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且,屍體被發現時,被子是掀開的,若是劉查理髮現有人刺殺,有掀開被子的功夫。
還不如大叫一聲呼救,一牆之隔,就是奴僕歇息的房間,沒道理性命都危在旦夕,還忍著不吭聲吧。
可奴僕們卻說,他們晚上什麼聲音都沒聽到。
隨後,尉氏們在劉家太湖石的淤泥下,發現了一顆頭顱,正是蔣老四的,和這具無頭男屍完全吻合。
看來,是有人殺了無辜的蔣老四,為了擾亂視線,才割下他的頭顱。
偽造成劉查理,只是這人急匆匆離開時,卻忘了蓋上被子,留下了破綻。
狄仁傑與劉大曾他意識完正陷入沉思時,卻發現地上有一小攤血跡。
他仔細回想,剛才的站位,正是劉大站在此處。
到了晚上,狄仁傑把人叫來屋中,並派了幾名衛士攻擊他,沒想到這漢子看上去老實敦厚,一身武功卻靈活至極。
狄仁傑當即現身點名,他就是威脅王五、張春的蒙面人,王五和張春當時就是認出了他的聲音,才表現得如此慌張。
那兩個京城來的僕役和蔣老四,也都是他所殺,更是他昨晚襲擊了元芳,這才留下一身的傷。
狄仁傑極言吝嗇,劉大卻厚臉皮反駁,叫囂著要拿證據。
於是,狄仁傑拿出衛兵搜到的一塊血跡斑斑的布條,經莊內僕役辨認,確實為劉大房中丟棄。
他傷勢不輕,之前在房中談話時就流了血跡在地上。
劉大慌了想逃,卻被衛兵抓住。
話說這昨天夜裡的傷,過了整整一天,血沒有印到衣服上,但是卻能流到地上,流下一灘,這究竟是失血量多還是少呢?
狄仁傑扒開他衣物,正要逼問元芳的下落,卻看見他肩膀上有一個梅花樣的刺青。
這是宮中哪位梅花尉所獨有,他們皆直接聽命於皇帝,是在滿朝臣子中都臭名昭著的走狗、鷹犬。
因皇帝生性多疑,每每派梅花尉處理事務,少不了有臣子在他們手中遭罪,就連狄仁傑也曾遭過毒手,堪稱一段陰影般的回憶。
他下令把劉大捆綁起來,暫時停下此事。
這時,手下來報,太子竟然來到劉家莊,皇帝那位埋伏在此,現在太子也來到此處,狄仁傑心中一沉,已經預感到一些不妙的東西。
從太子李顯這裡,他知道劉家莊真正隱藏的真相。
10年前,越王起兵造反之前,將鉅額的錢財物資都藏於湖州縣的翠屏山中,正是劉傳林葬身的那座山峰。
為了確保李唐天下有朝一日得以復興,他便將埋藏地點繪製成一幅藏寶圖,一分為三,藏在三本《闌珊記》中。
分別派發給自己最信任的三個人,小兒子李龜,時任兵部司農郎的劉查理和吳孝傑。
三人立下誓言,兵分兩路,劉查理在翠屏山邊建造莊園,作為臨時據點。
李逵和吳孝傑則想辦法進入太子李顯麾下任職,取得他信任,並告知復興大計。
李逵身份最為特殊,因為越王起事失敗,早就被抄家,他僥倖存活也不能聲張,只能以道士的身份潛藏在太子府中。
然而,李顯生性優柔寡斷,又較為軟弱,眼見自己不得武則天喜愛,時常被猜疑。
並不敢冒險行事,被李逵催促得急了,說了幾句氣話,致使李逵一怒之下直接跑了。
李顯從吳孝傑口中得知,李圭很有可能是去湖州找劉查理,也很擔心,於是大概在一年前。
派遣了貼身侍婢小紅和幾名衛士,前來湖州打探,結果直到現在都杳無音信。
從時間上推斷,狄仁傑猜測方瑩玉就是小紅,這也能解釋,她為什麼會有納蘭提花這樣珍貴的東西。
前段時間東宮出事,就是吳孝傑和許仕德鬥毆身亡之事,竟被武則天查出。
吳曾經做過越王的幕僚,當即對太子嚴加逼問,懷疑他是不是在策劃謀反。
這下的李顯三魂沒了七魄,想到李逵萬一他的身份也被皇帝發現,那他這個太子就真的當到頭了。
為免牽連到自己,便以吳孝傑管家的名義派了兩個尉氏前來探查,卻依然沒有訊息。
他想起吳孝傑死之前幾天曾告訴自己,懷疑身邊有人在監視,想把《闌珊稷》交給自己保管。
但他對此事實在沒有興趣,便拒絕了,還勸吳把這書燒掉,隨後吳孝傑就死了。
直到兩個月前,劉傳林給李顯來信,言明李逵有危險,懇請速來救人。
狄仁傑十分驚訝,沒想到劉傳林也牽涉其中,聽這意思,他不僅認識李逵,還知道他和太子的關係,難道他的死也沒有那麼簡單嗎?
現在看來,劉家莊就是個深淵吶!
弄清事情原委之後,狄仁傑趕緊告知太子,劉家莊也被梅花內尉暗中監視。
為了他的安全,建議連夜啟程火速回京,避免被那位發現蹤跡。
李顯本來就是趁皇帝出巡才得空,秘密前來,這下也慌了神,忙啟程走了。
狄仁傑則與劉大單獨對峙,質問梅花內尉來到劉家莊,究竟有何目的。
沒想到劉大猖狂至極,說太子示威,皇帝已經要抓他把柄,勸狄仁傑莫趟這趟渾水,而且整個湖州城,都已經被梅花內尉滲透監視。
狄仁傑暗叫不好,他沒想到湖州縣城更為危險,也不知道皇帝在多久之前,就盯上了這裡。
又對越王弄得三本《闌珊記》知道多少,趕緊讓狄春把太子接回來。
此時,墜下地洞的元芳遭遇襲擊,幸虧他武功高強,反應靈活,才得以脫身。
然而,埋伏在此處的劉查理,已經決心要置他於死地,還得意洋洋地表示,莊子裡的自己已經死了,狄仁傑壓根查不到這裡。
弓箭手正要放箭,元芳利用腳下屍體,擋住攻擊,解決了一眾人等,見勢不妙直接開溜。
因為他身上負傷帶血,元芳才得以跟著痕跡找到出口,正在一口枯井之下。
他故意造出動靜,在兩個黑衣人拉繩索檢視時,飛躍出來,潛伏在旁邊的小屋旁。
看到劉正在和一梅花內尉抱怨,狄仁傑橫插一腳,還提到劉大傳遞訊息,李逵不肯鬆口之類的話。
元芳檢視此棟房屋,發現了被關著的方銀玉。
他本來是好心救人出去,結果逃亡途中方銀玉對他不信任,故意使絆子,導致二人走投無路,在追兵窮追不捨之下,只能跳入了翠屏河。
元芳知道,追兵一定會在河道兩邊安排人手盯梢,二人一旦露面就會被襲擊。
方穎玉性格倔強,絕對不肯說出自己來到劉家莊的目的,二人就這樣僵持著躲在山洞裡,靜待局勢變化。
另一邊,狄仁傑刻意解除了對劉大的監禁,派人看守在他房門外,時刻盯著動靜,他斷定此人一定按捺不住要找人報信,只待露出馬腳。
這一夜註定不平靜,與紫袍蒙面人接頭的劉查理被殺身亡。
在得知太子也來到湖州,而且已經被梅花內尉擒獲的訊息之後。
紫袍人似乎改變了原來與劉同流合汙,一同收集所有《藍山記》,併吞分財寶的計劃,決定謀劃一場更大的行動。
他殺掉本為盟友的劉查理,隨後將被劉囚禁許久,對其充滿恨意的李歸叫了進來。
他知道李是個硬骨頭,滿腦子復興李唐,張口便是氣節。
他乾脆坦白,那些東西他根本不感興趣,並告訴對方自己作為梅花內尉的首領。
卻依然得不到足夠的薪水,還要把腦袋拴在褲腰帶上為皇帝賣命,他的目的很明確,那就是大量的金錢。
只要李逵答應分給他10萬兩黃金,他就有辦法勸動太子起兵反武,還會引來太子衛隊把李救出去,最後殺掉所有知情人。
李逵的腦子也是比較單純,當即信了幾分,只是為了保險,讓紫袍人給他幾分誠意看看。
證明此人真的能做到規勸太子,這正中紫袍人下懷,太子此刻就在湖州,而且被梅花內尉擒獲,人家自己送上門,紫袍人順水推舟罷了。
一夜過去,本在臥室中休息的劉大竟然憑空消失,反而出現在了後院,慘死在機關之中。
狄仁傑觀察發現,他房中有一道暗門直通後院,而且還能控制那些厲害的機關開合。
想必元芳那一晚也是進入到這裡,被劉大以機關攻擊,按元芳留下的佩環來看。
極大可能是掉入了地板的機關之中,急中生智才扔下佩環,給狄仁傑留下線索。
而當時的劉大,眼看各類機關都不能奈何元芳,估計心中一急,便自己出現攻擊,結果被元芳所傷。
可是,既然機關是劉大控制,為什麼他自己卻會葬身在這裡呢?
狄仁傑細細思索,卻不得答案,只能沿著地板下的密道一路向前走去。
就到了劉查理和蒙面人會面的院子,但此處早已人去樓空,只留下一些衣物。
正陷入謎團時,狄春慌張來報,昨夜他們全力前去追人,太子卻失蹤了。
狄仁傑震驚不已,第一反應就是太子落入了梅花內尉之手,要知道。
整個劉家莊,都沒幾個人知道太子來了湖州,怎麼這麼快就有人盯上他了呢?
再想到劉大之死,也是狄仁傑剛決定借他窺視梅花內尉的動靜,第二天人就被滅口了。
這就好像他剛做出什麼決定,對方就立刻知道了一樣。
可是,放任劉大讓他露出破綻的計劃,狄仁傑只告訴過兩個人——狄春和曾泰。
狄春的忠心,狄仁傑不會懷疑,於是他叫來曾泰,強硬質問之下,曾泰才承認他也是梅花內尉的一員。
也是他利用機關,害死了已經暴露的劉大,並將太子來到湖州的訊息傳遞出去,使得太子落入內尉之手。
約10年前,曾泰摘得殿試狀元,風光無量,可混跡官場多年卻沒有多大改變。
依然是個小小的縣令,對現狀的不滿,最終使他接受了內衛的橄欖枝。
因此接到上頭指令後,便來到湖州做縣令,時刻將異動報告給上面。
狄仁傑言辭呵斥,見曾泰認錯反省態度良好,多人相處下來,也覺得此人還有挽救之機。
便讓他協助自己破了眼前的局,挽救被控制的太子。
此時,藏在山洞中的盈玉已經焦躁不已,情急之下坦白了自己的身份,告訴元芳他是為太子辦事,若再不回去,恐局面生變。
元芳雖然因為劉氏父子的事,對他還有一些成見,但事關太子,他也謹慎起來。
決定利用木頭,和能輔助水下呼吸的葦管,與銀玉藏在水下,慢慢的飄出去,躲過岸上的監視,將此事告知狄仁傑。
然而,正在水底悄悄挪動時,元芳卻發現岸邊的人手突然撤退,似乎接到什麼緊急訊息,情急之下他快速跟上去。
而與他分散了的銀玉,則回到劉家莊面見狄仁傑。
依仗一身的輕功,元芳悄悄趴在了那幾個人手進入的宅子屋頂,竟發現皇帝在此處。
而一個看不清面目的男人,在向他彙報著:
“太子李顯在此處與李圭以及越王舊部聯絡,企圖謀反的事,還聲稱狄仁傑也參與其中。”
他信誓旦旦表示:“逆黨今夜會在玉碑像會面,正好過去抓個現行。”
此時,曾太也得到訊息,狄仁傑便帶領牽牛衛隊,親自前往此處拯救太子。
玉碑像的屋子裡,紫袍人正在威脅著太子什麼,讓他不要說錯話,隨後便將李逵帶了進來,留下他二人談話。
李逵見到太子,還以為紫袍人真的說服了他造反之事,顯得十分高興,卻未注意到太子面色異樣。
突然,太子問起他手上那本《闌珊記》在何處,李逵根本沒有設防,告訴他自己來到湖州後。
發現劉查理已經背叛當初的誓言,但他的兒子劉傳林為人品行端正,因此在得知有危險之後。
他就把書交給劉傳林,現在,正藏在他房間桌底的第6塊木板之下。
紫袍人突然推門而入,太子也一臉心虛,原來這一切都是太子落入他手後。
被威脅不得不配合演的一齣戲,目的就是為了那一本《闌珊記》。