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505章 官渡之戰(一)

建興四年(公元196年)三月初。

兗州。

曹操內部動盪平定了許多,如今終於到了和袁紹開戰的良機。

沒有絲毫遲疑,曹操第一時間召集了自己麾下四大謀士,程昱、荀攸、陳宮、劉曄,很快就來到了曹操書房。

“如今我軍內部已經安定,是時候和袁紹一決高下了。”

曹操看著眼前的四位謀士,沉聲道,“仲德,黑山賊和劉辯那邊,可有什麼動靜?”

程昱捋著鬍鬚,緩緩說道:“回稟主公,黑山賊在入冬前便與袁紹大戰了一場,雖然慘敗,但也消耗了袁紹不少兵力。”

“至於劉辯,據長安校事府回報,他已經率軍南下,親征南蠻去了。”

“哦?”

曹操眼前一亮,“這麼說來,倒真是一個良機。”

“正是如此。”

程昱點頭道,“袁紹雖然佔據幷州、冀州、幽州,但黑山賊一戰,已經讓他元氣大傷,再加上幽州也有動亂,的確是統一河北的絕佳機會。”

“而劉辯又在南方,無暇東顧,此時不戰,更待何時?”

曹操點了點頭,看向四人:“諸位,依你們之見,我軍該如何進軍?”

荀攸略一思忖,抬眼看向曹操,緩緩道:“主公,如今袁紹雖元氣稍損,但其實力恐怕與我等不相上下,如果正面相爭,恐怕難以佔得上風。”

“不如……聲東擊西。”

曹操眉頭微挑,顯然對荀攸的提議頗感興趣:“公達,你的意思是?”

荀攸拱手道:“主公可派人佯攻袁紹的冀州後方,讓袁紹疲於奔命,從而分散其注意力。”

“而主公則親率主力兵馬,直撲鄴城!”

曹操聞言,眼前一亮,不住點頭道:“鄴城乃冀州重鎮,是袁紹的核心所在,一旦鄴城有失,袁紹內部必生大亂,就算還想調軍反擊,也只能自亂陣腳。”

“妙計!”

劉曄眼前一亮,忙附和道:“袁紹雖有三州地盤,但根基卻在鄴城,若是破了鄴城,對袁紹軍計程車氣將是極大削弱,而我們便可趁勢逐步蠶食冀州。”

陳宮稍加思索,咧嘴笑道:“既然如此,那就再用些計策攪亂他的內部,袁紹不是對世子始終難以抉擇嗎?若我們能在這件事上推波助瀾,袁紹就會自顧不暇,難以全力應戰。”

曹操朗聲大笑,一拍案几:“很好!你們所言,正合吾意!”

他忽而轉頭看向程昱,“於袁紹世子推波助瀾一事,便交給你的校事府了。”

“諾!”

程昱拱手領命,眼中卻閃過一絲憂慮,但未再多言。

解決一樁事後,曹操指著地圖問道:“諸位,既然是聲東擊西,那麼佯攻之地選在何處為好?”

陳宮上前一步,指著地圖道:“主公,我以為可選在勃海郡,勃海郡是袁紹起家的地方,袁紹一定重視。”

“而且沿渤海郡北上,可以攻入幽州,袁紹到時候一定不會坐視不管,肯定會派兵增援,屆時必然會分散兵力。”

可曹操搖了搖頭,“勃海郡雖好,但若是太過深入,恐怕會變成一支孤軍,反而會讓我軍陷入被動。”

就在陳宮的提議被駁回後,劉曄也湊上前來,指著地圖另一處道:“主公,不如選在濮陽,濮陽與鄴城相距不遠,若是我軍攻打濮陽,袁紹必然會派重兵增援。”

曹操皺眉思索片刻,仍是不太滿意:“可濮陽距離鄴城也太近了,袁紹可以輕易分兵,救援兩地,那聲東擊西之策不就失去作用了嗎?”

這時荀攸忽然開口道:“主公,依在下之見,不如選在平原。”

“平原?”曹操眼前一亮。

“不錯。”

荀攸指著地圖分析道:“從高唐渡過黃河便是平原,平原向西,則是清河國,若我軍從平原出發,直入清河,不僅可以威脅袁紹後方,更能讓袁紹誤以為我軍是想在那裡決戰。”

“而且平原距離鄴城不遠不近,向北又可殺入冀州腹地,足以吸引袁紹派兵增援。”

“等袁紹發現上當時,我軍已經攻下鄴城了。”

“妙!”

曹操一拍案几,“就依公達所言,佯攻選在平原!”

“那麼主攻方向,又該放在何處合適?”

荀攸目光在地圖上游移片刻,忽然眉頭一皺,沉聲道:“主公,要攻打鄴城,首先要解決的便是渡河問題。”

曹操聞言,也不由得神色凝重起來,“自從袁紹與黑山賊一戰後,河內郡黃河以北的地方已盡數落入其手。”

“如今要渡河攻打鄴城,恐怕並不容易呀!”

“不錯!”

荀攸頷首,指著地圖上兩個點,“目前來看,只有這兩處最為合適,其一為白馬渡,其二為官渡。”

曹操聞言,順勢看去,“這兩處渡口,各有何優劣?”

荀攸正色道:“白馬渡後便是魏郡重鎮黎陽,據探子回報,袁紹早已將此地打造成一處軍鎮,易守難攻。”

“至於官渡……”

他手指向北滑動,“渡河之後,獲嘉以北有黑山阻攔,若要攻打鄴城,仍需沿黃河東進,繞道而行。”

曹操聞言,不禁皺眉,“如此說來,這兩處渡口都不太理想啊。”

“非也!”

荀攸眼中精光一閃,“正因為兩處渡口各有難處,反倒給了我們機會。”

眾人聞言一愣,曹操卻是眼前一亮:“公達的意思是?”

荀攸聲音提高了幾分,“我們可以做出在白馬強渡的姿態,實則在官渡與袁紹決戰!只要能分散袁紹兵力,我們就有希望在官渡一舉擊潰袁紹軍。”

“屆時渡河之後,立刻截斷鄴城至黎陽的通路,大軍再從白馬渡河,先下黎陽,再取鄴城!”

“妙啊!”

陳宮一拍大腿,“如此一來,不僅能迷惑袁紹,更能打他一個措手不及!”

程昱聽完,同樣頷首,“公達此計,可謂是一石三鳥!既解決了渡河難題,又能分散敵軍,還能為我軍創造突襲鄴城的機會!”

劉曄卻提出了一個擔憂:“只是袁紹麾下謀士不俗,若是他不上當怎麼辦?”

荀攸胸有成竹地笑道:“此乃陽謀,除非袁紹敢直接放棄黎陽,否則他必然要分兵防備。”

曹操雙目炯炯有神,沉聲道:“好!就依公達之計行事!”

頓了頓,曹操又道:“聚帳,點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