諸葛亮挺胸抬頭,一臉的不服:“行不更名,在下諸葛孔明是也!”
李立當時跑到堂下:“可是隆中諸葛臥龍?”
諸葛亮一驚,心中暗道:“他怎麼知道我要去隆中?”
李立和劉備說明諸葛亮的身份,劉備雙眼放電,當即拉著諸葛亮往外走去,剩下石韜一臉的懵*!我呢?拉著李立剛要說話,李立回頭
吩咐道:“他挖一個月礦!”說完追著劉備去了,石韜愣在原地:“合著我是後孃養的?”
徐庶走到石韜身邊嘆了口氣,拍了拍石韜的肩膀送去一個你要堅強的眼神!石韜心裡肯定了:“我是丫鬟生的!”
李立剛出門就被華佗拉走了,有士兵快要沒了,他現在束手無策。李立想了想,諸葛亮有劉備足夠了,自已跟著華佗去了醫院。
醫院裡,劉長順手捂著肚子,臉白的嚇人,眼看出氣多進氣少,整個人弓的像是煮熟的蝦。李立看著劉長順,開始撓頭了,回頭問華佗,華佗一臉愁容:“昨天就開始了,攪腸痧三日兩,用了藥,結果邪風不解,結腸而癰。”
李立看了看華佗:“現在用藥也不管用了?”
華佗苦大仇深:“現在喝藥就吐,根本就沒辦法用藥。”李立看著劉長順:“拉肚子幾天了?”
劉長順話音都變了:“前幾日腹瀉,肚子裡像是有團氣,走到哪裡哪裡就疼的抽抽,華先生用過藥之後那股子氣散了,可是今日早上又開始疼,從肚臍一直轉到胸口,現在跑到下邊之後不動了,現在疼的厲害。”
李立明白了,細菌性腸炎繼發闌尾炎了,
可是怎麼治療卻犯了難,沒有麻藥,手術做完了人就得埋了。回頭看了看華佗:“華先生,麻沸散怎麼樣了?”
華佗嘆了口氣:“哎!還是差了一點,用藥的時候劑量大一分人就沒了。”
李立對華佗說道:“現在只能一試了,再拖下去神仙難救。”
華佗對著劉長順語重心長的說:“接下來要給你用一種藥,這種藥我也沒有把握,你要知曉。”
李立對華佗囑咐道:“這個不能單單和病患說,還要和病患家屬說,最好籤字畫押。”劉長順忍痛強撐著說:“李將軍不用這般麻煩,我已經是孤家寡人了,一家老小早就死在黃巾破城,華先生儘管放手,我不會埋怨華先生,活了就活了,死了我也好放心找我高堂老母,細細說說劉將軍的好處,求求閻王爺給劉將軍在生死簿上多畫一道!”
說話間麻沸散已經調好了,劉長順端起來一口喝乾,還挑釁的對著李立哼了一聲,李立整了個大紅臉,沒想到現在的醫生地位要比後世高太多了。
剛喝下去沒過三個數,劉長順一頭栽倒,李立吩咐軍士將劉長順抬到病房,開始了三國第一次開腹手術。
華佗在一旁邊看邊問,三國這個亂世人命不值錢,開膛破肚的在戰場上到處都是,華佗倒是見過肚子裡面的情況,可是沒看過活著的時候開膛破肚的,而李立也是大姑娘上轎子,頭一次。貓狗見的多了,可是活人沒見過,只能回憶著之前瞭解的片段開始開腹,怕找不到只能開大口子,現在這個條件,能活就行,不用去管美醜。一層一層的開下去,華佗在旁邊看的一陣稀奇,原來肚子有這麼多層。
完全開服之後,李立開始沿著腸管找尋闌尾,人沒見過,兔子還是見過的。更何況已經腫大的闌尾。
沿著迴腸開始,直到那個三岔口,迴腸、盲腸、闌尾的三岔口,看著已經穿孔的闌尾在不斷的淌著白色的膿汁,李立心想壞了,闌尾穿孔了!!
加快手裡的動作,分離血管,粘連處,結紮縫合一氣呵成,邊縫合邊感慨,還是人的腸子結實,禁拉又禁踹!(作者玩笑,不必當真。)
縫合之後又找了找其他的地方,發現之前粘連的地方迴腸也穿孔了,最尷尬的是穿孔的地方還有一隻活蹦亂跳的蛔蟲。
李立硬著頭皮將蟲子從腸道里一點一點的扯出來,然後截掉已經變色壞死的腸管,端端吻合,吩咐軍士拿來蒸餾水和精鹽,開始混合,生理鹽水現在不敢用於輸液但是沖洗腹腔還是綽綽有餘,用了大量的自配生理鹽水,沖洗之後開始關腹,縫完最後一針看了一眼劉長順,只見劉長順臉色發白,身上開始不由自主的戰慄,李立回頭問華佗有沒有見過這樣的情況,華佗仔細回憶了一下,告訴李立自已沒見過這樣的情況,李立瞬間就找到了原因,大量沖洗的的情況下帶走太多的體溫,趕緊找來爐子和被褥,開始維持體溫。
過來良久,劉長順悠悠轉醒:“可疼死我了!”這一聲痛呼把昏昏欲睡的華佗嚇了一跳,一竄三尺高,看著已經醒過來的劉長順,急忙過去又是把脈又是問話一套流程下來才發現不知何時睡著的李立和悄悄來到病房的劉備、諸葛亮、徐庶等人。
劉備看著熟睡的李立沒有過多的說話,只是將身上的長袍披在了李立的身上,又壓低了聲音瞭解了事情的原委,回頭向諸葛亮和徐庶道歉,諸葛亮和徐庶聽說李立給劉長順做了個手術,將劉長順從鬼門關拉回來,倆人也是充滿了好奇,看著劉備親自為李立披上衣服倆人就知道來對了地方,誰都想有個好結局,薄情寡義的主公是沒有太多的同理心的,在你沒有價值的時候一定將你踢的遠遠的,倆人對自已的才華很自信,可是天下總有安定的時候,到時候自已的歸宿就要看上位者的臉色了。
倆人看到劉備如此體恤下屬,沒有絲毫矯揉造作的痕跡,這絕對是個宅心仁厚的君主,倆人也打定了主意,就在雁門安家,抽時間將家人接過來再說。
他們不知道的是在他倆還喝酒的時候,典韋就已經在路上了,典韋自已來的時候就是這樣的流程,看著想談甚歡的幾人,典韋就自作主張的帶人將二人的家人接回雁門,典韋這一根筋的漢子沒有那麼多彎彎繞,你來也得來,不來?那就休怪我不客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