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門後,林振東走在記憶中的泥巴路上看著綠油油的稻田,田埂上還有人在翻動土地看樣子是在種黃豆。
記憶中,秋收以後就會開始包產到戶的政策,從八零年年初開始青陽大隊家家戶戶就會有自己的田地了,同年臨安省的市場改革政策也同步開始了允許練攤。
只是政策剛出來像青陽大隊這種比較偏僻的地方訊息比較閉塞很多人實際上還是不敢。
怕被以投機倒把罪名抓進去,導致八零年初實際上練攤的人很少,這對於已經經歷過的林振東來說卻是個好訊息,餓死膽小的撐死膽大的。
林振東現在無比清晰自己接下來要做什麼,賺錢!賺錢!還是賺錢!
只有賺到足夠多的錢他才能改寫一家人悲慘的結局。
一家人為了湊夠丈母孃要求的彩禮,大姐東拼西湊拿了55塊錢回來,被婆婆發現後罵了好長一陣時間。
從小就疼自己的大姐性子剛烈因為此事在婆家一直都抬不起頭,後來又接連生了兩個丫頭被婆家數落一家子賠錢貨,受不了指指點點最終投井自盡。
新婚的二姐才剛開始過日子,在父母的央求下也不得不把家裡僅有的30塊餘錢拿了出來,導致二姐懷孕期間營養不良再加上長期繁重的農活沒保住孩子,落下一身的病根,常年鬱鬱寡歡。
母親柳秀蘭跑回孃家求爺爺告奶奶才說服幾個舅舅連同外婆的棺材本兒都拿出來,這才堪堪湊齊。
十四歲的四弟因為家裡欠了一屁股的賬也不得不早早輟學幹活養家也不願意跟自己來往,做了一輩子的莊稼漢因為身子單薄討不到媳婦兒。
這些都需要錢來解決問題,錢才是人的腰桿,沒有錢什麼都是白瞎。
何況自己現在還有一個急需補充營養的媳婦兒,這些都是需要錢來維持的!
上一世自己成天遊手好閒當個二流子導致一家人都慘兮兮,這一世他不想再重蹈覆轍!
不知不覺林振東就已經走到了帽子山下的河邊,望著青陽大隊的這座寶山打起了主意,帽子山因其主山形狀像個草帽而得名,周圍連綿起伏。
這片佔地接近600平方千米的大山有數不清的野生動植物,什麼斑羚羊、紅腹錦雞、野豬、人參、靈芝......
如果能請到四叔幫忙,自己不僅可以將山裡面的一些山貨、野味拿出去換錢還能滷製一些特別的食材用來賣錢。
前世他可是響噹噹的滷味大王,全國門店不下一萬家。
不過現在的當務之急還是先把眼下的吃飯問題解決了才是關鍵。
林振東脫掉上衣開始摸魚,本想撿點螺螄但想著家裡什麼調味品都沒有還是放棄了。
以前他也經常帶著村裡的孩子上山掏鳥下河摸魚,摸魚對於他來說就像喝水一樣簡單,很快手中就摸到了一條手掌大小的鯽魚。
這個年代的農村很少有農藥,河裡都是魚蝦滿地跑,半大的孩子只要家裡不忙就喜歡在河邊摸摸泥鰍、螺螄。
年紀稍長一點,會點水性的都是一個猛子就扎進河裡摸魚,不像後世的河流因為電魚和汙染原因很少能看到如此多的魚。
雖然魚多但徒手抓魚這玩意兒並不是人人都行,而且因為沒什麼調味品做出來的魚不僅腥吃的越多反而越餓,不然大家也不會放著河裡的魚不吃想著種地分糧。
只是眼下沒有辦法,先弄點魚對付眼前。
手指不停的在石頭縫中摸過,一條接一條的鯽魚被扔到岸邊,活蹦亂跳。
林振東看了一眼岸邊十幾條鯽魚,想了想這麼一點還不夠,多摸一點好歹也是肉,給李瑤燉個湯或者直接烤了也不錯。
不一會兒林振東的手指摸過水草的時候突然有東西碰了一下,心頭大喜一條鮮活的大草魚就已經被他死死的捏住。
提起來一看至少有三斤往上,樂呵呵的扔到岸邊。
翻身上岸的林振東用衣服包住撈到的魚獲,撒丫子就往家裡跑。
正熬著粥的李瑤侷促的看著滿頭大汗衝進廚房的林振東,不知道說什麼。
“給你熬個鯽魚湯補補身體。”
李瑤狐疑的看著他,他會下河摸魚這事兒她知道,但是從結婚以來他除了跟那些狐朋狗友瞎混,一片魚鱗她都沒見過。
他到底想幹什麼?
很快林振東就反應過來了,眯著眼睛說道:“這是剛從河裡摸了點鯽魚還有一條草魚回來,先將就墊吧一下,這也能補充蛋白質。”
李瑤愣住了,今天的他突然就像變了個人似的,不過蛋白質又是什麼?
林振東心裡很清楚多說無益,只有實際行動才能打消她的顧慮。
懷裡的大草魚還在蹦躂,他找了一個木盆將魚放了進去,又倒了些井水進去這才開始忙碌起來收拾鯽魚。
鯽魚要想不腥重要的是將魚腹內的黑膜、貼骨血刮乾淨,以及處理掉魚頭處的腥骨基本上就不會有腥味了。
林振東看著木盆裡的十幾條鯽魚準備全部殺了,留一部分用鹽醃製一下晚上可以做烤魚,中午吃一部分。
處理好魚後,他端著魚進了廚房,讓李瑤將另外一個鍋燒了起來。
往鍋里加了一點豬油後放了幾條鯽魚進去煎了一會兒後這才加開水慢燉。
魚湯要想熬到像牛奶一樣白,用豬油是比較好的。
李瑤神情恍惚的看著他,林振東是什麼樣的人,她還是很清楚。
林家雖然日子過的緊巴巴的,但是林振東上面還有兩個姐姐,從小也沒吃啥苦。
至於下廚這種事情,更加是不太現實,以往都是他直接等著吃飯。
不一會兒鍋裡傳來咕嘟咕嘟的聲音,魚湯的香味不斷的蒸騰而起,林振東又將從自留地裡弄來的蔥花撒了一把進去。
瞬間鍋裡雪白的鯽魚湯香氣四溢,勾的人肚子咕咕叫。
李瑤這才回過神來,看著他舀起濃香四溢的鯽魚湯,情不自禁的吞了吞口水。
這年頭家家戶戶的日子都不好過,有飯吃但卻吃不飽,肚子裡那是沒什麼油水的,鯽魚雖然不像大肉片子油氣那麼重,好歹也是肉。
此刻的三條腿餐桌上,兩碗菜葉子稀粥,不斷的冒著熱氣,旁邊放著一大碗雪白濃香的魚湯。
林振東給她舀了一碗夾了一條魚進去,推到她的跟前說道:“魚湯趁熱喝,注意魚刺。”
到現在她也沒明白林振東到底是什麼居心。
有些事不是一句話一頓飯就能輕易抹去的。
難道他今天這麼好是惦記家裡的那一塊多錢?
還是想給自己吃一頓好的,然後將自己攆出去?
她不敢再繼續往下想......
林振東看著她眼眶裡的淚光不停的打轉,小心翼翼的說道:“從明天開始我一定讓你娘倆吃上一日三餐,頓頓都有肉。”
79年的農村大多數家庭都是一天只吃兩頓飯,只有家庭條件確實好的才有可能吃三頓飯。
無非就是因為糧少人多,再加上賺不到錢,每一頓飯都得計劃著來,不然到了冬天餓死人並不是什麼稀罕事兒。
李瑤怔怔的看著他認真且誠懇的樣子,這才小心翼翼的端起了面前的魚湯眼睛卻一直盯著他,不敢掉以輕心。
隨著魚湯入口,她的眼睛瞬間就亮起來了,鯽魚湯她不是沒喝過但是像這樣鮮美沒有土腥味的魚湯還是第一次喝到。
這一切都讓她感覺到美的不真實,像是一場夢一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