

要說數值上翻倍的直觀,還得是白酒,其他當然也有幾十倍的股票存在,不過都經過各種高送轉拆股,數值上就不大明顯了,顯得沒那麼直觀。

如果沒什麼志氣,陳浪大可以,想辦法弄點本錢,現在買進去,未來二三線城市也夠混吃等死了。

按十年之後的價格,現在是山腳中的山腳。

可以說,要是自己胸無大志,一心躺平,不錯的選項。

但很顯然的是,陳浪未來很長一段時間應該大機率不會參與。

移動網際網路和帶路基建的超級大牛市去買白酒,腦子瓦特了?

陳浪將腦海中的將雜念拋開,深吸了一口氣

開始著手重生之後的第一次覆盤。

是什麼,怎麼做,有什麼意義。

三連。

覆盤,棋類術語,普遍用於圍棋、象棋、國際象棋等棋類活動中,在圍棋中也稱“復局”。

指對局完畢後,復演該盤棋的記錄,以檢查對局中招法的優劣與得失關鍵。一般用以自學,或請高手給予指導分析。如按照棋譜排演,類如覆盤,稱“打譜”或“研閱棋譜。

隨著時代的發展,覆盤的含義自然隨著擴大化了。

股市覆盤是對當日股市交易情況進行回顧、分析和總結的過程。

股民群體的增加,大有將原意取而代之的趨勢。

而非常有意思的一點是。

對於很多進入市場的普通人來說,腦子裡是混沌的完全沒有這個概念的,他們就像是一頭栽進了一個過於開放的世界,沒幾乎沒有一絲一毫的主線任務引導,這裡沒有絕對正確的答案。

他們的腦海裡根本不存在一個觀念,就是投機炒作是要花精力的,是要學習的。

在他們眼中炒股其實更像是個純靠運氣的大號炸金花。

想買就買咯,賣就賣了,隨波逐流,信馬由韁,怎麼舒服怎麼來,感覺怎麼可以怎麼來。

他們不只是對覆盤沒有概念,甚至有的對股票本身都沒什麼概念。

因為這個市場對於他們是完全陌生的想要去找一個頭緒都找不到。

一切都跟著感覺走。

就這部分已經是這市場裡不少股民的真實寫照了。

所以七虧兩平一賺,不是沒有原因的。

炒股比作行軍打仗,覆盤更像是開戰之前的廟算,收集情報,做出對策。

夫未戰而廟算勝者,得算多也;未戰而廟算不勝者,得算少也,多算勝,少算不勝,而況於無算。

前人已經講得很清楚了。

這就是覆盤的必要性。

而根據不同人的交易風格,對於覆盤的需要做些什麼,也不一樣。

有的人蜻蜓點水。

有的覺得看了新聞就算覆盤了

看了別人的股評就算覆盤了。

漲停板的股票看完就算覆盤了。

有的覺得把大盤的分時看完就算覆盤了。

你就說覆沒復吧。

到底有多少值得關注的資訊?

而真正的投機客,其實都是差不多的流程。

畢竟市面上的資訊就這麼多,復也復不出什麼花來,沒法無中生有。

一天之內究竟可以有多少值得關注的資訊?

可以透過列舉的方法,列舉出來。

包括哪些?

成交回報,也就是龍虎榜,散戶最喜歡的一集,經常能在股吧裡看見普通網友發言,對著榜單上的遊資或者機構指點江山,家人們多,哭爹叫娘,要不就是哪個大佬來了直呼好榜。

正所謂,家人們的黑手伸到哪裡,哪裡的跌停就氾濫成災。

此外還有上市公司公告。

官媒的新聞釋出。

行業網站等等。

除此之外市場內部就是價格資訊的變化,也就是漲停的個股,跌停的個股,包括但不限於此,遇到特殊情況,高成交量的,高振幅的個股也需要關注。

這就結束了?

不,如果有精力,還得去看外盤,外盤看了還不夠,還得去看期貨,如果還覺得還不夠怎麼辦,那就去看券商出的最新的研報。

上述的流程。

陳浪曾經這樣堅持做過很長一段時間,事無鉅細的去收集資訊,恨不得所有的資訊都掌控住,似乎這樣就能圓滿,就能在股市中無往不利。

但最終意識到有的東西是自己無法控制的。

就以上所說的資訊型別,陳浪堅持做過很久很久,事無鉅細,甚至強迫症。

放下了執著,沒有意義。

做到後面變成了減法。

多次精簡過後,成為了自己獨立的系統。

核心就兩條,k線與新聞。

其他的更像是一些雜音罷了。

這是千帆閱盡之後,成熟投機客的想法。

也是為學日益,為道日損的一個寫照。

對於普通人來說,覆盤究竟能有什麼用呢?

那就是熟悉,就是標記,就是本能。

讓你在機會到來的時候,不會錯過。

機會是什麼,機會不是天上掉下來出現在你眼前的饋贈,他不會塞到你的手心裡面。

機會更不是你從小讀的雞湯故事,主角努力了就一定會有機會一定會成功。

機會這種操蛋的玩意兒,是你努力了無數次,在其中的一兩次偶然出現的必然。

但是你不努力,狗屁都不會有。

股市裡這種努力後帶來的收穫,就是盤感,就是日積月累,水磨功夫之後所帶來的條件反射。

有一個詞很好,叫延時滿足。

想今天覆了盤,明天直接大殺四方,沒這種好事。

只有經歷了足夠多的積累,足夠的熟悉,足夠的功課。

然後突然某一天,盤中出了一個史詩級的利好的行業新聞。

你第一時間反應過來,腦海當中福至心靈的閃現過了一隻個股的名字。

只有他,唯有他,就是他。

他是之前炒作的過的唯一辨識度龍頭。

他是這個題材當之無愧的王

你直奔核心個股,飛快地敲擊鍵盤。

要不是程式碼,要不就是名字,熟悉到了閉著眼睛都能打出來的地步,第一時間介入,然後便迎來火箭般的拉昇,然後漲停。

後知後覺者為你來抬轎。

這才是覆盤帶給普通人的饋贈。

也就是上述那段話的“機會”

如果不復盤,不夠熟練會發生什麼?

新聞出了!

散戶坐在電腦面前,先是被彈出來的視窗訊息嚇得一個激靈,先撓撓頭,噫,這個新聞對應什麼股票來著,我看看,然後手忙腳亂的開始搜尋。

這個是什麼題材來著?

彤花順,啟動!開啟問財介面,輸入條件開始詢問。

原來炒作的是這個啊。

然後開始敲鍵盤,拼音輸入的時候可能還多輸入少輸入一個字母時不時弄錯一下。

買買買。

再轉到交易介面的時候。

不好意思漲停了買不進去了。

這是一個非常極端的例子,但是已經足夠說明很多東西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