斥候的稟報猶如一記重錘,狠狠地砸在楊廣的心頭。援軍的慘敗,徹底粉碎了他最後的希望。丘陵上的風似乎更加凜冽,吹得他渾身冰冷,也吹醒了他心中沉睡的恐懼。
“陛下,突厥大軍壓境,我們必須儘快撤退!”楊素焦急地勸諫道,他的盔甲上沾滿了血汙,臉上的神色卻異常冷靜。
楊廣的嘴唇微微顫抖,他看著周圍驚慌失措計程車兵,又望向遠處黑壓壓的突厥騎兵,心中充滿了無力感。他知道,自已犯下了一個不可饒恕的錯誤。
“撤!撤退!”楊廣的聲音嘶啞而低沉,像是從地獄裡傳來的哀鳴。
隋軍在夜幕的掩護下,艱難地向南突圍。突厥人窮追不捨,一路留下無數隋軍將士的屍體。楊廣親眼目睹著這一幕幕人間慘劇,心中的悔恨如同毒蛇般啃噬著他的靈魂。
與此同時,突厥的突然反攻讓隋朝邊境再次陷入一片火海。原本平靜的邊境線上烽煙四起,突厥騎兵如同黑色的潮水般湧入隋朝境內,燒殺搶掠,無惡不作。邊境百姓流離失所,苦不堪言。
“陛下,突厥人已經攻破了雁門關,幽州告急!”一名渾身浴血的信使跌跌撞撞地衝進太極殿,向正在焦急等待訊息的李秀寧稟報道。
李秀寧臉色蒼白,手中的奏摺滑落在地。她深吸一口氣,強迫自已冷靜下來,“傳令下去,命長孫無忌將軍率領大軍火速支援幽州,務必將突厥人阻擋在長城以北!”
“諾!”信使領命而去。
然而,壞訊息接踵而至。
“報!豫章郡傳來訊息,楊玄感借突厥入侵之機,公然起兵造反,攻佔了大片郡縣!”
李秀寧只覺得眼前一黑,差點暈倒過去。突厥入侵,國內叛亂,隋朝內外交困,局勢危如累卵!
“長孫大人,如今該如何是好?”李秀寧強忍著心中的悲痛,向身旁的長孫無忌問道。
長孫無忌眉頭緊鎖,面色凝重,“突厥入侵,楊玄感叛亂,這兩件事絕非偶然,背後恐怕有人在暗中操控,目的就是為了趁機顛覆我大隋江山!”
李秀寧心中一驚,“大人的意思是……”
“現在還不能確定,”長孫無忌搖了搖頭,“當務之急是儘快平定楊玄感的叛亂,同時擊退突厥入侵,否則後果不堪設想!”
李秀寧深知情況緊急,她強迫自已冷靜下來,開始著手調兵遣將,應對眼前的危機。然而,她心中卻隱隱感到不安,一股不祥的預感湧上心頭……
撤退的隊伍中瀰漫著失敗的苦澀,楊廣孤獨地騎在馬上,臉色蒼白,雙眼佈滿血絲。他不斷回想著這些日子的決策,每個細節都像針扎一樣刺痛著他的心。他太急於求成,太相信自已的判斷,最終導致了這場慘敗。
“陛下,喝口水吧。”李秀寧策馬來到他身邊,遞過水囊,眼中滿是擔憂。
楊廣接過水囊,卻毫無胃口,他搖搖頭,聲音沙啞:“朕錯了,朕不該一意孤行,輕信讒言……”
“陛下不必自責,勝敗乃兵家常事。”李秀寧柔聲安慰道,“如今最重要的是振作精神,應對眼前的危機。”
楊廣看著李秀寧堅定的眼神,心中湧起一股暖流。是啊,現在不是自怨自艾的時候,他必須儘快振作起來,彌補自已的過失。
“傳令下去,全軍加快速度返回長安,朕要親自部署,抵禦突厥,平定叛亂!”楊廣的聲音雖然疲憊,卻透著一股不容置疑的堅定。
回到長安後,楊廣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召集所有大臣,坦誠地承認了自已的錯誤,並向全國發布詔書,說明了突厥入侵和楊玄感叛亂的真相,號召天下百姓團結一心,共御外敵。
同時,他積極聽取大臣們的建議,調整策略,將重心放在安撫百姓,穩定後方,積蓄力量上。他下令開倉放糧,賑濟災民,減免賦稅,招募士兵,並派遣使者前往各地,安撫百姓,穩定人心。
李秀寧和長孫無忌則留在後方,協助楊廣處理政務,穩定局勢。他們深知民心是最大的保障,因此他們盡一切努力安撫百姓,穩定物價,維護社會秩序,並加強了京城的防衛,日夜派兵巡邏,嚴防突厥人偷襲。
“長孫大人,你說突厥人還會南下嗎?”李秀寧站在城樓上,望著北方,心中充滿了擔憂。
“突厥人雖然彪悍,但長途奔襲,糧草必然不足,短時間內應該不會大規模南下。”長孫無忌分析道,“但我們也不能掉以輕心,必須做好萬全的準備,以防萬一。”
“嗯,我已經傳令給來護兒將軍,讓他務必守住邊境,絕不能讓突厥人越雷池一步!”李秀寧點點頭,目光堅定。
此時,在遙遠的邊境線上,來護兒和慕容雪正率領著殘餘的隋軍,與突厥軍隊展開著艱苦的拉鋸戰……
凜冽的寒風呼嘯著掠過邊關,捲起漫天風沙,遮天蔽日。來護兒身披重甲,站在高高的瞭望臺上,目光如炬,掃視著遠方。在他的身後,是士氣低落的隋軍將士,他們剛剛經歷了一場慘敗,許多袍澤兄弟永遠地倒在了異鄉的土地上。
“將軍,突厥人又開始集結了!”一名斥候飛馬而來,神色慌張地稟報。
來護兒面色凝重,他知道,突厥人不會輕易放過這個機會。他們就像一群餓狼,聞到血腥味就會瘋狂地撲上來。
“傳令下去,全軍進入一級戒備狀態,準備迎敵!”來護兒拔出腰間的佩劍,高聲下令。
隆隆的戰鼓聲再次響起,隋軍將士們雖然疲憊不堪,但依然握緊手中的兵器,眼神堅定地望著前方。他們知道,身後就是自已的家園,為了保護自已的親人,他們必須拼死一戰。
“慕容將軍,突厥人的左翼兵力薄弱,你率領騎兵從側翼突襲,務必將其擊潰!”來護兒對身旁的慕容雪說道。
“末將領命!”慕容雪抱拳領命,翻身上馬,率領著一隊精銳騎兵,如同離弦之箭般衝向敵陣。
來護兒則率領著步兵,正面迎戰突厥大軍。雙方喊殺震天,刀光劍影,血肉橫飛,一場慘烈的戰鬥就此展開。
而在千里之外的長安城內,魏徵和楊素也在為穩定局勢而奔波。
“陛下雖然已經下詔安撫百姓,但各地官員貪汙腐敗,陽奉陰違,百姓依然生活在水深火熱之中。”魏徵語氣沉重地說道。
“是啊,如今正是用人之際,卻有一些蛀蟲,只顧著中飽私囊,置國家安危於不顧!”楊素憤憤地說道,“必須要嚴懲不貸,以儆效尤!”
“陛下已經下令,徹查各地官員,一旦發現貪贓枉法者,一律嚴懲不貸!”魏徵說道,“我們也要加強監督,絕不能讓這些人逍遙法外!”
楊素點點頭,他知道,現在是非常時期,任何一點疏忽都可能導致不可挽回的後果。他們必須團結一心,才能度過這次難關。
然而,他們並不知道,在京城的某個角落裡,一場更大的風暴正在悄然醞釀……
長安城內,叛軍攻勢兇猛,一路勢如破竹,直逼皇宮。危急關頭,李世民展現出驚人的軍事天賦和領導才能。他冷靜地分析戰局,迅速調兵遣將,將精銳部隊部署在關鍵位置,並親自率領玄甲軍衝鋒陷陣,與叛軍展開激烈的巷戰。
“秦王殿下神勇無敵!”
“殺啊!保衛長安!”
李世民身先士卒,英勇無畏,鼓舞了士氣,隋軍將士在他的帶領下奮勇殺敵,逐漸扭轉了戰局。經過數日的激戰,叛軍最終被徹底剿滅,長安城恢復了往日的平靜。
訊息傳到邊關,來護兒和慕容雪等將領頓時士氣大振。他們深知,後方安定,才能放手一搏。於是,隋軍在來護兒的指揮下,改變戰術,採取靈活多變的游擊戰,不斷騷擾突厥軍隊,消耗其有生力量。同時,慕容雪率領騎兵奇襲突厥糧草輜重,使突厥軍隊陷入困境。
頡利可汗做夢也沒想到,原本勝券在握的戰爭,竟然會變成如今這般膠著狀態。他惱羞成怒,卻又無可奈何,只得下令暫時退兵,等待時機再做打算。
這場戰爭雖然最終以隋朝慘勝告終,但也暴露了楊廣急功近利、決策失誤的致命弱點。他坐在御書房內,看著堆積如山的奏摺,心中五味雜陳。
“陛下,勝敗乃兵家常事,您不必太過自責。”李秀寧輕聲安慰道。
“朕並非自責,而是反思。”楊廣深吸一口氣,目光變得堅定起來,“朕一直想要建立不朽功業,卻忽略了穩紮穩打的重要性。這次的教訓太過深刻,朕一定會銘記於心。”
楊廣深知,想要實現自已的宏圖偉願,必須吸取這次失敗的教訓,更加謹慎地制定政策,更加重視人才的培養和使用。他召集魏徵、長孫無忌等心腹大臣,共同商討治國理政方略,並下定決心,要帶領隋朝走向更加繁榮的未來。
然而,楊廣能否真正吸取教訓,克服自身的弱點?風雨飄搖的隋朝又能否在他的帶領下重現輝煌?這一切,都還是未知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