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65章 藍玉啊藍玉,你罪大惡極,罄竹難書!

劉家人面面相覷。

劉玥噗嗤一聲笑了出來,眼睛彎成了月牙形,可愛可愛。

韓夫人也是莞爾一笑,她輕輕搖了搖頭。

劉伯溫生氣地踹了沈阡陌一腳,笑罵道:“你將我劉家人當豬比喻,咋說的粗鄙話?”

沈阡陌道:“哈哈哈,話粗理不粗,夫人做的飯菜太香了,你承認不?”

劉伯溫敢不承認嗎:“承認。”

“那不結了?”

“啍,飯也吃了,牛也吹了,說吧,你冒昧而來,所謂所事?”

“聽說大人您是今科舉考試的主考官,我想中狀元郎。”

“什麼?”

劉伯溫哈哈大笑,笑聲突然又止:“你想老夫關照你,你賄賂我?”

“可以嗎?”

“你想多了吧,請,我不留你了。”劉伯溫端起茶杯。

沈阡陌裝看不見:“叔父,你是進士,又是智者,熟悉皇上,我是來問你,你猜猜皇上今年會出什麼題目,這不算作弊吧?”

劉伯溫望了望他:“你猜我會告訴你嗎?就算我猜到了題目,你憑什麼認為我會告訴你?”

沈阡陌道:“未學後生請教先生,自古有之,誰不是從一字不認到如海文華?

叔父,您乃當世大儒,豈能不知教書育人之重要性?

昔人云:‘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

孔子曰:有教無類,又曰:三人行必有我師焉。

荀子言:‘不積跬步,無以至千里。’

孟子說:‘盡信書,則不如無書。’

老子道:‘治大國若烹小鮮。’

莊子表:‘吾生也有涯,而知也無涯。以有涯隨無涯,殆已。’”

“叔父,晚輩此行所來,皆為學習,望叔父指教。”

劉伯溫聽了一下怔住了:“你這小子,就是會說話。以堂堂正正古之先師壓我劉基,我不答應你,是不是成了一個吝嗇文人,是不是成了一個不願傳授學問的老頑固?

哈哈,這招高明、高明。好好好,既然你如此誠心,又引經據典,老夫便略為指點一二。”

沈阡陌坐直身子:“請講……”

劉伯溫道:“大明科舉考試題目主要包括經義題(解釋儒家經典)、策論題(政治見解和解決問題)、詩賦題(文學創作)及時務題(時事政治和社會問題)。”

沈阡陌問:“八股文有沒有事例?”

“以《朝代興衰》為主題。”劉伯溫捻鬚:“〔破題〕

朝代之興衰,在於君主賢明與否,政事得失之間。

〔承題〕

蓋言國之興亡,非一日之功,亦非一時之失,皆由其治亂之因。

〔起講〕

古往今來,歷代興替,皆有其必然之理。賢君明臣,則國泰民安;昏君奸臣,則天下大亂。

〔入手〕

譬如漢唐盛世,皆因帝王勤政愛民,廣納賢才,勵精圖治,故能國力強盛,百姓安居樂業。

〔起股〕

然而,朝代之興,往往難以持久。一旦君主怠政,朝綱廢弛,奸佞當道,民心離散,國勢必然衰微。

〔中股〕

以史為鑑,可知興替之道。唯有不斷改革,勵精圖治,方能使國家長治久安。若不思進取,貪圖享樂,終將導致朝代衰亡。

〔後股〕

再者,朝代興衰還在於民眾的支援與否。得民心者得天下,失民心者失天下。君主需體恤民情,施政以仁,方能獲得百姓擁護。

〔束股〕

綜上所述,朝代興衰在於君主治國之智,臣子輔政之能,以及民眾支援之度。唯有上下一心,方能使國家長盛不衰。”

劉伯溫喝了一口茶,又繼續告誡他道:“八股文需要嚴格按照規定的格式和修辭來撰寫,你小子可不能跳脫亂寫一通……”

沈阡陌點點頭,心中思緒萬千:“不就是填空題麼,不過變態的,你一斤米,就要放三兩水,又等於炒菜,先放油,跟著添油加醋,但是考官來品嚐,就麻煩了,你不可能令所有的人喜歡這種口味。因此,必須要炒出來不鹹不淡,偏激的淘汰出局。”

“叔父,可以猜測到萬歲會從〔經義〕中出什麼題目?別來個《兩小兒辯日》,問:日離我們有多遠哦?”

“這……不會吧?”劉伯溫瞪眼,跟著又哈哈大笑:“如果是這樣,那我可幫不了你,因為就算換了老夫下場考試,也得放棄了!”

劉玥託著小香腮開口:“沈哥哥,你好厲害呀,我的兩個哥哥也在閉門學習,但是沒有聽到他們說過這種題目。”

“呵呵!”沈阡陌臉紅耳赤,他厲害個錘子。

“咦……”劉伯溫打量著沈阡陌:“你小子也是個人才,不,怪才,腦子怎麼長的,淨想一些奇奇怪怪的內容!”

沈阡陌不好意思地撓了撓頭:“叔父謬讚了,晚輩也只是偶爾有些奇思妙想,還需叔父多加指點才是。”

劉伯溫搖頭:“這奇思妙想要不得,在考試中,出一點點框架也會在考官中扣分!”

其實古代科舉考試比考清華北大難上十倍有餘,有人考了孫子也出來了,白髮蒼蒼仍然是個老童生。

即是小學雞。

沈阡陌問了許多的往屆生考試題庫,越聽心越寒。

“簡直就是變態!八股皆有字數有限定,30字——60字——120字等。

你的思想不能飛揚,又不可以太小白,用詞不當等等很嚴肅,雖然八股文不是用在所有的題目中,還有詩詞歌賦等,然而‘儒家’學問佔的是重要。

例如,你不能有一種縱橫家思想,派系十分嚴重。”

沈阡陌走出廳門,烏漆麻黑,月亮也下班了。

僕人拿著燈籠在引路。

沒走兩步,不經意間,他感覺到暗處似乎有一雙眼睛正緊緊盯著自已,那目光銳利而隱秘,讓他不禁心疑。

他繼續前行,眼角餘光捕捉到一絲不易察覺的動靜——一個黑影在遠處的牆角快速閃過,同時,那黑影的手上似乎還拿著什麼東西,在月光下反光一閃而逝。

“我日……”

“密探,無孔不入的錦衣衛!?”

次日清晨,當第一縷陽光穿透雲層,照亮京城千家萬戶時。

朱元璋的御書房內,一份詳細的報告已經靜靜地躺在了他的案頭。

報告中,沈阡陌昨晚拜訪劉伯溫的一舉一動,乃吃飯的微妙表情,都被記錄得清清楚楚。

朱元璋看完報告,嘴角勾起一抹冷笑:“混小子,找軍師幫你,真是痴心妄想!你以為這樣就能在科舉中作弊大登科?哼,朕會給你‘驚喜’的,哈哈哈哈……”

他發現和這小子鬥,簡直就是生活中的一個調劑。

沈萬三的錢財也入了庫,打仗有了錢。

這連飯也吃多了。

跟著他又拿了一個密信:藍玉,酒後大呼皇帝不公,我應做太師……

“啪——”

“給你做皇帝可好?你心認為朕封你官不大,你仗著從龍之功幹了多少糟心事?朕一次次忍讓,換來的是你不知進退。”朱元璋一巴掌狠狠地拍在龍案上。

執筆刷刷刷刷寫下藍玉罪狀:“酒後狂言,大逆不道;倚功驕橫,干預朝政;結黨營私,圖謀不軌;貪汙受賄,禍國殃民;治軍不嚴,縱兵毀關,縱奴搶掠欺壓百姓;私通外敵,洩露軍機;妄圖篡位,私制龍袍;背叛皇權,不忠不義。”

“你無視朕的威嚴,屢次挑戰皇權,企圖以功臣自居,凌駕於朕之上,此乃不忠不義,欺天罔地之罪!”

殺殺殺殺殺殺殺殺!

朱元璋連寫九個殺,血紅色的字型觸目驚心,他扔下硃筆,雙眼陰沉:

“藍玉啊藍玉,你罪大惡極,罄竹難書!朕若不懲,何以大治天下,安定民心?哼,你等著,朕定會讓你知道,背叛朕的下場!”

藍玉何以酒後失態?

原因太子朱標死了,他的太子太傅給抹去,而皇太孫朱允炆(建文帝)的老師,不是他。

再說沈阡陌早上同樣在密室與死士壹兒會面,拿著藍玉那狂言之語,他好奇問道:“壹兒,你如何做到那麼短的時間潛入藍府探聽到第一手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