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287章 大唐的變化

還不等葉江南說出來由,兩個保安忽然行禮,緊接著大喊道:

“歡迎光臨!”

兩個保安突如其來的操作,把葉江南看的一愣一愣的。

這是什麼操作?

“呃……”

“我可以進去?”

葉江南不確定的問道。

這裡是皇宮,可不是一般的地方。

以前葉江南進出,要麼是直接在皇宮裡面,要麼是和李世民等人一起進去。

雖然對於葉江南來說,進出皇宮是一件輕易的事情,但是對於普通人來說,皇宮可不是隨便可以進出的。

葉江南現在就是假裝自己是一個普通人。

保安熱情的說道:

“當然可以!”

“不過,得過了安檢後,才可進出皇宮。”

“還有就是,皇宮也不是隨便哪個地方都可以的。”

“您啊,進去之後,會有人發一份皇宮地圖給您。”

“那紅色的區域,是不可參觀區域。”

“在那兒有精兵把守,你就是想進去,也進不去。”

葉江南明白保安的意思了。

也就是說,皇宮免費讓你逛。

除了皇宮個別的區域外。

兩個保安拿著金屬探測器,檢查了一下葉江南的身子。

確認沒問題後,才讓葉江南進去。

進了朱雀門,果然如同門口保安說的那樣,會有人給地圖。

一個身穿綠袍的內侍遞來張粗麻紙地圖。

葉江南展開一看,紅墨圈住的地方倒不多,無非是後宮寢殿和幾處軍機要地,其餘大半區域都標著“可遊覽”三個字,連平日裡文官議事的政事堂外側,都畫了個小小的遊覽箭頭。

“客官這邊走,前頭有講解的博士呢。”

內侍指了指不遠處一群攢動的人影。

葉江南順著人流往前挪,忽聽前頭一陣低低的驚歎。

“這裡就是凌煙閣呀!”

“我聽說凌煙閣裡表彰的是二十四功臣,可是我數了數,怎麼有二十五個?”

“我也發現多了一個!”

“我剛看了,像長孫無忌等其他大人,都是我們熟悉的大人,惟獨有一個人,是我從來沒聽說過的。”

聽到有遊客的疑惑,葉江南也是好奇的停了下來。

他也是記得一共有凌煙閣是二十四功臣,怎麼現在變成二十五了。

凌煙閣樓下。

遊客是不能進入的。

雖然不能登樓,但是卻能清晰看見閣外新立的二十幾塊石碑。

那些個石碑上正用工整的楷書刻著二十五個功臣的畫像贊。

有個梳雙丫髻的小姑娘正拽著母親的衣角問:

“娘,這個秦叔寶,就是話本里說的那個門神嗎?”

他正看得有趣,忽覺有人在背後輕輕碰了碰他。回頭一瞧,竟是個穿著圓領袍的老者,手裡拄著根龍頭柺杖,鬢角白得像落了雪:

“後生,你也是來看新鮮的?”

葉江南拱手笑道:

“是啊,聽說皇宮開放了,特地來瞧瞧。”

“好,好啊。”

老者眯眼望著遠處的宮牆,柺杖在青石板上點得篤篤響。

“想當年我考科舉時,在宮門外候了三天都沒敢抬頭看,如今倒能踩著這金磚地閒逛了——這世道,是真的變了。”

話音未落,忽然有陣急促的腳步聲自東側傳來。

葉江南眼角餘光瞥見一隊帶刀侍衛正往麟德殿方向趕,領頭的校尉行色匆匆,腰間的佩刀碰撞著甲片,發出清脆的叮噹聲。

他心裡一動——麟德殿可是標在紅區裡的禁地,這時候派兵過去,莫不是出了什麼事?

正思忖間,那老者忽然拽了拽他的袖子:

“快看!那不是房相公嗎?”

葉江南抬眼望去,只見房玄齡正揹著手站在不遠處的槐樹下,身邊跟著個捧著賬簿的主簿。

老相國鬢角的白髮又添了些,卻依舊腰桿筆挺,正指著宮牆根下新栽的幾株垂柳,不知在跟主簿說些什麼。

就在這時,房玄齡像是察覺到了什麼,忽然朝這邊望過來。

四目相對的剎那,葉江南分明看見老相國眼中閃過一絲詫異,隨即化作個意味深長的淺笑,還極輕地朝他點了點頭。

葉江南心裡咯噔一下——看來這皇宮半日遊,怕是不能像普通遊客那般悠閒了。

房玄齡沒有過來和葉江南打招呼。

他又不是傻子。

葉江南一個人前來,又沒有去找晉陽公主和陛下,肯定是有原因的。

自己要是打擾了人家,惹惱了葉江南,那不就是給自己找罪受嗎?

不過,雖然不能去找葉江南,但是沒說自己不能去找自家陛下。

葉江南許久沒來大唐,陛下嘴裡老是念叨。

想去看看葉江南,又怕打擾了葉江南。

好不容易葉江南來大唐了,自己要是不跟自家陛下說,估計得被扣一年的工資。

葉江南見房玄齡沒有過來打擾自己的意思,心裡不由的鬆了一口氣。

他也確實不想被打擾。

想一個人好好看看,在自己沒來大唐的這些日子裡,大唐變成什麼樣了。

葉江南和其他遊客一樣,好奇的去看多出來的那個凌煙閣功臣去了。

看到第一個石碑,葉江南就知道什麼原因了。

因為第一個石碑上,刻著的是他。

上面有他的名字,沒有他的出生年月。

名字的下方,就是刻著的葉江南對大唐的貢獻。

姓名:葉江南

大唐繁榮昌盛的奠基人,其功蓋過千秋。

自入大唐以來,先生以非凡之智,引後世之技,開時代之先河。

觀農桑,先生授新式耕種之法,改良農具,使畝產倍增,倉廩充盈,百姓得以飽腹,天下無饑饉之憂。

論工造,先生傳鍊鋼之術、織布之巧,促百業興榮。

長安西市,工坊林立,器物精良,遠銷四海,引得萬國商賈雲集,大唐物產之豐,令異域歎服。

談教化,先生倡新學,建書館,聚天下英才,授經史子集,亦傳格物致知之理。

寒門子弟得以登堂入室,朝堂之上,新秀輩出,文風鼎盛,遠超往昔。

言軍事,先生獻火器之秘,改良軍械,鑄堅甲利兵。

邊疆戍卒,手持利器,威鎮四方,突厥、吐蕃之流,再不敢輕易南犯,國境安寧,百姓安居樂業。

更有甚者,先生引自來水、築水泥路、造四輪馬車,使長安面貌煥然一新,市井繁華,秩序井然,實乃亙古未有之盛景。

先生之功,非只在一時,更在千秋萬代。

大唐今日之強盛,四海來朝之氣象,皆賴先生之力。

是以,特入凌煙閣,位列功臣之首,供後世瞻仰,永銘其恩。

葉江南望著石碑上的字字句句,指尖輕撫過冰涼的石面,心中百感交集。他從未想過,自己這些不經意的舉動,竟被如此鄭重地銘記。遠處的宮牆在陽光下泛著金光,耳邊是遊客們的讚歎與低語,他忽然明白,這大唐的每一寸繁華,都是對他最好的回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