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是頭昏,站都站不穩。”
村長老馬看了看眼睛一直閉著,完全不敢睜開的老孃,對趙勝說道。
“去哪裡看過沒有?有沒有吃過什麼藥?”
趙勝問道。
老年人頭暈,需要考慮的因素比較多,比如說腦供血不足、腦梗塞、貧血和頸椎病等等。
就說腦供血不足,導致腦部血流減少,導致出現頭暈,還有頸椎病,頸部神經受到壓迫,也有可能出現頭暈症狀。
“年初的時候我帶去市醫院看了嘛,說是高血壓,開了一堆貴藥,回來吃了一點效果也沒得。”
村長老馬有些無奈的說道。
雖然他是村長,除了種地以外,還做著一點其他的事情,條件比其他村民稍好一點,但也沒有好到哪裡去。
所以,帶老孃去市裡看病,也是下了決心的。
“我知道了。”
“老人家,具體是怎麼個暈法?”
趙勝點點頭,直接對老太太問道。
老年人高血壓,屬於是常見病,如果是因為高血壓導致的頭暈,那麼吃了降血壓的藥以後,肯定會有緩解的。
一點效果都沒有,那麼就不是高血壓引發的頭暈。
“小醫生,就是動不得,不敢睜開眼睛,一動就暈。”
“樣樣東西都在轉!”
聽到趙勝的話,老太太微微睜開眼睛,說完話,又立刻閉上,生怕睜開眼睛馬上又頭暈了。
“趙醫生,這到底是什麼怪病?”
“睜開眼睛就暈,一動也暈,一天到晚什麼都做不得。”
村長老馬十分無奈的說道。
對於子女來說,老人稍微能走動,能吃能睡,就是最好的事情了。
“現在暈麼?”
趙勝想了想,對老太太問道。
“現在不睜眼睛,好一點。”
老太太閉著眼睛說道。
“好,現在我給你轉一下位置。”
趙勝站起身來,對老太太說道。
說完,扶著老太太的頭,輕輕的左側轉了一下方向。
“現在暈麼?”
趙勝問道。
“現在不得暈。”
老太太回答說道。
“這樣呢?”
趙勝將老太太的頭復位,然後輕輕的轉向了右邊。
“昏的很,頭昏的很!”
還沒等趙勝問,老太太就忙不迭的說道。
“好,我知道了。”
趙勝點點頭,將老太太的頭復位。
接下來,趙勝又給老太太頭部測試了其他的位置和運動狀態。
“趙醫生,這個到底是啥子怪病?”
看到趙勝做完了一套他從來沒有見過的檢查,村長老馬心中燃起了希望,迫不及待的對趙勝問道。
老太太本來緊閉著的雙眼也是微微的睜開,她可是被這個怪病折磨慘了,本來兒子在村裡條件不錯,還很孝順,她的晚年生活應該是很好過的,但就是因為這個怪病,讓她每天只能是閉著眼睛躺在床上,一動也不敢動。
“這是耳石症,也就是良性陣發性位置性眩暈。”
“簡單點說,我們看得見的這個耳朵,是外耳,在裡面,還有一個結構,叫內耳。”
“這內耳上會長一種只有顯微鏡才看得見的小石頭,叫耳石,一旦耳石脫落,就會在內耳中漂浮起來,如果漂移到半規管,就會影響人體平衡功能,引起眩暈,也就是頭昏。”
趙勝也不賣關子,儘量用簡淺易懂的語言講解給村長老媽聽。
“耳屎?”
“耳屎掉下來的?”
村長老馬聽到趙勝的話,十分的疑惑,有些無法理解。
這耳屎掉下來,還會讓人頭昏?
平時的時候,他倒是會和村民說【我鏟你一耳屎!】
“趙醫生,那這個病要咋個治?給是把耳屎掏出來就行了?”
頓了頓,村長老馬又問道。
在他看來,昨天趙勝只是略微出手,就把人家娃娃的歪脖子給治好了,這種不吃藥不打針的治療方式,在村民看來,簡直就是神技,太合乎他們對神醫的想象了。
“不是耳屎,是耳石,石頭的石。”
“治療的話,只要做一下復位,把飄出來的小石頭給還回去就行了。”
趙勝哭笑不得的又解釋了一下。
耳石這個概念,以村民的文化水平,是很難理解的。
耳石,就是內耳中長著的小【石頭】,小的需要在顯微鏡下才能看到,在內耳中的橢圓囊和球囊上,有一種感受直線加速度的結構,稱為囊斑。
囊斑的表面,鑲綴著許多像是鑽石一樣的碳酸鈣結晶,俗稱為耳石。
當然,乍聽起來,十分像是【耳屎】
“好嘛,好嘛,趙醫生,就麻煩你把老媽媽這個耳屎給鏟了!”
村長老馬很顯然沒有聽明白趙勝的解釋,但還是高高興興的,滿懷希望的對趙勝說道。
“也不是鏟耳屎,是復位。”
趙勝再次解釋了一下。
噗嗤~
站在旁邊的李曉松,已經忍不住笑出聲來了。
“你說說耳石症要怎麼復位?”
趙勝瞪了李曉松一眼,對他問道。
“這個。。”
李曉松被趙勝給問住了,耳石症他當然知道,但是怎麼復位,他還真的不清楚,或者說不記得了。
“記不得就好好學。”
趙勝沒好氣的對李曉松說道。
“村長,這個高低床不方便做復位,有沒有大一點的床,或者是大桌子。”
頓了頓,趙勝又對村長老馬說道。
“宿舍都是這種高低床,不過我們村委會有一張開會的大桌子,闊以麼?”
村長老馬想了想說道。
“可以,就去那裡吧。”
趙勝點點頭。
很快,村長老馬扶著老孃來到了村委會會議室,讓老太太坐在大桌子上。
村長老馬的老孃有怪病這個事情,村民們一直都知道。
現在這趙醫生要給老太太現場治病,這就讓村民們十分感興趣了,一大堆村民都圍在會議室裡面,就等著看趙勝怎麼治療。
就連女記者孫雨彤,都帶著攝像大哥來了,她感覺,接下來趙勝的治療過程,還有這個事情,會是一個非常好的拍攝素材。
一時之間,很快就來了很多的村民,大家興致都十分高昂,就好像看演大戲一樣。
看到村民們興高采烈的來圍觀,趙勝也是有點無奈,不過到這裡來義診,他早就習慣被圍觀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