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507章 官渡之戰(三)

夜色深沉,鄴城的丞相府內燈火通明,燭光搖曳,映照在袁紹緊鎖的眉頭間,似要將他心中的焦慮燃盡。

廳堂內,田豐坐在一旁,目光沉穩。

不多時,腳步聲由遠及近,最先趕到的,是袁紹的三位公子。

緊接著,謀士們魚貫而入,荀諶、沮授、許攸、郭圖、審配、逢紀、辛評各自落座,彼此間神色各異。

袁紹見人到齊,深吸一口氣,目光緩緩掃過眾人,沉聲道:“諸位,曹操起兵十五萬,直指冀州,此戰若敗,我袁氏基業危矣,爾等有何良策?”

廳內一時寂靜,眾人面面相覷。

袁譚率先打破沉默,起身抱拳道:“父親,曹操雖有十五萬兵馬,但想要犯我冀州,就必須先渡過黃河,我軍完全可以以逸待勞,在黃河沿線設防,待其疲憊之際,主動出擊,定能一戰破敵!”

這個方案,可不是他臨時起意。

曹操會不會打冀州,在冀州上層,是人人都會談論的話題。

因此,針對這個問題,袁譚早就從荀諶那裡要到了解法。

只是他話音剛落,不等袁紹表態,袁熙便輕輕搖頭,起身道:“大哥所言雖有道理,但曹操此人狡詐,黃河沿線綿長,我軍也不可能面面俱到。”

“而且他若佯攻一點,實則繞道奇襲我軍後方,屆時我軍腹背受敵,恐難應對。”

“依我之見,不如固守渡口,加強各城防務,堅壁清野,憑藉深溝高壘,拖延戰事,待其糧盡再行反撲。”

話音落下,不少人竊竊私語,不時點頭認同。

袁尚見狀,忍不住插話,語氣中帶著幾分急切,“二哥此言未免也太過保守!曹操遠道而來,必是有備而來,指望其糧草不濟?那要等到何時?”

“我軍若一味龜縮,豈不讓天下人笑話我袁氏無膽?更讓冀州百姓喪失信心!”

頓了頓,袁尚朗聲道:“依我看,不如調集精銳,圍魏救趙,反攻曹操,逼曹操回防,如此不僅能解我冀州之圍,還能彰顯我袁氏威風!”

不得不說,袁尚的提議,頗對袁紹胃口。

只是袁譚、袁熙所言,也不無道理,讓袁紹一時難以決斷。

於是他轉頭看向其餘謀士,沉聲道:“你們幾位,以為如何?”

見袁紹直接跳過荀諶、沮授、許攸,眾人見怪不怪。

郭圖輕笑一聲,起身慢悠悠道:“主公,三位公子各有道理,但依在下之見,曹操此番來勢洶洶,絕非虛張聲勢,然其弱點亦顯而易見。”

“那就是糧道漫長,極易被襲。”

辛評立刻附和道:“不錯,我軍若派一支精銳,繞至其後,斷其糧道,曹操必不戰自亂。”

“屆時,主公再以大軍壓境,何愁不勝?”

審配冷哼一聲,反駁道:“不妥!此計看似妙極,實則冒險。”

“曹操用兵向來謹慎,其糧道必有重兵把守,我軍若貿然出擊,恐有去無回。”

“依我之見,當效仿袁熙公子之策,堅壁清野,待敵疲憊,再尋機反擊。”

逢紀一直沒有發言,此時突然說道:“諸位,我以為,大公子所言,將曹軍阻擊於黃河之外,才是上上之策!”

說著,他來到地圖前。

“諸位請看。”

他抬手指去,“黃河雖長,但渡口有限,且戰報上已經寫明,曹操主攻方向,一為甘陵,二為黎陽。”

“黎陽主公不日之前才調了兩萬大軍,可保黎陽無憂,關鍵是甘陵,主公當儘快調集重兵防禦,切不可讓曹操輕易渡河。”

郭圖不禁嗤笑,“你又怎知,曹操不是聲東擊西,故意佯攻甘陵,意圖讓主公分兵,然後強渡黃河,直取鄴城?”

“反正我是不信,曹操放著鄴城不取,跑去打什麼甘陵。”

審配又道:“所以我才說,堅壁清野,不管曹操有何陰謀詭計,都可不攻自破!”

辛評搖頭冷笑,“荒謬,放任曹軍過河,這就是你的辦法?”

“依我看……”

“……”

眼看廳內爭論愈發激烈,謀士們各抒己見,袁紹卻越聽越煩躁。

他猛地一拍桌案,喝道:“夠了!爾等爭來爭去,毫無定論!田元皓,你說,此戰當如何打?”

田豐聞言,緩緩上前,目光如炬,沉聲道:“主公,臣以為,諸位之策皆有可取之處,但眼下最要緊的,不是如何迎敵,而是如何穩住軍心。”

“曹操來勢洶洶,我軍新經戰事,士氣未復,若貿然出戰,恐難取勝。”

“依臣之見,當先安撫將士,嚴明軍紀,同時派人刺探曹操軍中虛實,正所謂知己知彼,才能百勝不怠。”

袁紹聞言,眉頭稍展,點了點頭:“元皓所言有理,既如此,便依你之策,傳令下去,整頓軍務,嚴防死守,同時派人刺探敵情。”

田豐躬身應諾,剛欲退至一旁。

“曹操動向,臣已查清!”

荀諶站起身,主動說道:“丞相,諸位,方才諸位所議,皆以為曹操主攻方向在甘陵、黎陽,實則不然。”

此言一出,廳內眾人皆是一驚,紛紛看向荀諶。

袁紹眉頭微皺,“友若此言何意?”

荀諶不疾不徐道:“丞相可還記得,此前丞相曾鼓勵大公子組建情報組織?如今這情報組織已初具規模,近日更是探得重要軍情。”

袁譚一愣,心想他怎麼沒有收到?

荀諶環視眾人,自然將袁譚的神色收入眼底,於是說道:“就在剛剛來的路上,大公子探報,曹操本人親率八萬大軍,如今就駐紮在中牟。”

“更關鍵的是,在官渡附近,還發現曹軍有隱秘行動。”

“由此可見,平原、白馬方向,皆為佯攻。”

袁譚聞言,恍然大悟,連忙附和,“不錯,父親大人,孩兒這情報組織中,能人輩出,所探一定為真!”

對此袁紹倒沒有懷疑,畢竟地點如此清晰,稍微派人一查便知。

荀諶繼續說道:“不過,雖然平原、白馬方向是佯攻,但若我軍置之不理,佯攻恐怕也會變成強攻,畢竟曹操此人,最擅虛實之道,不可不防。”

袁紹點了點頭,十分認可荀諶的話。

只是他哪裡知道,這根本就不是什麼袁譚情報組織打探到的訊息,而是諦聽打探到的訊息。

畢竟劉辯要的,可不是一邊倒的官渡之戰!

果然!

袁紹沉吟片刻,主動問道:“那依友若之見,我軍當如何應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