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172章 八旗子弟

“這個動作看似簡單,其實也有著幾個深意。”

“第一呢,就是兩袖清風、清正廉潔,滿人入關,漢化,學習漢族文化思想,有這種寓意的動作,也屬正常。”

“當然,這個深意,並不得到大多數人的認可,也只是猜測。”

“第二就是出於美觀整齊的考慮,把袖子放下來,有利於袖口自然下垂,使得官服顯得更好看。”

“第三就是由於滿族是遊牧民族,這個袖口曾經是為了方便打獵設計的,就保留下來了。”

“第四點就是由於袖口太大,雙手可以藏於手中,在進行跪拜禮的時候,能夠更好的保護手掌,不受傷害,另一方面,這種動作,也是在向皇帝表忠心的意思。”

“透過甩手的動作,表明袖子裡沒有藏匿武器圖謀不軌……”

蘇九歌款款而談,將放哇哈的意思盡數說了出來。

“哈哈,九歌老師,還得是你專業啊!”

“我都不知道這麼清楚。”

大哥哈哈大笑,豎起大拇指。

“我們家是遼陽東京陵的,給努爾哈赤的兒子褚英看墳的。”

“是多爾袞後代。”

“我們家的上面最近的,就是汪善都督,清代。”

聽著大哥的解釋,蘇九歌微微皺眉,“咱們家是努爾哈赤的後代?”

“多爾袞後代,正黃旗。”大哥說道。

【當個:“好傢伙!前面出來一個龍袍限定,我就覺得會不會出現滿清皇室,沒想到真的出來了?”】

【撒大哥:“正黃旗?八旗子弟?給努爾哈赤後代看墳墓?有點意思了!!”】

【好吧:“難怪有官袍袖口,原來是這麼回事啊!!”】

【阿三哥:“不是,清朝沒沒落的話,這大哥一家,好歹也是皇親國戚吧?”】

……

二十萬寶友們議論紛紛,都對大哥、大爺的身份感到好奇。

“除了給努爾哈赤的兒子褚英看墳外,還有努爾哈赤的弟弟,努爾哈提。”大爺也開口了。

“您剛剛說看墳是吧?”蘇九歌又確認了一遍。

“對,看墳,看大院套。”

“大院套後面就是墳。”大爺解釋道。

“這就是傳說中的皇家守陵人是吧?”蘇九歌問道。

“對。”大爺點頭。

“哎呀,怪不得你手裡有這個東西呢!”蘇九歌點頭,感嘆道。

“當地人管我們叫做二皇上。”大爺說。

“嘖嘖嘖,不得了啊!”蘇九歌也感嘆出聲。

“咱們現在已經是第幾代了?”

“我也說不好。”大爺遲疑了一下,搖了搖頭。

“多爾袞的話,咱們是屬於正統的?還是旁系的?”蘇九歌又問。

“正統,肯定是正統的,我們是正黃旗的。”大爺點頭,“九歌老師,你應該也知道,有過繼制度的,哪怕沒有香火,我們這一脈也不會斷的。”

“懂的懂的。”蘇九歌點了點頭。

所謂過繼制度,就是當香火後繼無人的時候,一般會從親屬那邊,過繼一個後代,來繼承家族的稱號。

歷史上比較有名的,就是曹操。

曹操的父親曹嵩,過繼給大太監曹騰,繼承曹姓。

也有人說曹嵩原本姓夏侯,是過繼給大太監曹騰,才改得姓氏,當然這個說法,並沒有得到確鑿證據的支援。

“正黃旗,是上三旗之一,這相當大了。”蘇九歌說道。

“說起八旗,讓大爺跟大家簡單說一下吧!”

“上三旗和下五旗的區別。”

“來,大爺,別害羞,”

蘇九歌將大爺推到鏡頭前。

大爺有點靦腆,咳嗽了兩聲:“清代八旗,也有上下之分。”

“分為上三旗和下五旗。”

“本來八旗沒有上下之分,但當年清軍入關的時候,八旗中的正黃、鑲黃兩旗的將士,被皇帝直接統領,再加上鑲黃旗只有皇帝一人。”

“皇帝為了加強統治,將正黃、鑲黃、正白三旗收歸自己統轄,開啟了上三旗的制度。”

“剩下的宗室王公皆分入正藍、鑲藍、鑲白、正紅、鑲紅等五旗……”

大爺將清朝皇族的歷史,盡數說了一遍。

【噶搜:“哈哈,大爺對歷史挺了解的!!”】

【好好吃:“對自己家族的歷史能不瞭解的嗎?也就是開放了,不然人家也是貴族呢!!”】

【凹凸感:“八旗子弟,還是正黃旗,哪怕是看墳的,也是妥妥土皇帝啊!!”】

【雙方達成:“沒聽人家說嗎?二皇上啊!”】

【發啊:“他到底是守陵人?還是純後代?我怎麼有點搞不清楚了?正黃旗能去看墳?”】

【以後:“估計是祖上被罰了!被貶的皇親國戚!!”】

【阿是:“正解,我也這麼覺得!!”】

……

網友們議論紛紛,覺得是這個理。

“這也就是大清沒了,不然我都見不到大爺你了!!”

蘇九歌調侃道。

“哈哈,九歌老師又說笑了。”大哥哈哈笑道:“以前的事情,誰說的清楚呢?”

“老爺子,這個家裡應該還有很多好東西的吧?”蘇九歌試探問道。

“是有幾件,我太爺留下來的,我也就我爸臨死前告訴我的。”大爺中氣十足的說道。

“哈哈,就說嘛,皇親國戚,能沒點寶貝嗎?”蘇九歌道。

“我今年77歲了,我有病,我尋思這個東西要能值點錢,我就賣一點,換點錢,拿去治病。”大爺說道。

“理解理解。”蘇九歌點頭,“人老了,身體難免出點狀況。”

“你這個東西,我看了,確實能值點饅頭,不過是殘缺的。”

“如果是完整的,那就厲害了。”

“這次過來,還有沒有其他的東西?”

“比如瓷器啊?”

“古董啊!”

“玉器寶貝啊之類的。”

“這次沒帶過來。”大哥有點尷尬。

“不過,我這次確實也帶一個好東西。”

“九歌老師,你知道慈禧吧?”大爺問道。

“慈禧誰不知道?”

“說說,帶來什麼了?跟慈禧有什麼關係?”蘇九歌一下子來了興趣。

“是這樣的,當年慈禧不是跑到西安了,然後回來了,她身邊有個丫鬟,是俺家的親屬是她的丫鬟,從她手裡,得到了一件賞賜。”

“這次我給帶來了。”大爺解釋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