陸天舒在稀裡糊塗中被叫到了王宮。
見到麴文泰時,他一臉的緊張和不安。
這倒是讓陸天舒感覺挺好奇的。
又沒聽說發生什麼大事啊。
“賢婿啊,大事不好了。”
“父王您別急,有事慢慢說,天塌不下來。”
“賢婿啊,你知道剛才父王我見到了誰了嗎?”
“見到了誰,莫非是大唐皇帝?”
陸天舒很無語,那麼急,又不能一次性把話說出來。
這急給誰看啊。
“那倒不是,是大唐的程咬金程將軍。”
“父王我估計是杜大人久日未歸,所以大唐皇帝又派程將軍過來繼續未完成的任務。”
陸天舒聞言不禁眉頭一皺,這李二還真是沒完沒了了。
三天兩頭就派人過來,這誰頂得住啊。
“父王在哪裡見到的程將軍?”
“在大牢裡!”
於是麴文泰便將事情的來龍去脈說了一遍。
這麼滑稽的事,把陸天舒搞得不知道該如何形容這種怪異感覺。
“賢婿啊,你可要想好辦法,千萬要頂住壓力,不能妥協啊。”
“父王放心吧。連杜大人都被搞定了,還怕搞不定程將軍嘛!”
看到他一副鎮定的樣子,麴文泰也算是吃了一顆定心丸。
想想,確實是這個道理。
連這麼聰明的杜如晦都被搞定,而且現在還免費的給高昌打工。
更不用說一個程咬金了。
“賢婿說的有理。”
“不過為了確保賢婿你的安全,父王我特許你組建一支私人護衛隊,人數三百人。”
“人選賢婿你自已挑。”
“就連軍中計程車兵,只要賢婿你看中,都可以挑選。”
好傢伙,這便宜岳父看來真是下了血本了。
這駙馬可以組建私人武裝?
還是頭一次聽說。
不過這完全沒必要,他有修羅鐵衛的暗中保護,既低調又安全。
如果有了這三百護衛,那就太高調了。
這不是他的風格。
因為暗處的,才是最危險的。
陸天舒拒絕了麴文泰的好意。
回到了駙馬府。
於是,吐槽李世民是必不可少。
【李二到底搞什麼名堂。】
【現在高昌有杜如晦、李君羨還不夠,又安排一個程咬金過來。】
【小小的高昌,有三個大唐三品以上的官員你敢信?】
【要不乾脆直接把大唐朝廷搬來高昌算了。】
【心累,心累,實在是太累了。】
【李二,你放過我吧,你要什麼直接說,我都給你。】
陸天舒一邊加更著日記,嘴角都快揚到天上去。
他可以想象李世民看到他吐槽的話,臉色黑得猶如鍋底一般的樣子。
估計這個世界上敢這麼光明正大的吐槽李世民只有他一個吧。
關鍵是這些吐槽李世民還得照單全部吃下。
【其實另一方面,李二安排這些人過來也是一件好事。】
【杜如晦很有能力,把高昌的政務處理得井井有條。】
【以前他是大唐的宰相,現在有點高昌宰相的意思。】
【他的經驗,可以讓高昌官員們好好學習。】
【還有李君羨,直接被忽悠去給高昌訓練大軍去了,這可都是人才啊。】
【放在高昌不用白不用,我這可不能白吃白喝又白拿的。】
【如今程咬金又來了,要不要忽悠一番,把他送到高昌的軍隊中去呢?】
【這程咬金可是大唐這些武將裡面最精明的一個,忽悠他要下點本錢啊。】
【讓程咬金和李君羨訓練高昌的軍隊,你敢想?】
【就是不知道李二知道這些事後,會不會氣得吐血。】
【若是以後大唐和高昌發生戰爭,這嘿嘿嘿,想想都搞笑。】
陸天舒寫完之後伸了一個懶腰,這下舒服了。
此時的大唐兩儀殿內,李世民和幾位機要大臣們面色凝重。
這程咬金的突然失蹤,把他們搞得焦頭爛額。
尤其是秦叔寶更是,整日滿面愁容。
這都已經快一個月了,一點訊息都沒有。
一個普通人消失了,找不到還正常。
關鍵是程咬金,大家就想不通了。
李世民眉頭緊鎖,所有人都保持沉默。
腦海裡傳來陸天舒日記本更新的訊息,李世民立馬第一時間選擇了翻閱。
這一看不要緊,開頭就把他給整破防。
“放肆!”
一聲怒吼從他嘴裡發出。
把裡面的其他人嚇了個全身都抖了三抖。
不明白他這火是哪裡來的。
“咳咳,朕是說知節這麼大年紀了也太不知輕重。居然假借朕的名義瞎跑,朕心頭有火。”
可不是有火嘛。
能力出眾的宰相,現在居然成了別人的免費勞動力,幫別的國家處理政務。
這也就罷了。
就連堂堂的武侯中郎將,玄武門的守將也在幫別的國家練兵。
這真是豈有此理。
即便這個國家是大唐的附屬國,可是這附屬國說白了是附屬,又沒什麼實質性的約束。
想要反叛那還不是一個歪念頭的事。
事情辦不成,還幫人免費打工。
尤其是還被陸天舒在日記本里面調侃吐槽,李世民那窩火是突突往上冒。
兩個人還不夠,現在還有多一個程咬金。
關鍵是程咬金是被他派去公幹的還好說,居然私自前往高昌。
簡直豈有此理。
這朝都不上了,也要跑去高昌,這圖的什麼啊。
如今好了,害的他被陸天舒給誤會了。
眾人也忍不住紛紛點頭,暗歎程咬金不知輕重。
“叔寶,朕記得之前你說過,知節在離開長安之前詢問過關於高昌的訊息對否?”
“回陛下,確有此事。當時臣還有些不解,知節為何突然對高昌這麼感興趣。”
“朕現在敢肯定,知節就在高昌。所以,也別找了,把派出去的人都叫回來吧。”
“如果知節到了高昌,有克明和遵禮在,不會有什麼事的。”
李世民的話,讓秦叔寶等人大為震驚。
不過回過頭來想想也合理。
程咬金的反常舉動,證明這種猜測是正確的。
“皇上恕罪,臣沒有好生看管程咬金,也不該告訴他關於高昌的事。”
“這些都是臣的責任,才導致咬金如此亂來。”
“叔寶就不要把罪攬到你身上了,知節那麼大一個人了,做錯事就該自已承擔責任。”
直到程咬金在高昌,李世民也算是放下了心。
至於懲罰,只有等程咬金回來之後再說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