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23章 老狐狸偷果子

李立召集所有人開會,劉關張三人輕車熟路,高順到是心如止水,張遼典韋倆人像是進了大觀園,一個勁的問東問西,華佗張仲景倆人嘀嘀咕咕的討論著醫學相關的問題。李立清了清嗓子:“開會!”

日頭西沉,開完會的眾人各有各的盤算。

這次針對戰上的問題幾人都有了深刻的瞭解,說白了就是令不達基層,不管是關張二人,還是其他人都是沿襲舊法還是之前的老一套。之前的改革倉促,期間執行的並不到位,所以老生常談,部隊的思想建設不能落下。以前收編的軍士開始擔任各個排的政委,開始了學習改造,朗朗的讀書聲響徹每個夜晚。

各個團開始選拔團長,不看武力,只看能不能接受新思想,連續幾次月考所有的軍士都開始想逃走了,讀書讀不出來名將!基層士兵開始有些動搖了,之前的將軍哪一個不是一刀一槍的殺出來的?哪能是讀書讀出來的?可是看到團長詳細的選拔條件之後所有人都閉嘴了,不但要考試,還要考兵法,還要模擬作戰,還要是參與戰鬥6次以上的老兵。剿匪不算,和黃巾軍作戰才算。

這一套流程下來基本上都是知書知兵的老將士,連周倉都沒資格參加考試,只能撈個警衛員噹噹。

軍隊開始輪流值守,休息計程車兵有硬性要求,開墾荒地,一邊打熬力氣,一邊自立更生,在雁門郡周圍開始大量開墾荒地,雁門郡有戶籍的貧民都分到了十畝肥地,李立讓軍中的鐵匠打造了很多生產工具,每一個都有編號,統一發放,統一回收,以家庭為單位,每個家庭中適合上學的小孩都要強制上課,夜校進一步擴大。

既然統籌吃糧,就沒必要收稅,不過根據地裡的產出會有額外的糧食產出給到民眾手中,均攤下來糧食的三成會給到百姓手中,不止是糧食,還有肉和蛋,平民一時間感恩戴德,終於沒有那些繁雜的稅收,只要自已好好努力每個人都有過年的盼頭了,流民遷徙入城,拖家帶口的民眾開始入城,人口第一次發生了爆炸性增長,之前的危險之地現在成了香餑餑,劉備大破鮮卑,李立煉製仙藥抵抗瘟疫的事蹟像是長了腿一樣在大漢各地飛快的傳播。

可是人言傳著傳著就變了味道,變成了李立大破瘟神,差點讓玉皇大帝用雷劈成灰,幸好劉備是認識漢高祖,向高祖求情才保下了李立,高祖看鮮卑不順眼,順便吹了口氣,將鮮卑吹到了雲中,並且畫下禁制,只要鮮卑踏過雲中就要讓雷劈了!

李立聽著謠言那是一個無語。

關羽領第一集團軍軍長,訓練步兵,鐵甲兵,陌刀兵,白羽兵開始成建制,複合弓開始裝備白羽兵,射程超過五石強弓開弓卻要三石的力道。

張飛領第二集團軍軍長,訓練騎兵,柺子馬,鐵浮屠,開始出現,柺子馬一騎三馬,配滿清騎弓,輕甲,來去如風,鐵浮屠人馬具重甲,非弩箭不可破。這樣的配置張飛差點樂開花,開始滿心歡喜的研究戰術戰法。

劉備領第三集團軍軍長,回回炮,飛雷炮,三弓床弩開始成片的裝備,射程遠威力強,劉備已經好幾天睡不著覺了,做夢都是戰術配置和戰力統計。

李立成了後勤大總管,還兼職思想建設,軍械研發。

張、蘇二人從龍之功,開始了金融方面的管理,錢糧一併交給二人,二人看著滿坑滿谷的錢糧眼睛都直了,李立在旁邊補充了一句:“你倆只能調配,不能貪墨半分,如果發現你倆的全家都要取挖礦到死。”

領地廢除死刑,所有囚犯挖礦抵罪,鐵礦、石礦、煤礦在不屬於它的時代開始了大踏步前進。高爐、窯洞開始瘋狂的產出,茅屋換成了磚瓦房,城牆變成了水泥架構,防禦體系和民眾的幸福指數直線上升。

典韋領保衛團團長,負責安全事項,老本行,還兼職公共安全保衛,配合高順,開始巡查領地不法事軍民不論,防止間諜細作,保衛將領安全。

這些是軍事上的改革,軍事實力已經超越了所有諸侯勢力。

民生上的改革也開始了,百姓選舉里長,雁門郡由賈詡負責,定襄由陳宮負責,維繫地方安穩,民主開始顯現出他的先進性,百姓的意見得到了空前的尊重,百姓開始從心裡擁戴劉備,至於朝廷?誰去管他!自已沒有生路的時候也沒見朝廷放一個響屁,賣兒賣女的還得不到該有的待遇,現在不同了,有委屈可以和上官反應,上官不理可以再往上報,還不用挨那殺威棒,保衛團還那麼和藹,不冷言冷語的讓人心寒,就是那個團長有些嚇人,也沒見他們衝進自已的院子拿屬於自已的東西。

李立看著案牘上一尺厚的奏表開始發愁了,該找人才了!

招賢令釋出,只要能透過選拔的一律待遇從優,不論出身。

這一下捅了馬蜂窩,所有自負才學的烏泱泱來了一片,開始參加選拔。

選拔的第一道題目《論現有政策對百姓的影響》,所有人都懵了,這是個什麼題目?沒有花裡胡哨的吹捧,只有實打實的問題。第二道題目《論糧食產量的提高方法》,所有人都要瘋了,十指不沾陽春水的讀書人只看天下哪有時間考慮這些問題?第三道題目《論周邊形勢與戰略意義》所有人開始腦補,叼著筆桿子開始扯自已的頭髮,天下大事也問了,自已答不上來怎麼辦?

這三道題目從士林中傳播開來,題目為期六個月,所有人開始收集問題相關的答案,不懂就問是讀書人的好習慣,問題是問的人也不知道答案,雁門郡和定襄郡迎來了旅遊熱,可是來的人就沒有想走的,開始深入瞭解其中的民生民情。

這其中就有潁川的徐庶和石韜,徐庶問石韜:“孔明兄可見過如此的景象?”

青須白麵的石韜連連搖頭,這樣的治民手法哪裡見過,想都不敢想。

石韜對徐庶說:“看來此處的劉備是要效仿秦孝公之舉,就是不知道誰是商君了!”說罷淺笑一聲開始遊覽定襄與雁門的景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